第1075章军嫂的再世转圜(1)(2/2)

作者:香椿芽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第1075章军嫂的再世转圜(1)

前世安平宇当兵走了,张雨冰就下乡到了东北农场。

到了黑龙江友谊农场,那是真的冷,南方人到了那个地方,真的很不适应,夏天倒是凉快,可是成天在地里干活,小咬儿咬得满头满脸的包,这个罪谁也受不了,可没有现在的条件,播种后打上除草剂,就不用动手了。

大夏天的遍地都是草,成天的除草,天天咬满头满脸浑身的包,真是受罪。

既然来了,干活都是有任务的,也就只有好好地干。

在冰天雪地里,道路都是厚厚的冰,南方人到了这里可是苦不堪言,一步一滑,第一年的寒冬腊月,张雨冰去挑水,就摔断了腿,落下跛足,从此就没有再与安平宇联系,二年后安平宇晋升了排级,张雨冰却成了拐子,在农场再也回不去了。

两个人虽然有情,张雨冰就不想连累安平宇了,一个瘸子如果嫁给一个军官,这个军官岂不被人笑话死,张雨冰很爱安平宇,可是她不能坑他,今生他们是有缘无分了,忍下了心痛,张雨冰就再也不跟安平宇联系。

安平宇给她写了多少信,她也没有回。几年后,他终于回了一封信,言明她已经在东北成家,孩子都有了。

从此后,她郁郁寡欢,身体孱弱,病魔缠身,没有等到高考恢复,她就香消玉殒了。

这就是前世的事儿,张雨冰不敢对抗母亲的安排,死后觉得太憋屈,得遇如愿系统,蔺箫来了,来给她改变命运,知道她死后很快就恢复了高考,今生怎么也不能走前世的老路,一定与父母周旋,不能再受重伤。

蔺箫替代她,怎么也不会在冰天雪地去挑水,一定要躲过那场灾难。

回到了张雨冰下乡这一年,临走就和安平宇见面,

张雨冰哪有蔺箫的胆儿和手段,她怎么能对付得了自己那个妈,让蔺箫对付就是轻而易举的。

这一年,安平宇秋后当兵走,蔺箫去见安平宇,钱桂荣知道了安平宇要去当兵,明明知道有文化的人当兵到了部队就是排长。这个时期的军官是最吃香的,可是钱桂荣还是看不上安平宇。

其实她就是抱着不让张雨冰和安平宇处对象,听说要张雨冰下乡去好换回来她的儿子,回家娶媳妇传宗接代。

如果张雨冰和安平宇定亲,下一个探亲假,安平宇会结婚,张雨冰就不能下乡了。

她是决定牺牲张雨冰换回三个孩子的幸福。

张雨冰又不是傻子,前世她的亲妈就是那样干的,她抗拒不了自己的妈,蔺箫一个做任务的跟这个人没有感情牵扯,她是会降服钱桂荣的。

安平宇问张雨冰,张雨冰都是蔺箫教好的,按照蔺箫的话说。

“雨冰,你会等我吗?等我提干,你妈就不会嫌弃我是农村人了。”安平宇对她们的相处非常的满意,他是认定了这个伴侣。

“我当然要等你的,等几年我都愿意。”张雨冰的回答坚定,郑重的决定。

“那就好,我们俩都等!”能等的就是福气。

如果前世她不是那场灾难,等十年也就云开见月明了。

相约等待,不能自行改变主意,就要坚定不移,刀山火海也能冲过去。

二人还是海誓山盟的道别一番,带兵的要走了,这样离别,张雨冰想想前世的事就是心酸,语气哽咽掩面离开。

看着离别前这样心伤的张雨冰,安平宇也是心酸得很,他的心里也是没底,如果他不能提干,三年后退伍回到农村,张母怎么会答应他们的婚事?

他心里装着事,看着别人兴高采烈的,他也没有高兴起来。

安平宇走了,张雨冰心里空落落的,怎么样能够应对那场灾难?

活了二十一岁的她,是个胆小的,不敢抗争的,在父母面前就是唯唯诺诺的,因为她上中学花了家里的钱,总是觉得理亏,任凭父母指挥。

回家后被张母大骂一顿:“你这个没有出息的甘愿堕落,倒贴,你去送人家,人家升了官也不会要你,现在你上赶着人家,以后自是让人家轻贱!”

蔺箫自是不会听那个骂的,赶紧进了系统,张雨冰就只有干挨着,一句嘴也不敢回,张母嘚嘚咕咕的骂个不停。

一个多月后,张母还是想起张雨冰送安平宇的事,想骂就骂,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忌惮,越骂越得逞,越来越上骂人的瘾,成了她的习惯,也是张雨冰再也不能上大学了,她就觉得赔大了,越想越气,越是恨这个倒霉鬼,这辈子她是有不了翻身之日了,就越是看着来气。

最重要的在只有的父母跟前,生活能不郁闷吗,一句嘴也没有敢回,父母骂你什么就是因为你有错,敢回一句嘴就是大逆不道,会让人们都说这个孩子不懂事。

总之是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

开春的时候,张雨冰就下乡走了,进的还是前世的那个农场。

这是父母的安排,几个受益的,一个倒霉的,下乡的多了去了,谁也没有麻烦,唯独就你是个折腾的。

张雨冰很快到了东北,他们一起的下乡青年二十多人,场领导给他们安排了集体宿舍。

知青吃食堂,选了两个专门做饭的。

农场的工人干部和家属早就不吃食堂了,自己家起火。

给知青住的是大宿舍,他们家里没有做饭的,指派两个知青当厨子,这样就省了人力。

快到春耕时节农场的工人正在折腾地,打坷垃的,趟地的、平整的,干几样活计。

干劲儿都是很足的,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他们一起来的知青,都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城市的孩子没有吃过苦,从小就是读书,没有干过一天农活,卖大力气他们的受不了的。

可是到了这样的环境还是得要干下去,环境虽然艰苦,可是能吃饱就是福气,东北地广人稀,粮食还是不缺的。

是春天,天气温和起来,这个时候是不算艰苦。

读书的人乍干农活累是肯定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