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烟雨第123章 网暴的力量
吴坎虽然贪财,但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如果他所言为真,那么王武绝对有问题。 外部的势力已经渗入了吴家,而且王通一家显然是知道王武的来历,却没有透露,这说明王武的来历不简单,王家不敢得罪。 不管王武是什么身份,又为什么混进吴家,但目前他并没有对吴家不利,不过,吴忧不会任由这个不确定的因素留在府中。 手臂搭在吴坎的肩头,吴忧的脸色不是太好看,正色道:“此事我会处理的。” “是,少爷。”吴坎应了一声,便不再多言。 关于王武一事,宜早不宜迟,吴家的发展还没有趋于正轨,一切都还来得及。 正在吴忧低头思索时,吴坎拉了拉吴忧的衣袖:“少爷,你看。” 吴忧抬头看去,见前面的街道上围满了人,阵容很强大,比当初围住吴家府邸的人群只多不少。 之前,吴家被围时,吴忧是众人围观的主角,现在有成为了观众的机会,他岂能错过。 三人刚刚靠近人群,便嗅到一股股的恶臭,吴忧不禁捂住了口鼻。 哑巴在前面开路,挤到了人群最前面。 入眼的是一座府邸,不过没有吴府的气派,府邸门上方的牌匾写着“周府”二字。 此时,周府门前全部都是污秽之物,臭气熏天,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青砖墙面上倒是与吴府相同,写了几首诗。 吴忧好奇,看了过去,见只是几首打油诗,与他写的诗句简直天壤之别。 “此处一条狗,旺旺到处吼。有眼不识人,拦路不让走。” 吴忧低声念叨时,听见有不远处的几名读书人正在议论这首打油诗。 “这周家怎么了?” “哼,周昌平老贼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科举制。” “竟有此事?” “这还有假,你看那首打油诗,拦路不让走,意思是他要堵死我们读书人的路。” “呸,周家该当如此,周老贼不当人子。” 围住周府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整条街道,除了周府门前,全部都围满了人。 人群对着周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与吴府不同的是,周府大门紧闭,无人敢出来和众人互怼。 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吴忧心里庆幸无比,当初围观的众人并没有向吴家泼粪,并不是没有人这想,而是吴忧及时出来与他们互怼。 群众的做法简单粗暴,不过他们还是讲道理的,吴家贪污案虽然有理由让他们这么做,可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这不仅仅是吴忧敢和他们讲道理,另一层原因则是皇权。 如果他吴家也被泼粪,吴忧还不得恶心死。 做人还是善良一些好,吴忧不禁在心里感叹。 就在这时,人群分开,石勇带着一众捕头来到了最前面。 看到吴忧也在,石勇上前抱拳:“大人,府衙有人报案,说周昌平死了。” 听闻是一桩人命案子,吴忧没有了看热闹的心思,对石勇道:“走,一起进去看看。” 踩在臭气熏天的污秽之物上,吴忧胃里直泛酸水,但是他还是忍住了。 见吴忧率先走向周府,石勇安排人手维持秩序,带着几名衙役跟在吴忧身后。 之前玉娘案时,虽然不是吴忧亲自破的案子,但是他找来了黄狗,利用黄狗的嗅觉,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凶手。 单凭这一手,石勇就远远不及,吴忧识人善用,让大理寺少卿上官素都刮目相看。 现在黄狗虽然在府衙任职,但是却在大理寺上班,听说还协助大理寺破了一件大案,得到了许多的赏赐。 听闻这些消息,让府衙的兄弟眼红不已。 吴忧任京都令以来,虽然没有章法,不过出手却是大方,之前赵攸之案,府衙每人都得到了一笔赏钱,最少都是十两银子。 当差是为了什么?当然是钱,吴忧是不是好官先不说,但是真的大方。 有了银子开路,现在府衙的差役都认可了吴忧这位县太爷。 周府门前。 石勇敲了敲门,不大一会儿,一名下人开了门,吴忧和石勇,以及几名衙役进入了周府,府门再次被关上。 大约一刻钟左右,府门再次打开,几人又走出来了。 吴忧招呼留下外面的吴坎和哑巴,便朝来时的方向走去。 吴坎连忙跟了上去,问道:“少爷,周家怎么样了?” 吴忧没有隐瞒,说道:“周昌平自杀身亡。” 周昌平的死,吴忧并不意外,面对网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强大心态。 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科举制受益的大夏所有的寒门学子,以及百姓,周昌平承受不住这么庞大群体的口诛笔伐,做出这种极端的选择也属正常。 就算是前世,吴忧所在的现代社会,承受不住网暴,选择轻生的人也不在少数。 反对科举制是周昌平自己的选择,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哪怕是死了,也会被人指着棺材骂。 对于周昌平的死,吴忧可没有心理负担,科举制出自他倒是不假,别人都没有反对,可偏偏你周昌平跳了出来,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出了命案,大理寺一定会出面,有石勇和大理寺料理后事,吴忧倒不用亲力亲为。 吴府前院。 回到府邸的吴忧,立刻召集府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吴坎将书房里的达达木拽了出来,也参与了此次会议。 黑眼圈的达达木见到吴忧,眼神里充满了光芒:“吴兄,我正要向你讨教兵法,你可有时间?” 吴忧摆了摆手:“好说,不过我现在有要事处理。” 察觉到气氛不对,达达木不再说话,所有人的目光也全部聚集在吴忧身上。 在场的有吴家人,有王通一家老小,以及达达木三人,这是现在吴家所有的人口。 吴忧看向王通,问道:“王通,我吴家对你如何?” 虽然不明白吴忧的意思,王通还是说道:“恩重如山。” 这倒是实话,当初,如果不是吴敌给了他三百两银子赎回家人,只怕他王通现在是妻离子散,如果不是吴忧收留他一家,只怕他一家老小早已流落街头,这是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