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

唐慕清脸上的讶然更甚,接过徐安手中的文书后,并未立即察看,而是先问了一句:“什么意思?你要本官回家办什么大事?”

说完,这才低头看向手中的文书,却忽又大惊:“什么?你想让吾父即刻入宫请旨,调动羽林卫大军?”

徐安笑着,放下手中毛笔,道:“不行吗?你不仅要说动唐侯爷入宫请旨,而且还要将他从边塞带来的两百将士暂时征用。

如果你还想侦破此案的话。”

“为何?”

“因为我不仅要突袭户部,吏部和兵部也不能放过。

而你大理寺人手严重不足,且不够份量。

唯有动用唐侯爷手下的亲兵,以及陛下的羽林卫方可。”

“吏部和兵部此案也牵连到他们?”

“对!”

徐安正色道:“御史台乃三司重地,有府兵保卫,门禁极严。

按理说,凶手不可能轻易得手。

但事实却是,他们竟能在一夜之间残杀了台府满门。

这便说明了一点!”

唐慕清迫切问道:“说明什么?”

“说明凶手在御史台内部,必有内应!

唯有里应外合,凶手方能一举成事!

且,户部的百官档案,并不是实时更新的。

有些官员的档案已有数年没有更新过,并不代表目前的真实情况。

凶手要想做到真正的精准杀人,仍需混入御史台查证清楚。”

“内应?你如此推定,不无可能。

但台府除了你之外,所有吏员皆已身亡。

即便真有内应存在,怕也已经遭到灭口,我们查无可查。

再者,这与吏部和兵部有何关联?”

“有大大的关联!

御史台重地,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混进去的。

据我所知,只有三种人可以进入台府之中。”

“哪三种?”

“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