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世子爷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进退两难4399
斥候答道:“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李客师之子,李靖的侄子。” 刘可满了然,李客师他自然知晓,同于李靖在玄武门之变时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李客师作为秦王府统军全程参与,功勋卓著,深得李二陛下之信任,幽州总管罗艺反叛被剿灭之后,李客师受李二陛下之命赶赴幽州、坐镇北疆。</p>
李大志作为李客师的儿子,跟随在李靖身边,必然是被家族寄予厚望,作为下一代的接班人予以培养,李靖既然能够将这样一个家族未来派出来,显然是对这一仗信心十足。</p>
作为大唐公认的“军神”,李靖的战略天下第一、无人不服,既然李靖对这一仗信心十足,那么作为对手,刘可满自然感到压力巨大,对前途充满担忧。</p>
“报!启禀大帅,太子左卫率五千骑兵据此十里之处向西而去,目标大抵是李怀勤部。”</p>
又有斥候冒雨而来,传递最新消息。</p>
刘可满一听,心中略作斟酌,一咬牙,下令道:“全军猛攻玄武门,定要在李大志前来之前攻陷城门!”</p>
在他看来,李怀勤虽然酒囊饭袋一无是处连区区两千散兵游勇都不能痛痛快快剿灭,但无论如何坐拥两万军队,怎么也能将李大志的五千骑兵缠住。</p>
就算是两万只羊也得宰杀一阵子吧?</p>
只要能够在李大志击溃李怀勤之前攻陷玄武门、杀入太极宫,那么此战的胜算便增加几分。进了太极宫,与尉迟恭、李道宗前后夹击,右屯卫那么点兵马如何抵挡?</p>
只需攻陷武德殿,那么长安周边的战事就将告一段落,无论李承乾是死是逃,晋王登基已成定局,东宫六率也好,右屯卫也罢,乃至于所有忠于皇帝的军队要么头像依附晋王,要么撤出长安另谋生路,追在自己身后的太子左卫率自然不再是威胁……</p>
“喏!”</p>
麾下将校也都明白此时乃是危急时刻,进一步从龙之功、加官进爵,退一步仓惶逃遁、无家可归,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清楚,自然要拼尽全力。</p>
况且这玄武门上守军有限,已经多次登上城头,距离攻陷城门只差一点点,只需再加一把劲儿,定能杀入太极宫,成就搅动风云、定鼎大局的功勋!</p>
全军将士心中一片火热,不少校尉、副将甚至亲自上阵向着城上攀爬,此举自是鼓舞军心、士气爆棚,攻势愈发猛烈,城上城下一片血战,暴雨如注,却也浇不灭火热的攻势。</p>
然而玄武门守军之顽强,却大大出乎刘可满的预料,尽管攻势炽盛,时不时有兵卒登上城头试图打开一道豁口让更多人能够冲上去,但每一次都被守军击退。</p>
被房俊赋予重任的孙仁师亲自带着自己的亲兵部曲充当“救火队员”,哪里有险情便奔赴哪里,依靠着厚重的铁甲将敌人从城头击退,然后奔赴下一处。</p>
孙仁师明白一旦玄武门失守,叛军由此冲入太极宫直扑武德殿,房俊就要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抵挡尉迟恭、李道宗的猛攻已经处处险情,若是背后再遭突袭,必然崩溃。</p>
他就是死,也一定要死在这玄武门上,挡住叛军不能踏入太极宫半步!</p>
城下的刘可满眼见战局不顺,付出巨大的伤亡却迟迟不能攻陷玄武门,不停的原地打转如坐针毡,将斥候全部派出去严密关注附近情况,尤其是李怀勤那边的战况。</p>
然而不到半个时辰,便有斥候疾驰而来,到了近前从马上翻身而下,却因为没有卸掉战马前冲的贯力而滚落在泥水之中,打了几个滚才站起身,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浆,惶声道:“大帅,李怀勤那边……败了!”</p>
刘可满浑身一震、如遭雷噬,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败了?!”</p>
他自然不认为李怀勤可以击败李大志统御的太子左卫率,但两军军队无论如何都应该坚持一段时间,因为只要自己这边攻陷玄武门、杀入太极宫,李大志必然要引兵前来堵截,不可能一直咬住李怀勤不放。</p>
所以对于李怀勤来说,唯有坚持,才是后路,而一旦溃败,则势必遭受李大志的追杀,全军覆没都有可能……</p>
然而李怀勤还是败了,连半个时辰都未能坚持。</p>
斥候急声道:“太子左卫率五千骑兵迂回冲锋、往来穿插,李怀勤坚持不住,带着亲兵部曲抛弃主力,向西遁逃,导致军心溃散全军崩溃,一败涂地啊!”</p>
“娘咧!此等贪生怕死之辈,也敢妄称皇族宗室?简直丢尽陇西李氏列祖列宗的颜面!”</p>
李怀勤气急败坏、破口大骂,现在他要面临取舍两难之境地:是趁着太子左卫率未曾赶来之前赶紧撤走以免被堵在这玄武门下,还是咬紧牙赌一把,赌自己能够在太子左卫率抵达之前先一步攻陷玄武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