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娶校花知青你哭啥?第116章 开工大吉百年好合116
莫远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叔,咱们盖厂房,石头、木头啥的都好说,山后也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但现在缺的是砖啊!这年头,那玩意可不好买。所以我就琢磨着,咱们村后山不是还有个砖窑吗?</p>
您看,咱能不能组织些人,重新把它烧起来呢?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又能给村里带来好处。咱们村本来就有很多烧窑的能手,直接就能上手生产。</p>
等砖烧制出来后,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盖房的需求,还能对外销售。这样,村里的经济状况也会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不会影响村民们种地的时间,农忙时停下来就行了。”</p>
听完这番话,莫友贤终于明白莫远的来意,他不禁感叹道:“原来你小子是想占大家的便宜,让他们免费给你当苦力烧砖,然后你就有现成的砖可用了。你这如意算盘打得可真是响啊!”</p>
莫远心中的小九九被莫友贤一眼看穿,然而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义正言辞地说道:“叔,您可别冤枉我呀!之前您不是叮嘱我多想些法子,看能否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吗?</p>
我恰好在用砖时灵机一动,想起我们家的砖窑已经闲置许久了,现在有这个机会,为何不让它发挥余热呢?而且就算你们烧制出砖块,我也不会无偿索要,肯定会付钱购买的,怎么可能占你们便宜呢?”</p>
莫友贤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莫远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他心里很清楚,无论莫远如何巧言令色,归根结底都是不想去外面买砖,而是将主意打在了自家人身上。不过仔细一想,这件事似乎也并非毫无益处。正如莫远所言,即使他们烧制出了砖块,若有人需要,也必须按价购买。如此一来,趁着这两个月的农闲时间,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反正短期内不打算对外销售,基本没有什么风险。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与莫远讲明白。</p>
听到这些话,虽然不全信,但莫友贤还是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事儿有戏,但还是得和村里那些烧窑的汉子们商量一下才行。</p>
毕竟,要想让窑重新烧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即使窑能够重新点燃,烧制出来的砖该怎么卖出去也是一个问题。</p>
如今这年头,家家户户手头都紧巴巴的,没多少人愿意花钱去买砖来盖房子。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找几个人帮忙打些土坯,然后自己动手盖一座土坯房,这样既省钱又方便。</p>
不过,莫友贤也知道,虽然目前大规模生产不太现实,但只要村民们口袋里有钱了,对于青砖大瓦房的需求肯定会增加。到那个时候,砖自然就有销路了。</p>
而他们村有自己的窑,不用再向其他地方购买砖头,这无疑是一个优势。于是,莫友贤决定先试试看这些窑是否还能用,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先试着烧制一些砖。</p>
但他也有言在先,无论如何,这几窑砖都是要付钱的。</p>
听到莫友贤这一套套的理论,莫远不禁感到十分惊讶。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莫友贤,但没想到这位老书记竟然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莫远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些过于自信,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p>
莫友贤能够在小莫庄摸爬滚打数十年,历经风雨却依然稳稳地坐在村支书的位置上,必然有着过人之处。他对于形势和前景的分析,确实非常准确,让人不得不佩服。</p>
这些年,莫友贤频繁前往乡里、县里参加会议,听取各种报告,看来也是没有白听的。虽然莫远对此曾经有所轻视,但现在看来,这些经历确实给了莫友贤更广阔的眼界和见识。</p>
不说别的,就是他关于土坯房砖瓦房,以及现在砖没市场这一番话,就能看出来,咱们的老支书,还是懂一些经济和市场滴,他的观点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p>
然而,莫远此刻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他知道莫友贤说得没错,如果现在急于开窑,不仅需要检查那些旧砖窑是否还能正常使用,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即使大家日夜不停地工作,所生产出的砖块也未必能立即找到买家。至少需要等待一两年,等到农村地区掀起新一轮盖房热潮时,小莫庄才能抓住这个机会。</p>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家有足够的砖块供应即可。莫远明白,小莫庄具备砖窑和技术的先发优势,只要抓住时机,就能在这股浪潮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现在不必盲目追求大规模生产,而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p>
“行,三叔就按你说的办,只要别太多,你们这波烧出来多少砖,我都包了!正好我爹想着盖房子呢,我这当儿子的得满足他这个小心愿不是?盖厂房多的砖,拉我家盖新房子去!早晚要有这一天,咱们村都得换上青砖大瓦房,我先给大家开个头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