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第41章 兜兜转转画又回纷纷嚷嚷事又起
李格非收到蔡京亲笔题跋的画作,沉思良久。
史家放低姿态,无非是看中了李清照的名气,他们想要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士大夫圈子里,毕竟还是以文艺才气为首,商贾之流虽然地位比以前提升了不少,但依然为人所不耻。
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
有钱能买到进士及,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报喜不报忧,太正常不过了。
刚一上朝,赵佶说想出去考察民情军情,朝野一片劝谏之声,他看到李纲倒是想支持,也被巨大的反对声浪淹没了。
此事不行,那提出裁军的方案,更是引得韩忠彦等人怒斥。
“陛下,臣听闻辽国的岁币使臣已经过了边境,很快便将来到京城,如果裁军,辽人杀了过来,我们如何抵挡?”
“是啊。”
“言之有理。”
“万万不可自废武功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我们可以通过边境榷场贸易把钱赚回来……”
赵佶已经不想去看是谁的发言,只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声音能出来。
这种没脸没皮地给敌人送钱,然后美其名曰可以赚回来利润的卖国言论,出自大臣之口,简直让赵佶不寒而栗。
哥哥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差点灭了西夏,又与辽国旗鼓相当,英明神武的哥哥如果能多干几年,何至于此。
章惇在哥哥当皇帝的七年里,虽然独断专行,但是也有三胜西夏,安定吐蕃等大功劳,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只可惜好的才能没有用到刀刃上,偏偏用到了新旧两党倾轧之中。
赵佶思考了许久,然而并没有听到一句他喜欢的建议。
正准备摇头放弃的时候,兵部侍郎和一个武将终于开口了。
“陛下,臣愿意统兵前往击杀辽贼,凭我大宋男儿的勇敢和血性,定能大胜归来!”
此言一出,朝堂安静了不少,文官们轻蔑地打量一番,彼此交换了眼神,不再针对武将,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劝谏赵佶。
“你们看看,本朝还是有勇敢无畏的将领嘛,朕听说有些仗是你们文官带队打的,说说看,你们都会哪些军事理论和知识?”
“这……”刚才还义正言辞,满口冠冕堂皇理由的文官们,回答不上来了。
“官家要跟我们讨论军事理论,我不会啊,你们几个会不会?”
左右相,御史中臣等一干人等在地下交头接耳。
“也许陛下自己也不会呢,吓唬我们而已。”
只有枢密院的人没有怀疑赵佶的水平,因为前不久赵佶专门到枢密院了解西夏几次大战的心得和总结。
赵佶对章楶将军的弹性防御理论非常认可,实际的战果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章将军大破西夏,壮我国威,收复了大片失地。
凭得就是他的那一套切合实际的弹性防御理论和实践经验。
赵佶让枢密院做了详细攻略,打算在京城北面实施和运用,可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这个重大战略必须经过实际考察方才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不实地考察,纸上谈兵,只会一败涂地。
“朕想出京城前往几个要地实地考察民情军情,你们倒是拿出一个具体方案。”
“陛下,您是万金之躯,岂可以身犯险,有我等效力即可。您需要哪些情况,我们都能搞到。”
“对啊,陛下,您想知道什么情况,臣僚们马上就去落实,不需要陛下亲自去探查。”
“朕问你们,朕要是一定要去呢?朕要是一定要裁军,诸位又当如何?”
赵佶已经十分疲惫,被这些所谓的士大夫们折磨得够呛。
“陛下,裁军之事如一意孤行,造成亡国,您就是一个彻底的昏君了!”丹会没有死,捡回一条命的李彦怒骂道。
底下群臣纷纷跪下,连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出来了,赵佶索性示意他们继续。
“昏君?昏君怎么了,朕还就做这个亡国之君了!”
“陛下你不亲自批阅奏章,让一个嫔妃代为批阅,如此治国理政,岂不儿戏,陛下如不改正,我大宋必亡啊,你到时候就会被钉在昏君的耻辱柱上!”蔡卞唾沫横飞地咆哮着。
好吧,什么事情都让他们抖落出来了。赵佶斜靠着龙椅,这个批评与自我批评搞得好,很有点意思。
“还有吗?各位无妨畅所欲言,朕还有哪些亡国之君的举措或者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