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2)

作者:旧月堂主

大汉神医五十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点我觉得李陵很像他,不过司马大人,恕我多言,大家都在说他坏话时,你大可不必为他辩解,你保持沉默就可,他家也不会责怪你啊。”

“哎,公孙医师,你有所不知,我是史官,当时是太史令,皇上肯定要问我的看法的。”

公孙彧听他一说终于明白了,便说道:“我明白了,你的看法就是史书对这件事的看法。”

司马迁点点头说道:“因此我更要直言,如果曲言了,史书的记载就不真实了,就不是史书。”

“司马大人秉笔直书的精神真是值得敬仰,不过我认为,个人的观点,不知可否说出来与你探讨?”

“你说吧,每个人的观点都可以不同的,你但说无妨。”

“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我认为李陵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不勇,放弃先前的功绩而留在匈奴是不智,招致一家人受害是不孝,司马大人,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公孙彧可谓是说得有理有节,从儒家的思想出发去分析,司马迁听完以后,陷入了深思。过了一阵,只听他长叹一声:“你的思想很超前,之前我跟董仲舒学儒学时,他也经常给我讲忠孝智勇这些话题,但是我是修史的,要真真实实地把事件写出来,至于李陵将军究竟是不是不忠不孝不勇不智,我们可要好好辩一下,我主要是敬重他的人品,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至于他为何会有你所述的不忠不孝不勇不智,你要看看当时是什么环境把他逼成这样。”

公孙彧这时才想起自己从未读过《史记》里对李陵的记述,而是读过白居易的《李陵论》,然后就把白居易的观点拿来反驳司马迁,觉得是不是所处的时期不同思想上可能有出入吧,于是微笑道:“我只是从我的认识来评价,可能有点局限吧,大人你是修史的,你就要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但这件事确是争议很多,看你是站在哪个角度来看。”

“你说得很有道理,你不但医术好,你的思想很独特,虽然有时你提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但想起来也觉得很合理,公孙医师,你我一见如故,有空我们多聊聊,多交流,你愿不愿意。”

“司马大人,我当然愿意。”

可以跟这位历史名人做朋友,公孙彧当然一百个愿意。

“那你有空随时都可以过来,我家的大门为你敞开呢。”

“没问题,司马大人,我也喜欢整理经籍,我看有很多医书都是零零散散的,我想把它们整理归类起来,你看这样可行否。”

“当然可行,像仓公的诊籍,还有你的师父的诊籍,甚至是你的诊籍都要整理归类,这样就便于传承。”

“今后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可要帮助我啊。”

“这个没问题,哦,记起来了,上次你问我有没有《黄帝内经》这部医经的事,我去找过了,还真没有,现在倒是有一种传闻,说是阳庆传了《扁鹊医经》给仓公,也有一种说法是仓公将阳庆还有之前很多前辈的医经整理成一部《扁鹊医经》,也不知道那种说得真,反正都没见过,不知你师父有没有跟你说过这件事。”

公孙彧这时跟司马迁已经成了忘年交,也不藏着掖着,于是说:“我师父之前说过关于《扁鹊医经》的事,他说确是有着这部医经,还有一部《仓公诊籍》,但都还没有整理完成就给藏起来了,他也没说藏在哪里。”

“《仓公诊籍》我看过二十五篇,确是有这部医经,据说,得这两部医经者,医术将是天下第一,谁都想得到,太医令王硕的父亲王禹曾得到过仓公的指点,并且得到仓公的一小部分诊籍,凭借这些他就能成为名医。”。

“是啊,现在主要是有关医术的书籍太少了,一般人也不容易得到,有的还秘而不传,有是只是口头相传,因此很多医术失传,这样导致巫术横行,据说皇宫里都有信巫术的,连皇上都在求长生不老药;人终将会老去的,还奢望长生不老。”

司马迁听完后也很感慨地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皇上年事已高,听说还一直想长生不老,而太子已经等了三十多年了,长此以往,我看肯定会出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