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筹谋(2)(1/2)

作者:回龙峰

穿越成皇储第四百零七章 筹谋(2)

二战后的大部分西方国家并没有发展类似苏联762x39的中间威力弹(瑞士二十年代搞过765x35;二战德国搞过792x33,775x39/40;捷克搞过762x45,英国搞过7x43,不过这些并没有普及开来);北约的制式枪弹为556x45,762x51,9x19,127x99;除此外都是本国自己装备的,例如美国的点45(1145)手枪弹,德国的46x30弹药等等。

762x3943弹研制于二战后期,正式列装是在二战结束后。在当时,中间威力步枪弹算是一股潮流,二战中也已经有德国的792x33kurz弹大量使用,用于stg44突击步枪;但是到战后真正服役并且广泛流行的就只有762x3943弹。

这里面有43步枪弹总体设计合理,性能较好的缘故,也有苏联在战后巨大影响力的缘故。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相比二战时的各种大威力步枪弹,以及北约还在顽固坚持的762x51nato步枪弹,43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全弹尺寸、重量明显减小,有利于提高弹药携行量;射击时后坐力明显降低,弹头威力足以满足400距离内的交战,连发射击枪口上跳要比大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小,有利于在近距离内发扬火力。

至于北约为什么没有普及中间威力弹,得从二战结束后说起。

二战结束后很快进入了东西方冷战,西方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节约军备建设费用,战时实现后勤物资标准化,北约提出应当制定一个轻武器弹药标准,选定一种北约标准步枪弹,于是展开了一场吵吵闹闹的大撕逼。

作为欧洲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倒驴不倒架,竭力推荐自己的280英寸(7x43)中间威力步枪弹。应当说这个弹的基本设计还是很好的,弹道性能比苏联762x3943步枪弹更好,后坐力和枪口噪声、火焰都比较小。

但是作为北约盟主的美国却竭力反对中间威力步枪弹。

在二战中美军全面装备了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步兵分队火力在当时傲视群雄,因为起步早,占了便宜,美国对轻武器的态度就非常保守,认为1加兰德步枪已经很完美了,最多加个20发弹匣,加个连发功能就够了;弹药嘛,30-06步枪弹(762x63)也很好呀,最多稍稍缩短一下弹壳长度,变得轻一点,就行啦!

为此美国直接搞了一个t44试验型步枪和t65步枪弹。t44的基本结构和1加兰德非常相似,可以看做是缩短护木、增加20发弹匣和连发功能的1加兰德,最终发展成我们都熟知的14步枪;而t65步枪弹的设计也非常保守,就是缩短的30-06步枪弹,把弹壳长度从63缩短到51,初速仍有848/s,依然是传统的大威力步枪弹。

争吵了好几年,最终的结果是美国依靠在西方国家中巨大的影响力取胜,t65步枪弹被定为北约标准步枪弹,也就是762x51nato步枪弹;英国人执拗了一阵子(主要是工党政府),但最终考虑到西方盟国的步调一致,放弃了280英寸步枪弹,也改用762x51nato步枪弹,由此北约错过了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历史契机,在50年代继续使用传统的大威力步枪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