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风华第九十六章 入城
京城。
对于大魏百姓而言,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浮上心头的便是两个字:繁华。
和北方以武立国的邻居不一样,大魏自从开国以后,风气就渐渐偏了,重文气好奢靡,百年时间发展下来,发达的商业和经济也就带来了浮于表面的纸醉金迷,不管打仗再怎么打不过,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再怎么差,起码在看到大魏都城开封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会觉得真正的京城就该是这样。
原本在江南还能显得有些豪华的马车在城门前不出意外地遭遇了堵车,和其他那样轻则镶金带银,重则能八马并驾的华贵马车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土包子了,更让顾怀目瞪口呆的是在堵车之后,朴实的京城百姓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开骂,几个守在马车旁的小厮在厮打,而马车上稍微能主事的人则是探出脑袋鼻孔朝天比身份--什么你家才是个经学博士?给老子让开我家主子可是御史!
如此一来堵车的过程倒也不显得无聊,等到过了城门洞,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一应俱全朝着远处排开,远比苏州城宽广的街道上,一眼望去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还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以及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根本看不见人潮的尽头。
尽管已经在苏州这样的大城待了一段时间,但顾怀还是被眼前的繁华震惊了一把,这样的景象倒是让他想起了后世的首都,每年过节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景象--只不过是换了批人看沧海桑田。
而赶车的王五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这厮虽然一直自诩富贵人家出身,但自从家境破落就流落江湖,就算见过不少世面,但在走进京城的那一瞬间还是忍不住失了神。
一旁偶尔路过的行人倒是对这对主仆的表现习以为常,某种京城百姓特有的傲气也渐渐浮现出来,甚至还有热情些的主动凑上来帮忙指路。
“唔,杨府?哪位杨?杏花巷那边倒是有几家姓杨的世家大族身在朝廷?是杨国舅还是杨阁老?都不是?前礼部尚书哎哟我知道了,那位被贬江南前些日子才回来出任吏部天官的杨溥杨尚书是吧?这边走这边走”
确认过眼神,热心人的语气明显更热情了些,大概是认定了这位年轻公子是来投奔那位杨尚书的,一路穿街过巷送到地儿了都还有些依依不舍,看那样子倒是能希望留下来吃碗饭。
等到好不容易离开主街转进巷子,一向不擅于应对这种热情的两人才长松了一口气,王五抹了把脑门上的汗水,回头问道:“少爷,京城人都这样?”
“差不多,”顾怀回答道,“这全天下的财富权势都集中在这座城里,京城人就难免骄傲些,但越骄傲他们就越是对外面来的人客气宽容,因为他们很想展示自己的风度虽然感觉并没什么用就是了。”
“感觉有点假是怎么回事?”
“本来就假,如果有一天辽国南下,你就能看到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全部被另一种东西压下去,暴露出原本就丑恶的嘴脸,”顾怀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府邸,淡淡开口,“说到底只是没到那一步罢了如果连皇帝都去北狩,估计他们的骄傲就会不复存在。”
马车在杨府门前停下,能看出来杨溥捞钱这一方面确实是有一手的,被贬江南收好处住大宅子也就罢了,毕竟御史看不到也就没办法弹劾,可在京城都能弄到这么一栋豪宅,而且一回来就去了吏部那个位置,实在是很让人怀疑大魏最大的蛀虫是不是姓杨
眼尖的门房早在马车入巷时便已经将目光投注过来,等见到马车上下来的年轻公子后,便极为热情地打开了中门旁的小门,无视了一旁立柱下苦苦等候的一群人,把顾怀迎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