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鱼与熊掌(1/1)

作者:爱笑男孩大队长

末世:漫漫回家路第196章 鱼与熊掌

崔韵清和史岩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上十一个分屏中那些巨大的火箭,以至于不自觉地冷落了旁边的客人。而孟昉对此毫不在意,安静地享用着由史岩爱人亲自下厨烹饪的佳肴。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 刹那间,火箭底部迸发出璀璨的蓝紫色光芒,犹如沉睡的巨龙猛然觉醒,喷射出滔天的烈焰。震耳欲聋的轰鸣瞬间席卷了整个发射场,地面随之微微颤抖,仿佛连坚实的大地也在这股磅礴力量面前为之震撼。 在熊熊火光与滚滚烟雾的交织下,十一枚火箭接连升起,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挣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它们划出一道道耀眼的轨迹,穿透云层向着浩瀚的宇宙进发。 “成功了!!”崔韵清激动地一把抓住史岩的手,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全都发射成功了!!!” “再、再等等,还不一定。”史岩尽管努力保持镇定,但言语间仍难掩那份内心的兴奋,“多大的人了,别那么激动。” 随着距离的拉远,那十一枚火箭逐渐淡出了视线,最终化作了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突然间,一枚火箭在万米高空中白光一闪,猛然间炸裂开来,化作了一朵虽不起眼却异常绚烂的白色烟花。随后,无数碎片伴随着袅袅白烟向下坠落,重回大地的怀抱。 这是火星四号。由e国与f国主要负责建造,其上的宇航员也是两国各出一名。 夫妻俩惊愕万分,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刚才还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房间,此刻只余下孟昉细微的咀嚼声。 但是,还没有结束。 摄像机镜头下,另一枚火箭喷口处的淡蓝色火焰逐渐黯淡,直至完全消失,与此同时,火箭上升的速度也愈发减缓。当喷口最终归于沉寂,火箭彻底失去了推进力,无奈地开始向着地面自由落体。 几乎在坠落的瞬间,火箭开始解体,短短不到十秒的时间,这枚重达三千八百二十一吨、高度超过百米的庞然大物,就被撕裂成了无数细小的碎片,散落天际。 这是火星十一号,由j国主要负责建造的火箭。 剩余的九枚火箭继续昂首向天际攀升,直至它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高倍率摄像机的视野之外。 九枚火箭、十八名宇航员带着全人类的期望,奔赴125亿公里外的火星。 “十一枚火箭,目前只有两枚失败,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孟昉打破了房间内的死寂,“按照之前的估计,最坏结果应该会有六枚火箭发射失败。” “是啊这的确已经超出预期了。”史岩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崔韵清的手背以示安慰,“九枚火箭成功,十八个宇航员可以登上火星。对于全世界现在这么艰难的情况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嗯。关于这点,就算是我也赞同。”孟昉嘴里塞满了干锅土豆片,崔韵清的手艺相当了得,即便是最普通的食材,在她的巧手下也能变得异常美味,“崔韵清,你的厨艺非常棒。” 看到客人喜欢自己做的菜,崔韵清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了大半,微笑着谦虚了一下,“也没那么夸张,我爸爸做菜更好吃,我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崔韵清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可爱魅力,拥有一张宛如娃娃般圆润的脸庞,长长的睫毛在眨眼间为她的眼眸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她的身材并不属于纤细高挑型,即便是身着军装,也依然给人一种小女生尝试扮演大人的感觉。与身旁那位历经战火洗礼、气质更显硬朗的史岩相比,两人坐在一起,与其说是夫妻,更像是大叔和萝莉。 随着边境战事的全面平息,世界各国纷纷将重心转向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灰雾这一全球性危机。崔韵清也没有继续留在野战医院,而是选择来研究所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 借着交谈的契机,孟昉再次细细打量起崔韵清来。尽管之前两人素未谋面,但不知为何,孟昉却感觉她分外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 不只是外貌,就连“崔韵清”这个名字也相当耳熟,它仿佛深埋于孟昉的潜意识之中,等待着某个契机的触发,便能瞬间唤醒那段尘封的记忆。 正是这种模糊而强烈的既视感,让孟昉在不经意间向史岩随口问起了“你爱人还好吗”。然而,话一出口,孟昉自己也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她压根不知道史岩是否已婚,为什么会脱口而出地询问对方爱人的情况? 自从上次在梦中和那个不明所以的声音对话并观看了自己人生的走马灯后,孟昉便频繁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既视感。她总觉得许多事情都似曾相识,仿佛曾经亲眼见过、亲耳听过,但每当试图追溯这些记忆的源头时,它们却又像被一层薄雾笼罩般模糊不清,让人无法触及。 这种虚实交织、难以捉摸的感觉让孟昉在言谈举止间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会脱口而出某些不该说的话,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或误会。 在崔韵清来到研究所的第二天,史岩就向孟昉发出了邀请,请她到自己家来吃饭。虽然说这天正好是火箭发射日,但已经和孟昉的工作没什么关系了,所以他们就选择在家里边吃饭边观看火箭发射。 “所有的地球同胞们,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再一次站在了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今天,当最后一缕夕阳拂过这片赐予我们生命与梦想的蓝色星球时,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壮举——九枚承载着全人类希望的火箭,划破长空,向着那颗红色的行星出发,去寻找能让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回望过去,人类历史上不乏艰难困苦的危机时刻。但每一次危机都激发了我们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从原始社会的火种到现代文明的辉煌,我们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而今,面对着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全人类再次” 孟昉瞥了眼电视,心里不屑一顾地冷笑起来。全世界中下层平民的通讯近乎断绝,哪怕是无线电都会受到灰雾的极大干扰,不知道他是在讲给谁听。 崔韵清看着电视上正在慷慨激昂发表着讲话的全球火星探测委员会负责人,突然想到了一个之前好像都没提过的问题,“他们那些宇航员,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他们回不来了,”史岩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登陆舱根本没有设计返回功能,并且只携带了通讯设备和落地后两周的生存物资。也就是说,宇航员登陆火星后,要在两周内完成自己的所有任务。” “什么!?”崔韵清震惊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史岩,“你是说,那十八个宇航员,在所有资源耗尽后,就只能在火星等死了!?这也太不人道了吧!!” 见史岩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还在大吃大喝的孟昉这才不情愿地解释道,“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做不到从火星返回。或者说,即便可以返回,也需要长达一百二十天的时间。登陆舱根本携带不了那么多的维生物资。所以,这是个一次性的行动。” 直到此刻,崔韵清才恍然大悟之前观看直播时,那两位本国宇航员在登舰前为何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跪下,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并近乎虔诚地将脸庞贴近大地,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告别的仪式。 那不仅仅是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更是对这片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最深沉的敬意与告别。 这将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用双脚感受地球母亲的温暖。 见自己妻子捂着嘴,泪光在眼眶里闪烁,史岩安慰道,“所有参与这次任务的宇航员,都是自愿加入的,他们明白自己会一去不复返。而且,每艘登陆艇上都配备了一支手枪,作为宇航员们最后的选择,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韵清,他们绝不会白白牺牲。” “那为什么不用火星车呢?我记得火星车不是早就可以登陆火星了?而且重量还更轻!”崔韵清擦擦眼角的泪水,提出了一个常人都会想到的疑问。 “地球和火星车无法做到实时通讯。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外星人,难道我们要用火星车和对方交流吗?”史岩耐心地解释道,“只能是人,也只有人才能与其他智慧生命沟通并且随机应变。而且,那座建筑物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很多地方火星车都无法到达。所以,派人上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崔韵清抽出手帕,略带歉意地说了一声“不好意思”,随后转过身去擤了擤鼻子。当她再次转回来时,双眼微微泛红,坚定地说,“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嗯,他们是。”史岩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然后转向孟昉笑道,“计划能顺利进行,也多亏了孟博士提供的确切坐标。” 孟昉本想开口说“火星上那东西大概率只是个遗迹,并无实际利用价值”,但看了看气氛还是忍住了。 火星上那座宏伟的人造建筑,已经得到了包括孟昉在内的十数位受灰雾影响产生幻觉者的共同确认。其中一位幻觉者在恢复清醒后,还凭借记忆临摹了建筑外表上几十个造型圆润的符号,这些神秘符号普遍被认为是外星人的文字。但即便经过全世界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符号学专家以及密码学专家的集中探讨研究,也未能破解出其中任何一个符号的含义。 诚然,仅凭一群疑似精神病患者在幻觉中的所见,确实难以说服大多数国家投身于火星登陆的计划之中。真正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是三颗火星探测器所拍摄的照片。 尽管其他幻觉者也目睹了那座建筑,但却不知道其具体方位。唯有孟昉,凭借着对头顶星座的熟悉,迅速锁定了建筑物的方位。随后,人类将最后三颗还能工作的火星探测器调整到相应轨道上,终于看到了那座宏大壮观的半圆形人造建筑物。 随着火星上那座外星文明建筑的曝光,各国政府一片哗然,科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 有人持保守态度,认为那只是古文明的遗迹,火星的环境不可能存在外星人;有人提出大胆假设,也许正是因为火星环境愈发恶劣,原住民才移居到了地下,那座建筑只是通往地上的出入口;也有另一种观点宣称,那座建筑不过是地外文明用来观察太阳系的观测站或者通讯站。 但不论如何,一个共识已在全球范围内慢慢形成——必须派遣宇航员登陆火星,对该神秘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以揭开其背后的真相。 “孟博士,难道火星的地表下真的有外星人?”崔韵清的眼睛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从小看的电影里就没少提外星人入侵地球,原来真的会有吗?” 孟昉不置可否地耸耸肩,没有说话。 史岩接过话题,有些兴奋地说,“这可不好说。我一直觉得宇宙这么大,只有人类是很不合理的。如果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或者它们的联络站,那也许我们可以请求它们的帮助。再不济,或许也可以研究回收一下对方的科技。” 白日做梦。 孟昉对此类论调向来嗤之以鼻。火星上存在原住民外星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来自仙女座的死神粒子在持续不断地轰击着太阳系,即便火星曾经发展出过高度的文明,它们同样也会被灰雾压垮。唯一的可能是,火星地表下存在着什么可以抵挡灰雾攻击的矿藏或者物质,所以火星人得以转移到地下苟延残喘。只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至于将那座建筑视为通讯站或观察站,孟昉虽然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大,但同样不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她看来,如果有外星文明能够在太阳系内设立如此先进的设施,那么它们的科技水平至少已经达到了三级文明的高度。然而,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理应早已察觉到地球正遭受灰雾侵袭的困境。若它们真有意愿伸出援手,恐怕无需人类主动请求,早已采取行动了。 至于“研究回收科技”的论调,孟昉更是认为这近乎异想天开,颇有一种科技靠考古的科幻文学色彩。科学技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即便人类能够获取到外星文明的某些先进技术成果,想要完全逆向研究并应用于自身,也绝非易事。 孟昉内心深处其实并不赞同这次火星登陆计划。在她看来,将本已稀缺的人力与资源投入到建造十一枚火箭这样的浩大工程中,无疑是种不明智的决策。然而,面对全球范围内弥漫的、寄希望于地外文明来拯救人类的狂热情绪,孟昉深知自己的意见根本不会得到重视。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理性的反对意见都似乎难以撼动大局,只能被淹没在众人狂热的浪潮之中。 听史岩说,季勇红也极力反对登陆火星的计划。但即便是他那种身份地位的人,也未能阻止该计划的顺利推进与最终实施。 话说回来,孟昉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季勇红了,哪怕是全所会议上也没有那个老将军的身影。 聚餐已近尾声,崔韵清主动站起来准备收拾起碗筷。史岩见状连忙拦住了自己的妻子,“我来吧韵清。你都做了这么一桌菜了,不能再让你收拾,你去陪孟博士坐会儿。” “没事,本来就没多少。你帮我一起收拾,咱俩一趟就拿完了。” 看着史岩两口子默契地把桌上碗碟收拾齐整端到厨房,孟昉的心中莫名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既有些许别扭,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梦中那个神秘声音的话语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你还是有一点牵挂的。” 孟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何为牵挂?自己与父母形同陌路,已经很多年不联系了。史教授虽然是非常敬重的人,但也只是正常的师生关系或许更亲密一点点吧。 至于周子力,那个曾经与自己有过交集的人,如今已不在人世。而对于周家夫妇,孟昉虽然一直在将自己的配给分给他们,但这种行为背后,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过去亏欠的弥补与内心的愧疚。 这些情感纠葛与责任,是否真的能算作“牵挂”?即便是,那又怎样?没有这些牵挂,难道就可以对抗灰雾了? “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拯救你的星球呢?假如这个办法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孟昉当时就注意到,那个声音说的是“拯救你的星球”,而不是“拯救你的族群”。 根据那个神秘声音所说的推断,“有牵挂”和“拯救星球”两者之间是冲突的。若要拯救地球,那付出的代价极有可能是整个人类。 二选一的话,自己会选择哪一边? “孟博士?孟博士!你怎么了?”崔韵清的呼唤声传入耳中,把孟昉从思绪的海洋中慢慢拉了回来。 “孟博士在思考问题,她经常会这样。”史岩笑着解释道,“你打断了她,她可能会不高兴的。” “对不起啊孟博士,我不知道。”崔韵清不满地瞪了自己丈夫一眼,似乎在埋怨对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自己。随后,她从沙发上拿起一本装帧厚重的书籍,翻开书页,露出夹在书本正中间的一根羽毛。 “孟博士,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您,只能给您这个了。”崔韵清小心地拿起羽毛,轻轻放在孟昉的手心里,“这是我以前在驻地周围捡到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就觉得挺好看的。” 那是一根猎隼的羽毛,其色泽深邃且层次分明,自根部的暗褐色缓缓过渡到尖端的乌黑发亮,其间细腻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流露出一种纯粹而又不失优雅的美丽。 孟昉怔怔地凝视着手里的羽毛,然后又缓缓抬头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用那张娃娃脸露出可爱笑容的崔韵清。 尽管当前已是灰雾肆虐全球的第三个年头,自然灾害频发、饥荒蔓延以及各类人为因素导致的困境接踵而至,使得全球人口急剧下降。然而,据各国政府的初步且保守的估算,世界人口依然至少有五十亿。 五十亿个人类。 这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周家夫妻、史教授、史岩、崔韵清和季勇红,都包括在其中。孟昉清楚自己不喜欢绝大多数人,但这不代表她就是个反人类。自己的情感与立场,远比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要复杂得多。 孟昉突然间感到一股莫名的无助感涌上心头,她希望能紧紧抓住些什么东西,无论那是什么,只要能给予她一丝安慰与依靠。 “史岩。” “哎,怎么了孟博士?” “想办法帮我联系一下周子力的父母,我想和他们聊一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