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第九十八章 嘉佑五年
嘉佑五年。
铁喜于两年前正式临朝旁听,赵祯因为身体问题,大多时候只是坐在龙椅上不说话,只是偶尔会点头或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两年来,大宋朝堂内一片平和,朝堂之外也未出现过任何天灾人祸,百姓安居乐业。
大好局面之下,有些聪明人却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赵祯是个矛盾的人。
王志忠却不想让他再这样矛盾下去。
董妃在一年前生产,或许是清楚很多人打的注意,或许是为了安铁喜的心,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和董妃一起去了河南府。
现如今,官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若董妃这时候以看望官家的借口要带着皇子回来,难免突生变故,便主动找到了付子婴,郭子梁,朱进忠等人商议。
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让董妃和小皇子这辈子都不要回到东京。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付子婴,郭子梁等人可是万万不敢说的。
但不敢说,不代表不想。
董妃回来会老实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定不会老实,铁喜如今正值青春力壮的时候,而且做事贤明开朗,又有哈密的支援,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呆着,大宋才能长存万万年。
王世忠说出了其他人不敢说的话,对于付子婴这种一腔热血的儒将来说,君为轻,社稷为重,董妃和小皇子不回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对于郭子梁,朱进忠这些铁喜亲手提拔上来的人来说,董妃和小皇子不回来对他们的好处更大。
铁喜虽然是铁心源的儿子,但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郭子梁,朱进忠两人也可以说是看着铁喜长大的。
董妃带着小皇子回来了,铁喜的位置就不稳。
弄不好如今大宋的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几名当朝权臣一琢磨,就让董妃带着小皇子在河南府呆一辈子就挺好。
母子俩在东京也是享福,在河南府呆着也算享福,何必浪费那个时间跑来跑去呢?
等过几年,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将母子俩接回来,到时候即便董妃想耍什么心眼,也做不到了。
王世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赵祯只有这一个亲生儿子,虽然对方不在东京,可一旦,尤其是铁喜对董妃起什么心眼,赵祯绝对是,只是听说哈密那边研制出了新式火枪,赵婉要不了半月就将东西送到了东京。
铁喜喜欢火枪的事情,在宫中并不算稀奇。
太子殿下勤奋好学,没有任何爱好,直到有一日在工部中见到了一把小巧的火枪,便观看了许久。
铁喜被火枪的精细所吸引。
自此之后,每次工部做出了新式的火枪都会优先送到东宫中一件,整个东宫摆放着不下于十件各种各样的手枪。
对于太子殿下的这个嗜好,大臣们也是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只要里面没有装填火药就行。
太子尚武也挺好,只要不将过多的偏向武将就行。
而铁喜即便开始了玩耍火器,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勤奋好学,也没有免过一场的朝会。
自嘉佑二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一次朝会太子殿下都没有缺席过,这在大宋历史中就算是赵祯都没有做到过。
“殿下,时间到了,奴婢将您的宝贝收起来吧。”身旁的太监张爱轻声说道。
张爱在铁喜身边伺候了快两年,也是赵祯精心挑选的太监。
铁喜闻言点头,便将自己的宝贝递给了张爱。
张爱接过后,便给了一旁的一名小太监叮嘱道:“小心一点,这可是殿下的心爱之物。”
“是。”小太监下去后。
张爱又露出笑容对铁喜说道:“殿下,咱们开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