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当老师第267章 都不是傻子
在林子里,日本人的掷弹筒甚至都不敢发射,他们需要担心的是打到树干上把炮弹或者专用手榴弹弹回来怎么办?
日本人的老兵或者神枪手,他们在中远距离上的枪法优势,将拉到与你们平行。
因为,在密林里,有效视距可能还不到100,甚至只有三四十米。
在这样的距离下,就算枪法再好,看不见也没有用。
但是,这种密林对于连射火力来说优势巨大,而我们在连射火力上,甩小鬼子几条街还多。
所以我命令,龙文章,男兵的十条步枪暂时归你指挥,你要做的是,对敌人发起攻击,并且将敌人引进林子里。
侯思远,你作为女学生中鸟声通讯这个技能已经掌握得很纯熟的人,暂时跟在龙文章身边,传递消息!”
“是,长官!”
“是,老师!”
龙文章和侯思远一男一女一起立正应是,然后马上领的人,到路上边埋伏。
而剩下的人,马上向山上密林里转移,他们要在林子里面,布置一个口袋。
布置埋伏阵地,需要看地形,以及敌人的数量。
曾经有过一个英军营,好像是印裔的兵,在如何把戏演得像,能把鬼子勾搭进来。
其实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容易,龙文章就是在听到身后的鸟叫声,身边的女兵侯思远告诉他,后面的阵地已经布置好,距离这里800不到。
龙文章点点头没说话,眼睛看着下方,正在行走过的日军,已经过了等的目标。
如果敌方的军官还在,未必就能上钩,毕竟日本人现在的文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汉字,逢林莫入这句话他们那一定会有。
所以他决定,既然只能弄死对方一组人,那就弄死对方有军官的那一组。
龙文章手上一支冲锋枪,女学生侯思远手上也是一支冲锋枪,剩下十个男兵都是步枪。
还好,火力不算很猛,不会把对方给吓到,但又让对方不敢太分散。
侯思远,是一个十七八的女人,龙文章问她:“你的枪法怎么样?”
侯思远小声的回了一句:“老师说,我比大部分中央军的精锐枪法都好。
我也不知道怎么样!”
龙文章不知她所说是真是假,但他从自己在草丛里不知不觉就被眼前这些女学生俘虏的情形看来,这些女人还真是精锐。
特别是她说这是那位老师对她的评价,那就相当可信了。
“那好!小鬼子的小队长肯定是居中,不是马上举起枪,向那路中间的鬼子小队长瞄准。
“战斗准备,打!”
两只冲锋枪以最快的速度泼出弹雨,首当其冲是鬼子小队长,还有掷弹筒手,女兵侯思远的冲锋枪更快的将敌人的掷弹筒手打倒,枪口一歪就将那个歪把子机枪手给圈住。
龙文章也不含糊,瞬间就将鬼子小队长打成筛子,剩下五个鬼子,被十个男兵分了分,也在站起来大喊!
所有人赶紧爬起来,向后跑进林子。
果然,他们刚刚跑开,小鬼子的掷弹筒已经砸在他们刚才伏击的阵地上。
当然,没有战果。
前后两头的日军,有两个小组赶了过来,剩下的前四后三七个小组从前后包抄,以伏击阵地为中心王密林里摸过来。
“副小队长阁下,小队长已然玉碎!”
日军小队长身亡,副小队长顺延拿到小队的指挥权,在一轮掷弹筒的攻击后,他指挥着两个小队,从正面迅速压上三面合围。
他们也听到了刚才龙文章喊的声音,所以,掷弹筒一直往前炸到300。
进攻东南亚的日军,都是从华南,华北调集的老兵作为先锋,对于龙文章喊的话,他们依稀有人听得懂。
所以,在他们合围之前,所有的掷弹筒,将伏击阵地往后延300的区域犁了个遍。
他们的想法是,既然你要后撤200防炮,那我就炸够300。
然后,三面合围压上。
当压上后,他们才发现,刚才的掷弹筒攻击,攻击了个寂寞,伏击的人已经消失在密林中,仅留了一点痕迹。
比如说200,就算400都找不到人了。
逢林莫入这句古话,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是一句警句。
日军的副小队长准备退回道路上,他发现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贸贸然攻进密林不是一个理智的人所该下的决定。
正当他命令后队改前队,相继掩护撤退时,两声枪响,搜索在最前面的一个日军士兵倒下。
枪声响起的地方马上被歪把子发射出来的弹药覆盖,连碗口大的小树都打断了一根,然而没有看到人。
“八嘎!我不信,你区区几人,能逃得过大日本皇军四十几人的搜索!
所有人,呈搜索战斗队形,搜索前进!”
日军的副小队长暴跳如雷,马上大声的下令,声音传出好远。
但是,在他暴跳如雷的声音下,他却挥动了自己的手,作出另一种意思的手势。
本来听了他的命令,正准备搜索前行的日军,瞬间分散开来,互相利用密林中高大粗壮的树木交替掩护,迅速的向山下撤去。
日军的动作很快,不愧是老兵,纵然是警惕的交替掩护后撤,依然在最短时间内,撤回了路上,并且退到另一边的山林,构筑防御阵地。
(今天出门办事儿去了,今天先更4000字,明天尽量补上,明天尽量完成12000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