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121 博士披香
“喏。”士异领命。
博士祭酒,乃博士之首。掌,教授经学;备,顾问应对。食俸一千石。统领蓟国太学坛,诸多太学博士,及隶属于各城学馆的五经博士。换言之,蓟国太学坛,已建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太学之下,乃是分设在各城的“学馆”、“校馆”。
如前所说,时下学、校有别。设在郡(王国),则称为“学”。设在县(侯国),则称为“校”。
蓟国又有不同。校馆,为适龄儿童开蒙,属于蒙学。学馆,为青少年继续研读,属于行学。学馆、校馆,设馆长一人。另设五经博士、六艺博士等,数人乃至十数人不等。开设《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灵宪》等课程。
馆长食俸六百石,博士食俸四百石。国中学、校,皆统归太学坛掌管。蓟国太学坛,则由博士祭酒,及众太学博士,共管。蓟国适龄子弟,先入校馆,再入学馆,后升太学坛,成为“太学生”时。依汉制,蓟国太学坛亦分设策试之法,择其优良者,补缺国中官吏。蓟国今有十一县。城邑众多。能三百石出仕,已是众多太学生梦寐以求。即便不能,百石少吏,亦衣食无忧。百石少吏,民爵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及《左传》等,后从大儒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后,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文献,后世称其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继马融之后,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
如此大贤,隐居东莱。近在咫尺,如何能不令人垂涎。
只是……“如此大贤,岂肯屈就?”刘备心有不安。
“无妨。”蔡邕笑答:“换成旁人,必不肯就。然若是王上相召,郑康成定不能拒。”
刘备问道:“少师何以知之?”
“正如华大夫‘大医治世’。郑康成广授门徒,亦为经学治世也!”蔡邕一语中的:“今时今日,王上已是天命所归。又是汉室正宗,郑康成若不能佐王上,再续大汉国祚,百万言‘郑学’,终不复所用也!”
刘备欣然点头。
事不宜迟。得蔡少师手书,刘备遂命门下督郑泰,携厚礼,即日启程。自南港顺流而下,横渡渤海,前往东莱,徵辟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