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北帝开始第七百零六章 皇室富贵险中求琼华宴起暗流凶(合一)
罗教众人躲在皇宫?
勾结罗教与灭天门的,果然是皇室!难怪怎么也找不着,没有留下丝毫的蛛丝马迹。
念头闪烁间,血牙神捕没有露出丝毫的异色,只是右手轻轻搭在了腰间,以仙迹信物传递出了消息
“勾结罗教与灭天门的,就是皇室,而他们,也潜藏在皇宫内,需得提防!”
消息传递而出,仙迹几人都有所察觉,神色骤变
···········
琼华宴举办之地,被选在了玉林苑,曾是皇室的栖息游玩之所
玉林苑位于外城东北,靠近运河,城内这段河水曲折回环,极尽妍态,被誉为神都十景之一,被划作了皇家园林。
里面奇树瑞花遍地,芬芳扑鼻,果香浓郁,有湖有河,有山有林,时见各种野兽。
苑门外,朝廷重臣和世家子弟分列两侧迎驾,为首十数人皆未行跪礼,都是顶尖世家的代表,分别有尚书左仆射,崔家崔衍,尚书右仆射,庐阳宋氏家主宋守仁等。
大晋政事堂一般是十一人,以尚书左仆射为宰相,往往是当时最强世家之人,本代自为崔家把持,由崔清河与崔清羽的族叔担任,亦是一名宗师,尚书右仆射是次相,几大顶尖世家轮流担任。
总的来说,政事堂内始终保持着八大顶尖世家各有一位,比如周郡王氏某位耆老还乡后,王文宪就自然递补为参知政事,并因为皇帝信重,兼任户部尚书,比如阮玉书的九爷爷阮康就挂有参知政事的头衔,乃琅琊阮氏在神都的代表。
剩下三个名额归于神都赵氏,或安排宗师强者,或引入忠心于皇帝的朝臣,就像六扇门总捕头司马石。
未行跪礼者,除去政事堂十一人外,还有崔清羽等顶尖世家家主或重要成员,以及王腾这般的顶尖宗门道统代表
就是皇室,也对他们有所顾忌,论起来头,每一个都足以横压当世的大晋,与上古时期的大人物们有所联系,整体实力亦是深不可测,传承久远
以王腾的身份,自然排在前列,但也无需行礼,与崔家等顶尖家主并立,淡然视之,他扫视周遭,目光骤然变得玩味起来
因为太子身边跟着两名僧人,一位面容平凡,低眉垂目,黄色僧袍,纤尘不染,正是佛心掌玄真,他已踏入半步外景而下人榜
这是少林表明立场,与其他佛宗一起支持太子?
大晋三位法身,除开罗教法王不提,一为紫气浩然崔清河,一为降龙罗汉空闻,当然,此时的空闻还是魔师韩广假扮,并非正主
但这也显然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在韩广的操纵下,清修的少林终于要卷入俗世之争
见此情景,老皇帝的眼角也跳了跳,苏离苏越等人皆脸色一沉,这是之前六扇门并未掌握的情况!
当真是平地炸响一道惊雷!
太子身旁另外一名僧人三十来岁,着素袍,转念珠,五官柔和,容貌清癯,嘴巴紧闭,目光看着地面,似在担心伤了蝼蚁,到是不怎么出名,不叫人知晓。
“佛皇,弥勒,呵呵。”王腾嘴角自然上扬,不知是嘲讽还是玩味
齐正言跟在他身后,倒是在人群中看到了小孟,正在眼神传情
晋王赵毅脸色微沉,身后跟着刀气长河严冲,亦是不曾料想自家大哥来了这么一出好戏
五皇子赵恒脸色如常,旁边是府中一位客卿,年近五旬的天人交感,显得手下无人。
其余紫极剑崔辙,武状元樊长苗,阮家阮玉书,王家王载,苏家苏孟等皆在迎驾的队伍里。
一番繁文缛节之后,老皇帝呵呵笑道“朕闻最近英才辈出,不胜心喜,故有此琼华之宴,以观才俊。”
“……朕有四道题目,还请众位争胜。”
“当然,外景以上之人已是强者大家,不必屈尊英才,权当个看客便好。”老皇帝补充了一句。
众人目光便不自觉的落到了王腾与王思远的身上,这两位可是名声响当当,在外景中都踏足了好一段时日
尤其是那位玄天少帝,有传言他都快跨越夺得,自身之路,诸位既是英才,总对天人之理和自身道路有所思考,亦都是悟性过人之辈,朕有一件异宝,曰‘无字之碑’,让众位感悟,看谁所得更多。”
“无字之碑?”周围世家子弟朝廷重臣皆是震惊,发出了一声声低语,就连皇帝周围的政事堂众人和崔清羽等大人物也略微动容。
王腾不语,静静看着王思远,他晓得,这位神棍不会放过这个科普的机会
“无字之碑乃一桩异宝,传闻是上古天庭之物,某种程度上接近神兵。”果然,在王腾目光过来的一瞬间,王思远就挺了挺胸膛,拿捏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棍模样
“上古天庭之物?那不合该入我玄天宗?怎么个接近神兵法,说来听听。”王腾来了兴趣,不曾想这还能见到一桩与古天庭有关的秘宝
王思远选择性的忽略了第二句话,轻咳道“仅是价值而言,并无相应威力,不能做攻击之用,亦可能被常人损毁,但若自身修行初窥门径,结合所得,观此无字之碑时会有感悟
或将一身武功融会贯通,或悟出至理,圆满心境,如果境界和积累足够,甚至能直接创出神功。昔年本朝伐康,攻破郢城,得了天子之剑,太祖结合剑上所含人道功法和本身‘惊世书’内容,观无字之碑七天七夜
终于将两者融为一体,自此有正常《惊世书》与人道《惊世书》之分,惊世八剑亦衍化出一门皇道剑法,后者在众生之力的加持下,修炼更快,威力更强,甚至阻碍更少,渐渐成为皇室主流。
故而,皇室也从此不缺半步法身的强者,可惜一直不曾诞生出真正的法身人仙。”
王腾闻言点点头,这倒是一桩了不得的异宝了,他若是在前感悟,说不得能将自身所修行的经文融汇一二,倒是不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