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6章 关东民非汉民乎?(1/2)

作者:中丞佐吏

大汉第一太子第0216章 关东民非汉民乎?

看着刘交以一种十分淡然的神情和和语调,说出这件令人骇然的事,刘盈的面容之上,却只稍涌上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荆王刘贾,堂堂刘汉宗亲,更是坐拥大半吴地的诸侯王,能被本国乱命,给堵在自己的王都内?

这样的事,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发生。

但刘盈非常确定:如果真的发生类似‘乱民围住一国王都’的剧变,那这个消息,必然会的传入了刘盈的耳中。

至于刘交口中‘围住荆都吴邑’的‘乱民’,也大概率是一些逃荒而来,暂居于吴邑外,谋求生路的流民。

意识到这一点,刘盈面容之上,也稍涌上一抹僵硬的笑容。

——刘交在见到刘盈的第一时间,就冒着涉嫌欺瞒太子的风险,委婉的指出荆、楚、齐三国的粮食紧缺,确实有些失礼。

但归根结底,这个状况,确实是因为刘盈而起,也确实因为刘盈的‘不作为’,而拖延至今。

先前,在荥阳见到曹参之时,对于曹参的试探,刘盈也没给出太过明确的答复。

而现在,在齐王、楚王两位当事诸侯当面,以及荆王刘贾因此事‘被困王都’,无法出现的情况下,刘盈显然已经拖不下去了。

从一向稳重的刘交如此迫不及待,暗示刘盈‘啥时候能解决’的举动中也不难看出:关东列国的粮食短缺问题,恐怕也已是迫在眉睫。

想到这里,刘盈便也稍叹一口气,旋即面带自愧的刘交、刘肥二人分别一拱手。

待重新直起身时,刘盈的眉宇间,便自然的涌上一股心力憔悴。

“关东列国苦于缺粮一事,孤确早已知之。”

“非独孤一人——此事,亦早已为朝堂知,更上达父皇天听。”

将事实毫不隐瞒的在刘肥、刘交二人面前道出,刘盈便又是一声长叹。

“然去岁,关中是何情形、朝堂是何境况,楚王叔、齐王兄,当皆已听闻。”

“——去岁秋,太上皇驾崩,陵寝筑建等一应丧葬之事,所耗者甚巨。”

“后秋收,关中五谷不丰,府库之空更甚;又恰彼时,陈豨乱代、赵在即。”

“为使父皇大军得以开拔,酂侯只得暂出朝臣百官,乃至关中郡县吏、佐之半禄,以充大军之军粮······”

面带感怀的发出一声长叹,刘盈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些许苦笑。

“后代、赵战事延绵,又父皇大军月耗米粮百万石!”

“彼时,孤得父皇之令,肩监国之重任,发少府官奴以修郑国渠。”

“然酂侯愁苦于大军粮草供输之事,更只得断少府官奴之口粮;为使修渠事无阻,母后亦无奈而出吕氏私粮,方使孤尽全修渠事。”

“及酂侯,更苦府库之空,又愁于父皇大军粮草之供输,只得仍行‘有秩半禄’之政。”

“至今岁夏四月,关中凡有秩之官、佐,皆只得半禄,足半岁余······”

听刘盈说起去年,长安朝堂所面临的局势,刘肥、刘交二人,也是不由面色凝重的缓缓一点头。

这些事,别说是身为宗亲诸侯的刘交、刘肥二人了,整个天下,基本就没谁不知道。

太上皇驾崩之时,刘交甚至为了尽快赶回楚国,戒备英布和陈豨一同叛乱,只能草草结束父丧,在抵达新丰短短三日之后,便再次踏上了远途。

对于刘盈给出的解释,刘交、刘肥二人,自是没有丝毫意义。

但刘盈的苦诉,却并没有随着叔侄二人殿下的头,而宣告结束。

“更有甚者,去岁关中五谷不分,以致今岁开春,关中粮米略有告缺。”

“彼时,父皇率军在位,孤负监国之责而留守长安。”

“恰此父皇在外、孤年弱而监国之机,为关中二三奸商恶贾所趁,暗联而哄抬粮价,乃至关中米价至四千钱一石,反仍不止!”

说起这件事,刘盈也不由自主的咬牙切齿起来,片刻之后,面上又突兀的涌上一抹自嘲。

“父皇不在,酂侯整日劳碌于大军粮草之供输事,无暇他顾。”

“孤年齿不满,亦未曾知讳政事;逢此巨变,亦只得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孤拟得少府官营粮米,以强压粮价之策。”

面带唏嘘得说着,刘盈不忘稍撇向一侧的兄长刘肥。

“又关中粮商暗联而鼓推粮价一事,于夕日之田齐王族——长陵田氏牵连甚深。”

“更孔丘门徒、《周易》当时传人田何田子庄,为田氏旁支庶系。”

“孤念及此,便只得往长陵,以‘尽去关中粮商米贾’一事,知会子庄公。”

“不料折返途中,得贼胆包天之刺客七、八人,于长陵南执刃而待······”

见刘盈苦笑着道出此语,甚至面带回忆之色的抚了抚肋下,刘交、刘肥二人的面容之上,无一不是一副极度愤慨之色!

——堂堂储君太子,竟于当朝天子、开国皇帝的陵邑遇刺!

只此一点,就足以让二人心中,燃起滔天怒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