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太子归来篇
上官桀在霍光那里吃了一顿闭门羹,心里郁闷异常。没人知道他多年来一直苦心经营着什么。当愿望如逢春之花,胜利就要在望时,霍光一句不同意,就如一阵倒春寒,让上官桀的寒意由脚由生!
难道霍光看出什么端倪来了?上官桀一想到这,心里仿佛被什么刺痛似的,突然揪紧了心。不可能,绝不可能。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计划,霍光怎么能看出来?退一万步讲,就算霍光看出来了,难道叫我上官桀放弃所有,前功尽弃?
回答仍然是:绝不可能!
在通往未来的未知路上,只有单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走到这一步,再难再苦也要硬着头皮走下去。于是,仿佛被霍光一掌打进冰窟里的上官桀马上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气不响,但很管用:丁外人!
古往今来,所有行大阴谋者,从不主动出面。要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代理商、二是马仔。上官桀的江湖名声太响,不能动作太大。于是让儿子上官安代他出面,找到丁外人。丁外人不是什么人的马仔,却是个地道的代理商。谁的代理商?盖长公主的。丁外人和盖长公主是什么关系?情人。
上官安办事很干脆,开门见山对丁外人道“如你能让盖长公主把我的女儿弄成皇后,俺上官家全力助你封侯”
所谓代理商,从来都是替人办事来收取中介费的。丁外人行走江湖多年,时的地方。只见那个陌生男子跳下小黄牛,突然朝北门喊了一声!
而他这一声吼,犹如旱地惊雷,整个长安城一下子就被雷到了!因这个神秘客喊出的话语是“芝麻开门,我乃皇太子刘据,终于活着回来了”
曾经在巫蛊惨案中自尽的太子刘据回来了?活见鬼了!守门的人顿时不知所措,急忙报告长官公车令。长官更是不知所措,于是一级一级的往上报,一直报到霍光处。
此时,霍光慌了。如真是当年的戾太子死不瞑目,咸鱼翻身,那问题可就大了!他迟不回早不回,偏偏刘弗陵登基做了快五年的皇帝了,这才回来?如迎他进城,那不亚于让长安的天空冒出两个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如不迎他进城,于情于理都很不妥当。因刘彻死前可是替刘据平过反的…那现在该怎么办?
老实说,霍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马上将长安城内所有部长级以上的高官都召来。召来干嘛?霍光告诉他们“大家先去验货,然后再做决定”我认为:验货是假,如没猜错,霍光是另有谋算。他之所以叫全体高官集中跑到城外验货。目的只有一个: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嘴里说出了什么…
此时,未央宫北门已是一片汪洋人海。长安市民聚集了无数,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发挥中国人爱凑热闹的优良传统,跑来凑一份热闹…要知道,那时候没电视,没报纸,更没网络。所谓的太子刘据,长安市民能有几人识得?既不识得,跑来这么多人,当然就是来凑热闹的。这个热闹,当然不是热着闹的。霍光已命令军队全副武装,宫外戒备,以防不测…
市民们不认得刘据,高官们应该还是认得的。然而这帮人在城上溜了一圈,没一个人敢发表意见!我认为:他们不敢哼声,并非真的认不出此位“太子”是真是假,而是他们摸不清霍光的底,不知道下一步霍光要玩什么。既如此,当然没人想当冤大头。最好的表态是:闭嘴不说!不说,就什么错都没有,明哲保身吧…
众卿不说,霍光也不说,大家干耗着。此时霍光的心里已冒出了一股不祥的空气。然而让霍光庆幸的是:这股不祥之气,马上就被一阵旋风刮走了。刮走霍光心头阴气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隽不疑!
隽不疑,可谓是一个反应迅速、出手果断的官场老手。隽不疑的消息不怎么灵通,他是较晚才知道未央宫北门来了个不知真假的“太子”刘据。于是他火速赶往现场,发现包括霍光在内的数万长安人,像围观恐龙般对着那个黄袍短衣男子手足无措。
此情此景,隽不疑连个招呼都不跟霍光打,带了几个人直接就将自称刘据的这个神秘男子拿下了!
隽不疑强出风头的举动引来一片不满。我认为最不满的可能是长安市民。因他们的热闹还没凑够,隽不疑就将人拿下,太没趣了!陪着长安市民不满的还有那些一直狐疑不定、疑神疑鬼的汉朝高官。
他们有人对隽不疑说道“你还没把人认准,就乱抓人。是不是先弄明白了再说”隽不疑冷笑“还要怎么弄才算明白?太子刘据得罪先帝,逃亡在外。就算回来,也是自首而来的。这,难道还不应该逮捕他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