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章 那你自杀吧(1/2)

作者:迹奇

机甲与刀367章 那你自杀吧

作战会议开完,出征的准备工作就和骥星河无关了。

星河机甲独立兵团除了机甲战士的编制之外,就只有陈迅这个参谋官的编制了。

不得不说,骥星河之前喊出来的那一声‘骥王’,就连龙洲高层都有些害怕。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利弊从来都不是一定的。

没有后勤机构的星河机甲兵团,可以调动五号基地的后勤人员、资源,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也能够调动五号基地的所有参谋参与进来。

参水猿号宇宙战舰中,屠远的指挥部同样可以被星河机甲独立兵团调动。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权限要比自行组建相关部门更具备优势。

但从独立团的性质来看,星河机甲独立兵团似乎并不能真正的独立,必须要依附在更庞大的主体之上。

骥星河对此无所谓,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他体内的气。

征战归来,准备再次出征的过程中,对于骥星河来说最舒服的事情,就是不用穿特制战斗服的时间。

地点是隔离病房。

“四万,老骥的辐射值下降到四万了。”

医护人员们激动无比,他们已经不想去探究原因了,毕竟是不科学的骥星河,再怎么不科学也很正常。

而且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好事。

“如果下降到一万的水平,就不用再穿这种特制的作战服了,老骥,到时候你是不是会变的更能打?”

医护人员们好奇心,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那就是骥星河的征战。

上一次征战的辉煌战果,让他们和很多人一样欢呼不止。

但和基地里的其他人相比,他们在欢呼的同时还有一种可惜的情绪。

因为他们很清楚,骥星河穿的这一身特制作战服,是以防辐射为主要功能的定制的,相比于其他机甲战士们所穿的作战服,要更加厚重。

这也就意味着,骥星河在做出同等操作的时候,会比其他机甲战士耗费更多的体能,操作的难度也会随之提升一些。

饶是如此,骥星河都摘了一个王牌机甲战士的金星,即一战拿到了三位数的金星。

这要是换了正常的作战服,不得上天?

对于机甲战士的摘星行为,上天无疑是最大的期待,因为天上的星星多啊。

“是的,会变的更能打。”

骥星河实话实说,原因不止是更换作战服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老骥现在已经没必要穿着防辐射作战服了,我是说出去征战的时候。”

一名医护人员提议道:“因为老骥是直接穿甲登陆参水猿号宇宙战舰的,这一过程中他完全可以不卸甲。机甲本身就具备防辐射的功能,不卸甲就意味着没有辐射外泄,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这个提议引发了讨论,以及专业人员的计算。

医护人员们觉得,如果能够发挥骥星河最强的战斗力,对于征战必然是有好处的。

讨论并不只是五号基地的医护人员们参与,之前制定作战方案的相关人员们,也被要求加入了讨论之中。

十分钟之后,相关决议下达。

“老骥,这一次征战,你可以穿着防辐射服在停机区进入冠军侯的驾驶舱,然后更换正常的战斗服……”

“恩。”

骥星河并没有参与讨论,他也没有浪费十分钟的等待时间,而是独自一人在隔离病房练功。

在他这一次回来的时候,就感觉到他对他体内的气掌控程度得以提升。

刚回来的时候还是四万多的辐射值,现在不过两天时间,就只剩下四万的辐射值了。

而他体内真正的辐射值总量级,高达二十万。

这也就意味着,其中有十六万的量级,已经被他炼化成了‘气’,能够被检测出来的这四万,则是被他命名为‘精’的辐射。

十六万量级的气在体内,骥星河的强大远超他来到异星之前的想象。

对于人类来说,这就是超凡的力量。

点穴,是骥星河刚回来的时候,独自摸索开发出来的一种功能。

第一个实验体并不是沈木,而是骥星河自己,他在晚上休息的时候给自己按摩了一下,劲力结合气的力量同时作用,他把自己给点穴了。

幸好当时摸索的是睡穴……

值得一提的是,点穴的气是需要离体的,因为骥星河给沈木点穴的时候,是隔着手套点的。

有实体传输介质的情况下,损耗的那一点点气,在之后竟然自动补充了回来。

不是‘炼精化气’的补充,因为骥星河体内的精气总量并没有变化。

他的体内也没有了‘灵’的存在。

气在消耗之后又得以恢复,更多程度上是类似于人类的‘体能’,剧烈活动之后消耗的体能,只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就能够恢复。

当然,其中少不了食物、饮水的补充。

这就解除了骥星河之前的一个担心,他获取的气,如果是一次性的那就太浪费核武器了。

每次用完都要引爆一枚核武器,然后跑去核辐射区域接受洗礼,早晚有一天身体会扛不住,别人也会发现其中的隐秘。

解决了这个担心之后,骥星河需要验证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个比较简单,就是看一看气的恢复速度,以及恢复过程中对于身体状态的需求。

吃饱喝足,身体营养状态丰富的骥星河,赤脚站桩。

体内的气顺着他的身体流动了起来,并不是从丹田之中涌出,他的气也不存在与丹田之中,而是存在于身体的部分细胞之中。

从细胞之中被调动出来的气,在身体之中流动的时候,就像是从不同的细胞之上不断跳跃一样。

因为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距离非常相近,所以用流动形容也未尝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