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第104章 进宫2
王直把他所知道的,有关牛痘疫苗的知识,对康熙又讲了一遍,“你说这个“牛痘”疫苗无法长期保存吗?”康熙继续问道。 “回陛下,据说“牛痘”疫苗做出来只能保存十二天,以后就失效了,故而不能长途运输”王直回答道,“那你说的“人痘”是怎么回事?”康熙追问。 ”回陛下,这也是草民偶然听说的,前明江南有用出过天花之人的体液,种“人痘”的医法,据说功效不下于“牛痘”,可预防痘症,但具体怎样操作,草民不知”王直答道。 “你们都听清楚了吗?可有听说江南有“人痘”之说的?”康熙目光看向另一边,这时候王直才看见,自己身侧后方,还有几个身穿朝服的官员躬身站着。 “回陛下,微臣年轻时候听说过,江南民间确有穿出痘不死之人的衣服,防疫病的方法,不知是不是他所说的”人痘?” 一个白胡子官员答道,“陛下,这应该就是“人痘”的最初的方法,”王直接上说道。 “嗯,看来这”人痘”之说确有其事,既是如此,立刻传旨下去,全国张榜招揽懂“人痘”之人才,各地官员,尤其江南官员,都要去民间查访,凡有举荐者,朝廷当重赏”。 康熙严肃而兴奋的对这些官员吩咐着,众官员跪倒称是。 所谓“人痘”之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十六世纪下半叶)。又称吹鼻种痘法。 一 般分为两种,一种方法叫旱苗法,即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 另一种方法叫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的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 两种方法,都是为了让种痘者轻度感染上天花,发烧出疹,再经过精心护理,病症消失后,相当于已得过天花,从而具有了免疫力。 原本的历史,康熙开始推广种“人痘”,是在康熙十九年(1679 年),皇太子出痘期间。 有个候选知县,名叫傅为格,侍奉皇太子调理治痘方面很有些成绩,因此被升为武昌通判。 因为他善于种痘,被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专门负责为皇子们种痘防疫。从此,清宫中皇子种痘防天花的制度,正式确立。 清宫中皇子种痘,一般都在年幼时期。二至四岁是种痘的最佳年龄。种痘时间一般选在春秋两季,天气清爽,便于护理。水苗法采用的最多。 地点一般在紫禁城内,或者圆明园。皇子种痘的程序十分神秘复杂,清宫《阿哥种痘档》里有详细记载。 这种先进的种痘疫苗法,康熙不仅在宫中推广,而且在八旗中普遍实施,甚至推广到漠南、漠北蒙古。 据西洋传教士 dyerball统计,实施种痘以后,天花的死亡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一。 同时期,欧洲的天花却还在大爆发,整个十八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高达 6000万。 清初推广的传统的种痘疫苗法,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曾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种痘法。后来这种方法又由土耳其传入欧洲。 在这个时空,由于穿越者的到来,康熙推广种人痘的时间,被提前了十数年。 “主子,宫里的大棚蔬果和脚蹬车,摆钟,都是这位王公子店铺贩卖的”一个太监对康熙低声说道。 王直一看认识,是去店里订过果菜的梁九功,康熙点了点头,对着王直说道: “朕早就听说你了,我京师很多新奇之物,都是由你贩运而来,你手下之人还通西洋医术,救治了果尔沁爱卿,还救了鳌拜的孙子和儿媳妇,如果此番种痘之事,果如你所言,朕定将重重封赏。 不过,你所说的这个南澳洲之国,到底是何国?在何方位?可是在太西的欧罗巴洲?” 说着康熙一招手,梁九功抱着一个大纸卷走了过来,展开一看,是一张大地图,铺到面前,王直见上面写着《万国坤舆图》。 仔细一看,是一幅世界地图,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致位置和后世地图近似,但没有澳洲和新西兰。 “你给朕指指看,你所居之国在哪里?”康熙指着地图,“回陛下,这个地图不准确,有很多地方没画到,草民所居之国在这里,” 王直一指太平洋的南边,说:“这里也有一片大陆,十分辽阔,名唤南澳洲,这里还有个岛,有两个琼州大小,也没画出来,其它地方也都不甚准确” “哦,是这样,可惜汤若望已亡故,南怀仁又不在京师,如若他们在,与你探讨一下就好了”康熙失望的说道。 汤若望是来自德国的传教士,明朝天启年间就来到中国,得到明朝的重用,后来清军入关,又被顺治帝奉为帝师。 顺治去世后,鳌拜等对汤若望传播天主教不满,并以谋反将其捉拿,并判了凌迟,后来在孝庄皇太后的干预下,被赦免。 但追随他的一干汉族官员,大都被杀,史称“历法之争”,1666年汤若望病死。 南怀仁是比利时传教士,1660年来到京师,受“历法之争”牵连,现正被驱逐至广州关押。 王直对这两个大名鼎鼎的传教士,是有所耳闻的,知道历史上,他们二人对西方近现代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但即便是他们,也是不知道澳洲的。 虽然1606年西班牙探险家托勒斯,就最早发现了澳洲大陆,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地理方位记录,西方的地图也都没有标识澳洲。 西方真正确认发现澳洲,还要等到1770年。 ”你们既然居于南澳洲之地,想必你们贩卖的那些新奇商品,也是南澳洲所产,可为何都冠以西洋之名呢?”康熙问道。 “回陛下,我们最初售卖的是玻璃镜,我京师把玻璃镜都称作西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