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浪漫故事第560章 茨冈人(中)
茨冈民族是欧洲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原住印度北部,公元10世纪左右,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茨冈人的祖先离开印度故土,开始了流浪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足迹逐渐踏遍全欧洲。 吉普赛人的外貌特点是:长脸有点方,脸形上宽下窄,下巴有点尖,长眉毛,眼睛大而长,很明亮,占据上半脸的大部分比例,鼻梁额外长、高和直,嘴巴有点宽,表情沉着神秘有些冷漠感。 大多数吉普赛人讲吉普赛语(roany),一种与印度北部现代印欧语密切相关的语言;也讲各居住国的主要语言。 在世界文坛中,有众多的作品塑造了茨冈人形象。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巴黎圣母院》里美丽的吉普赛女孩艾丝美拉达;比才的歌剧《卡门》;萨ls蒂的《流浪者之歌》;印度电影《大篷车》;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等。 几百年来,国际民族学界热衷于研究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特别是有关这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的起源,迁徙路线更作为一种专门学问进行探讨。 然而,对于吉卜赛人的发源地、迁徙时间、流浪路线等的研究,由于历史资料十分贫乏,各国学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沉溺在各种彼此争议的设想或口头传说上,而不是面对历史的现实。 为了进一步论证吉卜赛人起源于印度,必须对这一古老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习俗进行研究。 在古代的印度有一个分布很广,众所周知的民族--多姆族。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这个民族以及他们的古老文化和殊异的习俗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多姆族多是音乐爱好者和占卜者。 多姆人为印度其他各族人所蔑视。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除作为优伶走江湖之外,多被人雇佣从事较低贱的职业,如更夫、清道夫、刑场衙役、工匠等。 尽管多姆人多才多艺,并善于维持生计,但当地各民族农民看不起他们,禁止与他们通婚。 多姆人约于公元1000年离开印度,经阿富汗、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到达欧洲。(至今仍有多姆人散居伊朗等地。) 14世纪时多姆人已到达巴尔干半岛,16世纪时已遍布欧洲各地,包括苏格兰、瑞典等地。 另有罗姆人经叙利亚到达北非,再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班牙。 同时印度北部至今仍有和罗姆人相似的民族居住。 罗姆人长途迁徙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界之谜。有学者称,多姆人的祖先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应征入雇佣兵军队后,升为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同时被派往西面以抵制异教国家的扩张。 另有学者称,异族征服印度北部后,其俘虏沦为奴隶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成为罗姆人的前身。 但罗姆人到达中东后,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继续前进,进入欧洲,则是一个不解之谜。 一般认为,吉普赛人离开印度经屡次迁徙,11世纪到波斯,14世纪初到东南欧,15世纪到西欧。20世纪下半叶吉普赛人的踪迹已遍布北美和南美,并到达澳大利亚。 吉普赛人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元代。 蒙古人崛起以后,成吉思汗子孙多次西征,不断在中东地区扩张。他们俘虏了大批当地居民,一部分作为奴隶,一部分补充入蒙古军中。这些人被带回中原以后,就有一部分吉普赛人来到中国,被称为“罗哩回回”。 罗哩回回最早见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的文献中,他们被元代统治者列入色目人阶层,作为西域流户之一,比汉人南人享有更多的特权。 他们人数不多,仍以部落为单位,保持着歌舞流浪、抢夺的传统,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域,均留下他们的足迹。 直至明代,罗哩回回侵扰民众、杀人抢劫的事件仍屡屡发生。 清代以后,罗哩回回已经不见于文献,或作为回族,或作为汉族,被中华文明所同化,均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全世界约有五百万至一千万罗姆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欧洲。 罗姆人主要聚居地有:巴尔干半岛、中欧、美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西欧、中东、北非也有罗姆人居住。 罗姆人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的人口超过五十万。 斯洛伐克的罗姆人占总人口的约5-6,其比例在世界各国当中排名第一。 吉普赛人不事农桑,一般也不饲养食用牲畜,而是依靠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谋生。传统上,吉普赛人一向在城镇和乡村居民区周围,寻求与其流浪生活相适应的生计。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一个个城市间游荡,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的南斯拉夫,那种典型的茨冈人大篷车已经很难一见,大多数茨冈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他们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主要靠给人擦车、算卦看手相和偷卖走私香烟以及买卖外汇过活。 罗姆人把这些已经定居的吉普赛人称为“辛特“人,认为他们已放弃了真正的吉普赛生活。 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其他法律的吉卜赛人,自远古的十一世纪以来,已成其民族的生活规范。 由于吉普赛人和所属国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非罗姆人对罗姆人普遍存在较坏的印象,认为罗姆人不能融入社会主流,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