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六)会谈(1/1)

作者:云无风

大明元辅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六)会谈

丰臣秀长此来三崎城,完全算得上是身负重任。他首要的问题的是弄清楚北洋海贸同盟的真实目的,毕竟如果连对方的目的都不清楚,后续谈什么都是瞎忙活,很可能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罗远还是例行公事一般地表示海贸同盟落脚三崎城只是为了“自由贸易”,对于其他任何事务都没有主动干涉的意图。 丰臣秀长将信将疑,问道:“非是敝人多心,但殿下应当知晓前些天发生在忍城西南的那场战事——我军秀胜殿下确信他所遇见的对手绝非北条家任何一军,且其军旗招展,正是贵军之书剑旗。” “哦,大纳言说的是我陆战队啊?这倒确有其事。”罗远并不遮掩,坦然道:“陆战队此去是为我家老爷接亲去的,贵军秀胜将军当时所追杀的成田甲斐,在此之前已经由其父成田氏长做主许给我家老爷为妾了。她既是我等关东分舰队如夫人,岂能失陷于外?因此我陆战队是不得不战。” 这个回答有些出乎丰臣秀长意料之外,他稍稍一怔,马上道:“殿下既如此说,在下是否可以理解为此前那一战只是误会?” 罗远见丰臣秀长的回答十分上道,自然也立刻下了台阶,笑道:“这是自然,完全就是误会。我分舰队及陆战队对于关白阁下都是十分景仰的,错非因为事关如夫人名节,我等岂能不加询问便诉诸于武力?这一点还请大纳言阁下明察体谅。” 他两人一个称呼对方殿下,一个称呼对方阁下,居然也不觉得别扭,真是有些自说自话的意思。 丰臣秀长听了这话,反倒松了口气。虽说成田氏长肯把女儿送去给人做小有些意外,毕竟他家实力虽然不济,家格还是不低的。但有这一层原因在里头,至少上次的那场仗就有个交待了,自己回去也好和兄长说明。想必以兄长之睿智,一定分得清轻重主次之要。 “贵主乃是上国重臣儒门文宗,成田家能结亲贵主,实是三世修福之所至。”丰臣秀长随意恭维一句,话锋一转,道:“不过说到贵主,在下忽然想起一事,趁今日得见殿下,还望能叨扰几句。” “哦?大纳言阁下有话但说无妨。”罗远回答道。 “多谢殿下。”丰臣秀长捻须道:“此前北洋海贸同盟于九州清水城建水晶楼,吾兄尚可以理解为岛津家领地离上国最近,然此番海贸同盟又于关东三崎城落脚,想必也是要再建一座水晶楼的。 这一西一东均得以贸易自专,何独我京都之外港大坂城却未能入得海贸同盟之青眼,不曾闻贵盟有在大坂城修建一座水晶楼之说?” “说到此事,在下倒也并非不知,只是……”罗远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在下有一言,却不知大纳言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丰臣秀长断然道:“不瞒殿下,此事于我日本可谓事关重大,敝人岂能虚言以告关白?” “那好,那在下就直言相告了。” 丰臣秀长面色肃然,点头并伸手虚引道:“请殿下赐告。” 罗远道:“大纳言可知道,岛津家为了能让海贸同盟将制度完全是住民自己管理,住民之间有称作“十人众”的专管诉讼审理组织。后来发展为三十六人会合众,代表住民利益。 在城市建设上,堺的周围有注满水的壕沟,各町两端也用木板相互隔开,到夜晚上锁以保护町内安全。而在商业领域,同行业的一般商人也有自己的“座”来规范彼此的商业行为。 这个地方在勘合贸易时期由于对明贸易而富甲一方,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外,后世日本各地甚至海外诸国,还残留着带有堺町名字的道路。基本上是从15中期开始,凭借对明贸易积累的巨大财富,堺作为国际贸易大都市达到繁荣的鼎盛时期。当时甚至还有很多欧洲人——主要是葡萄牙人来此开设店铺。 但是,在古代东亚,堺町这种自治城市不可能长久,堺町的自治本质只是靠着战国大名割据纷争,统治能力薄弱而钻了一个空子。等到局势稳定了,大名们不可能允许这么富庶的地方脱离自己的掌控,而这些工商业势力也不可能抵抗得了封建领主的大军。 织田信长崛起后,堺町先后臣服于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前几年因为丰臣秀吉决定将政治中心设在大阪,堺町的商人们被其严令胁迫,几乎整体迁往大阪。此后的堺町便只剩下港口的功能,自然大不如前。 丰臣秀长此时的提议,就是把这个只剩港口功能的堺町交给海贸同盟。毫无疑问,他这么做应该是希望利用海贸同盟的强势贸易力量让堺町再次繁荣起来,而且交给海贸同盟也意味着堺町不可能恢复到此前的那种自治状态。 海贸同盟实际上也是自治,但丰臣秀长的心态类似于“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尤其是丰臣秀长此时认为海贸同盟对日本并无领土野心——正常人其实都会这么想。 罗远想了想,皱眉道:“堺町虽然临近大坂城,但因为商人早已迁徙,目前恐怕都没几个人了吧?大纳言阁下,这样一座城……” 丰臣秀长连忙道:“诶,殿下有所不知,堺町虽然商户迁徙,但人口流失倒也不算很大,以海贸同盟之实力,一旦入驻堺町,当地繁荣起来是指日可待的。况且据敝人所知,贵方一直很重视海港,而堺町之优势也正在于海港,它那里素来便是日本之大港口,各项设施颇为齐备,能停泊的海船也达到相当规模,正适合海贸同盟展布。” 那倒是,毕竟建海港不仅需要好的港口,还需要花不少钱来建设,这还没算工期本身耽误的时间也是值钱的。 罗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道:“在下原则上可以认可,不过之前在下就已经说过,关于驻军和城防问题……” 丰臣秀长刚才思考了那么久,早已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当下便道:“敝人有几个提议,请殿下斟酌或向贵主转达。” 罗远点了点头,道:“请大纳言道来,在下洗耳恭听。” “不敢。”丰臣秀长道:“堺町毕竟离大坂城极近,即便关白尊重贵方此前的一贯习惯,准许堺町由贵方驻军并掌管城防,但有两个条件还希望贵方能够答应下来。其一,贵方驻军人员不可太多;其二,贵方只管理城防,关白有权向堺町派驻各类奉行,管理堺町日常事务。” 堺町的确是极其临近大坂城,在后世堺町已经改称堺市,就是大坂的卫星城。靠得这么近,如果海贸同盟在这里放上一支大军,那显然太刺激丰臣秀吉了,所以罗远点头道:“第一条在下现在就可以答应下来:我方保证在堺町的驻军最多不会超过一万。” 谁知道丰臣秀长大摇其头,连忙道:“一万也太多,太多了。”他见罗远皱起眉头,又连忙解释道:“堺町临近大坂城,安全方面其实是万无一失的,实在无须这么多兵员。依敝人之见,贵方派驻三千人就足以确保城内治安。” 罗远大摇其头,道:“以我海贸同盟陆师编制,三千人很难安排。不瞒大纳言阁下,我海贸同盟陆师一般以镇为基本单位,一镇人员是人。在下方才答应将人数控制在一万以内其实就很为难了,因为那只能派驻两个步兵协,镇属马标、炮标都不能带。” 丰臣秀长又问明了海贸同盟陆师配置情况——实际上就是京华陆师的配置,然后道:“抱歉殿下,以贵方这样的配置而言,敝人建议海贸同盟在堺町的驻军不超过五千,最好只要一个步兵协,即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小暑未暑”、“kzx”的月票支持,谢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