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第1025章 大唐皇帝令
原先商议着出兵,还真没有什么借口针对草原上用兵。 但是现在突利归顺,反而有了借口了。 “突利为什么要归顺咱们大唐?”李世民反问道:“就是因为他在草原上要活不下去了,他与颉利可汗叔侄二人相互攻讦,他的势力,不如颉利可汗,所以他只能归顺大唐以求活路。” “他是启始毕可汗的儿子,按理说,草原上的汗位,只有一个,能够名正言顺继承可汗位置的,是突利,而不是颉利。” “突利归顺大唐,请求大唐帮助他,这就是大唐出兵的理由。” “除此之外,突利所主管的契丹、靺鞨等部,其牙廷南接幽州,颉利在草原上开始加收税款,这些部落,对颉利都有所不满,在加上薛延陀、奚、霫等部都归附咱们大唐,颉利派兵攻打他们,难道大唐要对归顺自己的部落,坐视不理吗?” “他们既然归附于大唐,那么大唐,就要保他们。”李世民坐在上首,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不管如何,这个兵,大唐出定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连魏征也无话可说了。 如此一来,师出有名,派兵攻打颉利,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突利的归顺,反而给大唐提供了出兵的理由。”房玄龄笑道:“陛下之前给他送粮草,这一步棋下的,高啊。” “是啊,还是陛下看的远啊。”杜如晦也不得不佩服。 在打仗方面,他们的确是比不过陛下的。 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利用粮草物资,直接将大小可汗分化,小可汗突利,被颉利一逼,直接归顺了大唐。 次日清晨。 太极殿。 内侍捧着李世民的圣旨。 “大唐皇帝令!” “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命,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 “命,灵州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 “命,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 “合军十万,与草原突厥部决战。” “贞观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臣,遵旨!!!” 众人纷纷上前,躬身应声。 这些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火,尤其是李靖。 他已经很久没有活动筋骨了。 对于草原上的突厥人,他们都是恨的牙痒痒。 前些年,大唐的日子不好过,国力羸弱,对于突厥人屡屡南下,甚至逼到了长安城外,他们只能忍气吞声,这对于带兵的武将来说,被人欺负到头上,还不能反击,这就是耻辱! 这一次,时机已到,一定要一雪前耻! 这场仗打过之后,他们这些人,就能够昂首挺胸,无愧于北方的百姓了! 退朝之后,李复跟着自己的老丈人一同走的。 打突厥,自己的老丈人也在其中。 回到英国公府,李绩将自己不日就要出征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夫人。 “虽然我是个妇人,但是也知道这次的机会,大唐等了多久,不过,出征在外,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一定要万分小心谨慎,保重好自己。”英国公夫人关切的叮嘱着:“你临行之前,我为你收拾好行装,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怀仁在呢,不过,震儿现在还在庄子上,要不要将他先接回来?” 李绩摇了摇头。 “不用,放心吧,这一仗,是必定能够打赢的。”李绩眉宇之间的的自信都要溢出来了。 “是啊,母亲无须担心,这一仗,一点问题都没有,突厥现在都成什么样了,小可汗归顺大唐,草原上连续三年雪灾,在颉利的治理下,已经是民不聊生了,颉利在草原上不得人心了,这时候攻打他,除却他自己本身治理的部落之外,其余的部落,根本就不会再为他卖命了。”李复解释道。 “怀仁说的是,这场仗,十万人打草原,我想,打不了多长时间。”李绩说道:“更何况,十万大军奔着草原去呢。” “我想,大唐如此声势浩大的话,颉利有可能不会正面的跟大唐作战,得防着这老小子逃跑啊,要是他往北方跑,跑远了,咱们追都不好追。”李复说道:“草原实在是太大了,他要是一跑,等到往后,休养生息,缓过劲儿来,大唐再想收拾他,可就不会像如今这般简单了。” 李复虽然知道颉利最后被活捉,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战争发生在什么地方,他是在哪儿被抓到的。 看看地图,跟李世民也讨论过几次,万一颉利往北方逃窜,能够走哪儿呢? 这段时间,李复几乎天天进宫,在两仪殿内跟李世民他们一块聊这个问题。 既然要开打了,就一定在出兵之前,将所有的情况,都模拟一遍,哪怕到了战场上,事情不会按照事前商量的这般。 有主将在,也可以随时调整。 毕竟,怎么打仗,不是看坐在宫里的皇帝,而是看主将如何指挥了。 到了战场上,怎么打,都听主将的。 老李家的人说的对。 平时可以让着点,枪炮声一响,全团都得听我的。 平日里在朝堂上,在两仪殿,君是君,臣是臣,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 到了前线,怎么打仗,朝堂上的人,最好是把嘴闭上。 “颉利若是不跑,我倒敬他是条汉子。”李绩笑道:“但是不可能不跑的,此番,绝对不能让他逃到漠北去,一旦到了漠北,受到其他部落的保护,就再难以抓他了。” “只是此番行军,条件过于艰苦了。”李复说道:“草原上现在暴风雪厉害的很,军士们到了草原上,只是抵御严寒,就要费很大的功夫,作战方面,战斗力肯定会因为严寒而下降的。” “军中物资供应足够的话,倒也不成问题,大唐的府兵,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命令一下,前方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得上。” “三日之后,就要誓师出征了,今日我要先回庄子上。”李复说道:“今年在庄子上种的棉花,秋天的时候,让庄子上的人练手,棉花都处理好,做成了棉衣,也有将近一千多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