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第32章 讲故事论英雄
“皇帝答应了?”张邋遢问。 “嗯。”李青笑道:“今儿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儿再走吧,我先把驴子安置一下。” ‘嗯~啊~’驴子兴奋的抢答,它是真怕了小老头,草料都吃不香。 张邋遢瞥了驴子一眼,驴子立马安静下来,躲在李青身后。 “赶快把这畜牲牵走。”张邋遢嫌弃道,“这要不是你养的,我早就吃肉了。” 驴子拱了拱李青:快把我送去于谦家。 李青好笑道:“师父,我先去了。” “去吧去吧。” ~ 到了于谦家,都不用李青说,驴子自觉去了它的专属木棚,就跟自己家一样。 不,比在自己家放肆多了。 于谦还在衙门忙,李青跟于冕聊了几句,便回家了。 晚饭后,李青又去了于谦家,京师就这么一个朋友,要走了自然得喝一杯。 “什么?你请假请到明年?”于谦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没人这么请假的啊! “大惊小怪,”李青斜睨了他一眼,“我为大明流血又流汗,还不能享受享受啦?” “不是,你不是一直在享受吗?”于谦无语道,“而且你这假也太长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致仕还乡了呢。” 他都开始羡慕李青了:“先生,你这也太舒服了吧?” 李青哼道:“你是光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啊,你好好算算,我都干了多久了?” 于谦挠了挠头:“但我觉着,你干活的时间加起来,未必有我多。” 论工龄,那李青没说的,谁也比不过,不过论工作时长……那李青也没说的,谁也比不过。 “你知道个啥,我也就这几年才开始懈怠,以前干活还很卖力的。”李青强行挽尊。 你就诓我吧,在永乐朝我中进士那会儿,你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我不知道?于谦满脸黑线。 他才不信李青的鬼话呢。 “先生,咱就是说,当年太祖为何拿剑砍你?” “因为我不干活呗。”李青一顺嘴,把实话给说了出来。 于谦:哼哼,露馅儿了吧? 李青脸上一热,找补道:“你懂什么,他就是一工作狂,恨不得把人当驴使,那谁顶得住?” 于谦一脸:你看我信不? “爱信不信吧,那时还没你呢,你哪知道太祖什么德性。”李青撇了撇嘴,专心吃喝。 于谦没再这上面掰扯,他知道李青酷爱咸鱼,但事儿是没少做,况且……他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偷个懒也没什么。 “明年啥时候回来?” “元宵节后吧。”李青说道,“到时候要去草原,嗯…争取先招揽过来一批,开个好头。” 于谦闻言稍稍松了口气:先生还是以国事为重的。 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多虑了,李青并不是只顾享乐的人。 于谦举杯:“祝先生一路顺风。” “嗯。”李青举杯跟他碰了下,一饮而尽。 … 夜深,李青兴尽而归。 小家伙儿居然还没睡,跟小老头一起,坐在屋檐下的椅上,听小老头讲故事。 见他回来,开心地迎上前,“干爹,明儿咱们就回金陵是吧?” “嗯。”李青摸了摸他脑袋,笑问:“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开心的睡不着。”小家伙儿不好意的说。 张邋遢却是一身放松:“你终于回来了,故事你接来讲,我得去睡了。” 小老头喜欢小孩子,却不喜欢跟小孩子玩儿。 就好比……喜欢猫,爱撸却懒得养的那种人,主打一个嫖猫。 要回金陵了,李青心情不错,拉着小家伙儿走到椅前坐下,看了看一旁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笑道: “讲到哪儿了?” “虎牢关下,十八路诸侯齐聚。”小李宏兴奋的说,“好像马上要打架了。” 豁,接下来不就是三英战吕布吗? 李青干脆也不看原着了,直接讲起了电视剧版。 “话说,那吕布端的勇猛,方天画戟在手,无人撑得过三招,连斩数将之后,更是狂妄不可一世,十八路诸侯竟是无人敢于应战……” “他好厉害啊!”小李宏心驰神往。 李青笑笑,接着道:“突然,虎牢关门户大开,只见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枪,声震如雷: 三姓家奴莫要猖狂,看我捅你一万个透明窟窿。” “干爹,吕布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小李宏问。 他有些把吕布当偶像了,听到‘三姓家奴’又怕吕布是个恶人。 “算不上好,却也不算坏。”李青想了想,评价道:“他反复无常,是个…矛盾的人。” “这样啊,”小李宏似懂非懂,小孩子都有崇拜英雄的心理,他又问:“那谁是好人,谁是英雄啊?” 这是个深邃的问题,李青竟一时被问住了。 曹操?那必然不是。 能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哪里称得上英雄,曹操是个很有作为的枭雄。 沉吟许久,李青道:“三国英雄者,唯刘备,刘玄德。” 小时候看三国,他喜欢刘备;长大后看三国,他喜欢曹操;如今的他再看三国,他还是喜欢刘备。 论三国英雄,无人与出刘备其右。 “是那个卖草鞋的刘备?”小家伙儿还小,主要功课是学字,对历史一窍不通,还是从故事中知道的刘备。 现在的他只知道,刘备是卖草鞋的。 “对,就是他。”李青笑道,“英雄不论出处,他后来也成了很厉害的人,他是英雄,也是好人。” 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刘备一生未曾屠过城,死前还告诫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人,又岂是伪善? “嗯,孩儿知道了,干爹接着讲故事吧。” 李青点头,又讲起了新三国。 他喜欢老三国多些,但新三国的打戏更出彩,便以新三国为蓝本,给小家伙儿将了一遍‘三英战吕布’。 小家伙儿听得入神,意犹未尽的说:“干爹,后面呢?” “很晚了,回屋睡吧。”李青笑道,“明儿就要回去了。” “那好吧。”小家伙儿怏怏点头,随李青回了屋。 … 次日。 李青天不亮就起了,将《永乐大典》正本搬上马车,然后去买了包子。 早饭后,李青驾着马车,赶赴金陵。 ~ 这次不同以往他一个人赶路,但为了赶在中秋节前回去,李青也是加足了马力。 换马不歇,日夜兼程,总算是在中秋节当天进了金陵城。 到家时,都快傍晚了。 朱允炆得知师父、师兄都回来了,拄着拐杖来到前院,脸上沟壑都舒展开来,笑着说: “还以为今年中秋节,你们不回来了呢。” “团圆的日子,不回来怎么能行?”李青笑了笑,问道,“那孙子呢?” 朱允炆撇了撇嘴:“哄他闺女呢。” “嗯。”李青点头:“我去稳住他,你让人把大典搬去书房。” 虽然朱祁镇不是皇帝了,但这种事到底上不了台面,万一让其发现脸上也不好看。 “嗯,好。”朱允炆有些幸灾乐祸:四叔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跳脚呢? 真是……想想都开心。 朱允炆乐呵呵地去叫人搬书。 ~ “哇啊哇啊……” 大老远就听到婴儿在哭,接着是一阵拨浪鼓的咚咚声,然后,朱祁镇的无奈声响起: “哎呦哎,闺女你可别哭了。” “是不是饿了啊?” “有可能。”朱祁镇回了一句,正欲起身,突然一怔,抬起头看向声音来源。 “李青?”朱祁镇惊诧道:“你怎么回来了?” 李青脸一沉:“竟敢叫我大名,皮痒了是吧?” “……这不是激动了吗?”朱祁镇脸色讪讪,旋即又埋怨道,“当着我闺女的面儿,你就不能给我留点儿面子吗?” “她现在又听不懂。”李青翻了个白眼儿,走到一旁坐在亭下长椅上,“日子得滋润吧?” “哎,挺滋润的。”朱祁镇嘿嘿笑着,感慨道:“真是神仙般的生活啊!” “先生你先坐会儿,我把孩子给小钱送去。” “嗯,去吧。”李青倚在长椅上,心情愉悦放松。 同样不上朝,但在京师就没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没一会儿,朱祁镇去而复返,在李青身旁坐下,问: “先生都回来了,想来朝局稳定了,是吧?” “稳定了。”李青吐出一口气,“这两年可把我累惨了,这次回来得好好歇歇。” 朱祁镇好奇道:“他就这么放你回来?” “为什么不行?”李青揶揄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小气且抠门?” “你看你,我不就问问嘛。”朱祁镇问:“这次住多久?” “过完年。” “豁~”朱祁镇啧啧道,“那他可真够大方的。” 顿了顿,“我听说,朝廷兑换货币的政策,已经开始了?” “结束了,京师、天津卫两地,都已兑换完成。”李青讥讽道,“又不是你还的钱,你操的什么心?” “我在位时,铸的铜钱就不是钱?”朱祁镇反驳,“钱是他还的,但也有我一份功劳吧,再说,内帑我可是没少留给他钱。” 朱祁镇哼哼道:“那些钱,足够他花三年。” ps:腰还是疼,今儿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