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因有功受封浮山伯(1/2)

作者:白石源中生

明末之白衣天子第652章 因有功受封浮山伯

因有功受封浮山伯</p>

朱由崧终于得偿所愿,承继大统。</p>

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第一步自然要对一系列的功臣进行封赏。</p>

而这些功臣自然就是让朱由崧得偿所愿的那批人。</p>

为首的自然是马士英,其次就是江北四镇、护卫将领卜从善、张鹿安。</p>

只是关于对张鹿安的封赏,朱由崧召开的闭门会议上,无论是拥潞派还是拥福派,都认为对张鹿安的封赏顶多止于恢复总兵官,不能再加勋爵。</p>

拥福派的主张自然是张鹿安是后来上杆子撵上的,跟他们那些“从龙元勋”还是要次一些的;</p>

而拥潞派则是以钱谦益为代表,认为身为国子监监生的张鹿安,不念师生之情,毫无原则,品性败坏,自然不能再增加勋爵。</p>

朱由崧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去办了,毕竟相对于学富五车的潞王朱常淓,他确实跟文盲类似。</p>

正在此时,从北方南下来投的于永绶、陈可立等将,与从南方北上执行江防任务的郑鸿逵部发生了矛盾,从而引发了扰乱一时的南北兵之争,揭开了南明党争之武装乱斗的序幕。</p>

因为接下来还有投顺文臣武将大清洗之争、抗清还是借师助剿之争、防淮还是防江之争等等……</p>

总之南明的各种对立的矛盾,自始至终,压根就没有停歇过。</p>

先来说说南北兵之争。</p>

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只是使用冷兵器的话,北方的将士无论是品相,还是实际战斗能力,看上去确实比南方的士兵要强一点。</p>

而于永绶和陈可立毕竟都是属于关宁军出身,更加桀骜不驯,素来轻视南兵,不断地欺压着南方的将士;</p>

而南方的将士又素来以家乡子弟兵自居,对军纪松弛、骚扰地方的北方来军,非常不满,骂他们为“北方侉子”。</p>

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p>

其中陈可立的军中纪律还相对较好,但是于永绶的军纪跟土匪也没有太多的不同,让他打清兵可能很胆怯,但是欺负老百姓那就是各个都是猛将。</p>

这一日北兵正在抢劫长江北岸的一个渔村,被驾船路过的郑鸿逵部将黄克辉看到。</p>

黄克辉顿时大怒,因为他有个姘头正是这个渔村的,当即命令部下登陆,与北兵发生冲突。</p>

北兵吃了亏,连忙派人回去报信,黄克辉也是针锋相对,派人招来了大量的部属,并将情况向郑鸿逵报告,当然报告的内容是北兵欺负人,打伤了他们南兵。</p>

于是事情变得愈演愈烈,北兵和南兵在扬州以南、长江以北的地界发生混战,双方至少死伤数百人。</p>

进而影响到扬州的南面的乡村地带,大部遭到了乱兵的洗劫,地方官纷纷向上报告紧急军情,请求朝廷派兵剿灭乱兵。</p>

弘光皇帝不敢得罪他眼中骁勇善战的北兵,更不愿意得罪有着巨大后台的郑鸿逵所部,便在一个并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点名史可法,前往江北平息此事。</p>

史可法也答应即刻前往,但是偏偏守在朱由崧旁边的张鹿安站了出来:</p>

“陛下,请史大人留步,杀鸡焉用牛刀?鹿安不才,愿意前往江北处理此事。”</p>

史可法还想说什么,但是朱由崧却高兴地说道:</p>

“朕正想看看张爱卿的本事,便由你去吧。”</p>

凭良心说,弘光皇帝朱由崧一开始还是非常勤政爱民的,这一点连钱谦益也不得不承认。</p>

张鹿安得到了朱由崧的命令,觉得机会来了,这么一阵的努力,就差最后一步,就能够修成成果了。</p>

于是果断调集了精兵上船,然后直接在仪征登陆。</p>

张鹿安亲自率领着所能够筹集到的1500名骑兵(合格的骑兵不好练,真正的骑兵没多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为数众多的骑马“步兵”),然后朝着事发地就冲了过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