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配享太庙(1/1)

作者:青玉蟾

锦衣映月明第255章 配享太庙

几日时间很快过去,在方孝孺的带领下,朱棣终于平息了悠悠众口,坐在了龙椅之上。 登基大典方孝孺宣读了即位诏书之后,便告老还乡,带着家人们一同前往河南。 新帝早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马和站在龙椅旁宣读第一道旨意,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他就被从九连城紧急召回,成为了内官之首。 “大明岐王李星寒,自太祖皇帝起事以来,为太祖皇帝,为大明朝鞠躬尽瘁,忠义之情天地可表。” “奉天靖难之后,更于太祖皇帝灵前哀痛不已,骤然薨逝,朕心伤痛,震悼之余,特上谥,明。愿岐王的忠魂朗照四方!” “如此,朕心仍觉不够,追封岐王天行上将军。” “配享太庙!随葬孝陵!” “钦此。” 马和将圣旨宣读完,底下朝臣一片哗然。 上谥明,以岐王的功绩无可厚非,可是这天行上将军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想唐朝太宗皇帝,也是被封的天策上将军,岐王亦是如此,岂不是对皇权的僭越和践踏? “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岐王是朕的叔父,太祖皇帝的义弟,是禀告过神灵和天地的,虽为异姓,却是皇族,不算僭越。” 平息了下方的窃窃私语,朱棣抬手,马和宣旨:“宣,岐王三子,李念明上殿。” “三子?岐王在凤翔又生了孩子?” 又是一阵低语。 朱棣轻咳一声,再度安静了下来。 易容后的李星寒跪在朝堂之上:“臣,李念明,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岐王府世受皇恩,太祖皇帝,兴宗皇帝都有旨意,让岐王府执掌锦衣卫,如今以朕看来,新朝依旧如此。” “封李念明,为锦衣卫指挥使,赐龙威将军,即日起接手锦衣卫,官职进阶,从二品。” 这次却没人再开口说话,以锦衣卫的权力,几品官都是个噱头而已。 “接下来,就是分封功臣的时候了。” 马和请出第二道圣旨:“丘福,随朕多年,曾为副将封淇国公。” 一个个追随朱棣的将领上前受封。 当中最瞩目的,就是淇国公丘福。 泾国公陈亨。 成国公朱能。 荣国公姚广孝。 和国公克群弟。 徐国公徐增寿。 楚国公宋文远。 多阔和青玉拒绝了封赏,朱棣赐了大真人府和使鹿部良田与马匹,金银之物更是数不胜数。 最后,朱棣亲自起身宣封:“张玉,随朕征战多年,劳苦功高,特封河间王。” “其子张辅,入军以来英勇善战,才能出众,接手其父之职,封英国公。” 封赏过后,自然就是汇报工作,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退朝!” 马和高唱,众臣拜退。 “指挥使留一下。” 李星寒起身站在了一旁。 “李大人,陛下如此看中你,是李家的福气呀,奴才先恭喜大人了。” 马和是熟人,但是也是第一次见易容后的李星寒,免不了又是一顿客气。 李星寒本能性的掏出银票塞入马和手中:“谢马公公了。” “不是马公公了,现在改姓郑,我赐予的,以后叫郑公公吧,郑和你先退下,我和李卿说几句。” 郑和告退。 “叔父,都走了,轻松一些。” 李星寒和朱棣走到龙椅前在台阶坐下:“叔父,你说我的年号用什么好。” “永乐。”李星寒轻吐二字。 “何意?” “你大哥希望大明的天下海晏河清,到了你这,应该让天下百姓永享太平,永世安乐。” 朱棣夸赞道:“好名字,叔父大才,那等等到了内阁,我就让他们拟旨了。” “叔父,天下已定,接下来就是我励精图治的时候了,过几日高炽和妙云也就接了过来,叔父呢,要不要给自己放放假,出去轻松轻松?这几十年太累了。” 听了朱棣的话,李星寒点点头:“现在天下太平,我也该歇歇了,一方面是去看看明月山庄的建造情况,一方面就是帮你去看看天下的防务,昨天念卿传来信,樉儿的身体也开始不好了。” “唉,二哥断臂之后,又赶上三哥没了,心里难受,若不是为了保证靖难的进行,怕是早就撑不住了。” “叔父,若是去,提前告诉我,我给二哥带些东西。” “好,那臣就告退?” “叔父净闹,没事入宫看看我,我现在有些体会到我爹的感觉了,叔父不在身边,心里不踏实。” “行,知道了,你也得尽快把太子之位定下来,免得麻烦。” 李星寒起身离开了皇宫,朱棣眼神闪烁,希望老天不要惩罚自己,让几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好一些吧。 出了皇宫,李星寒并未直接回到郡主府,而是先去街上转一圈,毕竟丽达早上嘱咐过,要吃秦家酒楼的烧鸡。 烟雨楼,应天最大的风月场所,说是风月,倒是也不尽然,毕竟这个地方的姑娘皆是淸倌儿,只卖艺,不卖身。 李星寒对这种地方向来只是路过,可是今天却被一道熟悉的身影吸引了视线。 “青玉,你这都五十出头的人了,还来逛这个?” 青玉闻声回头:“原来是李指挥使,看你这话说的,我又不是逛窑子,过来听听曲儿不犯法吧,难道你们锦衣卫这个也管?” “你净说笑。”李星寒搭上了青玉的肩膀:“我也来听曲儿不行吗?” “那是应该,李大人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好这个的时候,哈哈,走,一起进去,等看上哪个我去帮你告诉陛下,让陛下帮你买下来。” 刚走两步,青玉就驻足停下:“不过岐王殿下刚刚没了” “走吧,我爹他不讲究这个。” 李星寒拉着青玉走入烟雨楼,一锭银子抛给龟公:“去,找个好地方,之后上些酒菜和瓜果。” 这一俗一道的组合有些奇怪,可是李星寒的打扮分明就是显贵至极,又岂能怠慢,谁不知道这应天城里权贵最多,虽然有着太祖皇帝的规矩不得欺压百姓,可烟雨楼这种产业,拆了也就拆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