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映月明第358章 大哥知道
轻轻拍了拍曾秀云的手背:“你放心,这些东西大哥都知道,我也答应过太平,会守护贺家的兴盛与荣光,你放心吧。” 曾秀云点点头,骤然脸色变得发白了许多。 李星寒要探脉像,却被曾秀云抽出了手臂。 “大哥,不必看了,我要走了。” “你们帮我将门打开,我听到外面有贺图的声音,他是来接我了吗?” 李星寒知道这是弥留之际的特点,起身将房门拉开,让新鲜的凉风吹了进来。 “你来啦!我等了你几十年啊。” 曾秀云脸色又变得红润了许多,颤颤巍巍的起身朝着旁边挪了挪,还轻轻拍了一下身边的位置。 “你看,太平长得多高大啊,比你那时候还高大,现在是三品官了呢。” 曾秀云对着身旁的空位说着话。 “你看大哥,大哥也来送我了,刚刚不知道你听到没有,大哥是长生不老的,会守护太平和云儿他们的未来。” “什么?你告诉大哥你一直都知道,大哥的恩情你下辈子还?” “傻样啊,大哥什么都不缺,你还什么还,让太平还便是。” “你啊,你去的太早了,没看到这几十年的风云激荡,要不是大哥力挽狂澜,这天下要变上几变呢。”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精神,曾秀云现在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 说着说着,仿佛想靠在贺图的肩膀上一般,身子微微倾斜,却一头扎在了床上:“你怎么还和年轻时候一样,喜欢戏耍我,我累了,累了” “带着我走吧。” 曾秀云朝着外面伸出手,看手型,却是有人在拉着她。 随着手臂落下,曾秀云彻底没了动静。 平地风起,吹动了贺图的灵位,灵位落地被风再次吹动,偏向李星寒的方位。 细微不可闻的动静响起,李星寒看到灵位轻轻的抬起落下,点了三番。 “德行。” 李星寒轻笑出声,将贺图的灵位拾起,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后端端正正的摆放在了原位。 “放心吧,带着妹子走吧,到了那边好好的生活,家里的事情不用惦记,有我便是。” 这边说完,李星寒将手放在贺太平的肩膀上:“准备你娘的丧事吧,我去将小满他们带过来。” “好,麻烦义父了,这几天衙门的事情我是顾不上了,而且朝中吊唁的人还得接待” “这你放心,我叫文远和增寿过来帮你忙活。” 将气针扎好走出了房门,身后传来贺太平撕心裂肺的喊声。 “娘!” 喊声还未落下,孩子们和家丁都跑过来跪在了房门前,恭送老夫人上路。 “孔先生,这几天得忙的很,你多照应。” 将轮椅推下台阶,李星寒悄悄抹了把眼泪,神色如常的朝着郡主府而去。 接下来的这几天里,贺太平的府上来了很多人,都是朝中的臣子和好友,李星寒也来了几次,现在的身份作为晚辈,不出现也是不像话。 出殡的那天,朱棣追赠的太淑人牌匾也送到了贺府。 “谢陛下圣恩。” 贺太平在传旨的郑和面前长跪不起,现在的郑和早已今非昔比,要说起现在的身份,当初那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就有点不够看了。 毕竟是朱棣选择出海扬威的使者,能亲自到此宣旨,也表明了朱棣的态度。 郑和将人扶起,又将圣旨放到了贺太平手里:“贺大人请起,陛下今日公务繁忙,让我专门到此送老夫人一程,别跪着,起来将牌匾请进家门,之后就该送殡了,时辰可耽误不得。” 贺太平起身对着郑和再度抱了抱拳:“郑大人先进府内休息,待我将我娘安葬入土,回来安排你和等等散朝后过来帮忙的大人吃饭。” 郑和走到李星寒身边:“太师大人要去送殡,那我就跟着一同去送老夫人一程。” 快到城门口的时候,郑和问道:“太师大人,不知道贺老夫人的墓地选在哪儿?” “啊,在陷阵营的忠烈陵后面,找了个风水不错的地方,按照姑姑的遗愿,就是想和贺老将军葬在一起。” 郑和叹息一声:“唉,我听说了一些,贺老将军走的早,不然到了开国,好歹也得是个国公。” 李星寒点点头:“那是自然,当初打定远的班底,他和中山王和开平王差不多同时入军的,想当初梁国公还是老将军的麾下呢。” 未曾说完,身后就被推了一把,正是蓝玉和劳狄。 “你这臭小子,提什么贺图啊,老嫂子走了我们心里就不痛快,非得剜我心里那块疮嘎巴是吗。” 太平的一战是蓝玉心里的坎,他一直自责和懊恼当时没保下更多的人来。 “不提了不提了,不过蓝叔,我就算不提,等等入了陵园你一样难受,不如现在就掉下队伍回去休息吧。” 蓝玉眼睛一瞪,这小兔崽子说话和他爹一样噎人。 指了指劳狄手中的食盒:“今天一方面是去参加老嫂子的葬礼,一方面就是顺便祭奠一下兄弟们,我现在回去那就太丢人了,等我到了下面,这帮兄弟能放过我?” “不过你这臭小子,你都到了这边,没给你爹带点什么上供?多绕一座山的事儿。” “没有,孝陵天天有人供奉,不差我这一口。” 蓝玉的话问的李星寒很尴尬,哪儿有自己没事给自己的衣冠冢上供的。 快走了几步,没有搭理蓝玉的责骂,李星寒叫来了不远处值守的锦衣卫:“给我备马放在贺府门前,等我参加完白事酒席,要去一趟凤阳。” 旋即,李星寒转头看向郑和:“郑和你记得回去禀告陛下,说我去一趟凤阳,陛下知道怎么回事。” 提到了朱棣,郑和并未多问,如实转达便是,眼前的太师大人和陛下有着不少的秘密,这任谁都看得出来,但是谁敢问啊,就让干什么干什么吧。 安葬好曾秀云回到应天的时候,那些朝中交好的大臣也都到了贺府,贺太平一一道谢,之后让管家开始吩咐厨房上菜,别人随了白包,表示了哀思,总得留下吃顿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