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班底再添一员历史名人(1/1)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第289章 班底再添一员历史名人

须臾,在三人喝茶的小桌子上,湘荷和漓纺两个贴身侍女就按照李恪的口味。 将一碟碟精致的点心和一盘盘鲜甜的水果,切成块状摆在了盘子里,放到了桌子上。 听到王玄策的话,李恪伸手拿起竹签的手一顿。 看到这一幕,王玄策也察觉到这句话,说的好像不是一个好时机不说,似乎也非常的冒昧。 人家堂堂一介亲王,还是一位实权亲王。 似乎就算是忙上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哪里需要自己这个外人去置喙。 心中微微一凛,王玄策连忙弥补的说道。 “燕王殿下,真是对不住,我这人太过直爽,话赶话,说得冒昧了,还请您不要见怪。” 听到王玄策有些歉意的话,李恪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 他拿起手中的竹签,插起了一块切好的水果,轻轻咬了一口。 然后朝着王玄策和长孙娉婷笑着说道:“反正刚才已经吃过正餐了,现在喝茶吃些点心水果,聊聊天,说说话,应该也不够不上“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吧。” 听到李恪的话,长孙娉婷首先捂着嘴笑了起来,眼眸弯弯如同月牙儿一般。 作为长孙家的儿女,又是长孙无忌的嫡女,就算没有杀过猪,也见过猪跑。 在李恪开口邀请王玄策喝茶的那一刻起,长孙娉婷心里就知道,李恪这是想要拉拢收服王玄策。 这不听到李恪一开口说话,她立马配合着点了点头,声音温和的说道。 “三郎所言极是,此时知己坐 ,把酒言欢,淡茶话家常,无需拘泥于那些规矩。” 自知说错话的王玄策,在道完歉之后,其实心中也有些担心就此恶了燕王李恪。 只是他没有想到,李恪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言语幽默的轻轻揭过。 王玄策也释怀的笑了起来,心中的尴尬随着李恪的豁达态度消散无踪。 他端起茶杯,向李恪敬道:“殿下的胸怀和幽默,王某自愧不如。我为我刚才的失礼,以茶代酒,向殿下赔罪一个。” 王玄策说罢,就欲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表示自己的诚意。 李恪见状,也微笑着端起茶杯,回敬道:“王郎君言重了,你我今日相聚,便是缘分。若是需要道歉的话,本王也需要向你道歉,小王邀请你在前,却将你晾在这里这么久,真是失礼之至。” 说着,就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王玄策听后,连忙摆手,刚想再开口说点什么,就被一旁的长孙娉婷打断了。 只见长孙娉婷温柔一笑,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两位都是大好男儿,何必如此谦逊。今日既然相聚,就是缘分使然,就不要这么谦让过来,谦让过去的了。” \"哈哈哈哈哈\" 听到长孙娉婷的话,李恪和王玄策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对着王玄策道:“确实如娉婷所言,大好男儿,就不要做推来推去了,我们俩就算打平了,如何?” 王玄策笑着向李恪拱手道:“就如殿下所言!” 经过这样一番相互交谈下来,李恪和王玄策两人之间的关系,瞬间拉近了很多。 喝了一口茶之后,李恪这才将话题,折回到了一开始王玄策提出的那个问题上。 李恪端正脸色,朝着王玄策说道:“王郎君,其实刚才,你真的言重了。小王并未觉得你的话有何冒昧之处。其实,刚才小王之所以来晚了,是因为小王一群外地的流民,来到了小王所建的码头上,小王前去处理了一下。” 李恪拿起茶盏,轻轻吹拂了一下,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抿了一口充满清香的茶水。 这才放下茶盏,抬头看向王玄策说道。 “王郎君也知道,现在临近冬日,每年为了安全度过这个冬季,就会有很多人来到长安乞讨,有一群人也不知道从哪里的消息,说本王的蓝田县,是一个活命的好去处。” “于是,便有很大的一群人,来到码头,希望来往的船只,带他们一程,以至于给码头造成了一定的拥堵和混乱。” “原来是这样!”听到李恪的话,王玄策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毕竟,就算在洛阳,每年冬季也会有大批流民涌入城中,寻求一个温暖的过冬之地。 所以,在听到乃是难民的问题后,王玄策立刻表示了理解和同情。 李恪见到王玄策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便明白,王玄策对这样的情况,也是见怪不怪。 不过,想想也正常。 作为一个地域庞大的国家,并且还是人口基数非常多的农业国家。 自古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在绝大程度上,都是依赖老天爷吃饭。 不仅是遇到蝗灾和旱灾,像地震、洪水这样的天灾,也是时有发生的。 在没有一定种植技术的古代,很多的农民,就算勤勤恳恳的工作,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根本没有办法维持一定的温饱。 更不要说任何一丝轻微的天灾人祸,对他们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 尤其是冬季,正是一年当中,旧粮消耗殆尽,新粮尚未种植,青黄不接的时间。 很多人因为无法抵御饥饿和严寒,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一些大城中寻找生机。 所以,在下一刻,王玄策又说道:“万年县和长安县难道不管嘛?” 听到王玄策的话,李恪笑了笑说道。 “两个县的人倒是都来了,说是除了朝廷,还有长安城的一些富户,都在商议施粥和如何救助这些人。” 王玄策闻言点了点头,心想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很不错了。 毕竟长安城中,王侯将相、巨贾富户众多。 只要他们手指头缝中,流出点东西出来,这些流民就能安全的渡过这个冬天。 所以,听到这样的常规操作后,王玄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 只不过,李恪的下一句,让王玄策也不得不感叹一句李恪的财大气粗。 “不过,本王没有让长安县和万年县插手,看着才不到一千五百人左右的流民,本王每人发了一贯钱,让他们吃饱喝足。然后又在码头上雇佣了一群人,护着他们前往蓝田县,毕竟我那里地广人稀,还有许多的项目在赶,刚好缺人。” 说完,李恪又抬头看向王玄策,脸含惊喜的说道。 “有了这群人,说不定本王的很多项目,还能超时间完成目标呢!” \"难怪,王某才到长安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听到殿下有那长安及时雨之称。\" 王玄策敬佩地看着李恪,说道:“殿下如此慷慨解囊,不仅解决了流民的温饱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真乃大善之举。王某佩服之至。” 李恪摆摆手,笑道:“王郎君过奖了,小王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当不起这样的夸奖。” “殿下谦虚了。”王玄策道,“若是天下的官员都能像殿下这般,那百姓何愁无福可享,无灾可避?” 李恪闻言连忙摆了摆手,谦虚道:“话虽如此,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有各自的难处和顾虑。小王也只是尽我所能的帮一点是一点,算不得什么大事。” 只是,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眼见王玄策似乎还有话要说。 李恪赶紧岔开话题,道出了他此次邀请王玄策的最终目的。 “王郎君,实不相瞒,本王这次邀请王郎君前来饮茶,是想邀请王郎君成为燕王府的一员。” 说话间,看见长孙娉婷正欲为王玄策添茶,他接过水壶,亲自为王玄策倒上一杯热茶,继续说道。 “说来惭愧,承蒙陛下看重,李恪如今添为幽州大都督,赦封十州之地,但辖境比邻突厥和各草原部落,要治理防御如此大的封地,倍感压力。小王深知,仅凭我一人之力,难以应对所有的挑战。因此,急需像王郎君这样的贤才,助小王一臂之力。” “在汤饼店的时候,本王见王郎君孤身一人,就敢朝那些武侯和不良帅据理力争,为老板打抱不平,小王一眼便看出王郎君是个有胆识、有谋略之人,故而有此相邀。” 说到这,李恪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诚恳。 “若是王郎君能够加入燕王府,小王必将视为良师益友,共同为朝廷和百姓谋福祉。” 王玄策听完李恪的话,心中感慨万分。 他没想到李恪如此看重自己,而且诚意如此真挚。他略微沉吟片刻,然后郑重地说道。 “殿下既然,如此看重王某,王某岂敢推辞。若殿下不弃,王某愿为殿下效力,尽我所能,助殿下一臂之力。” 听到这个历史上一人一嘴灭一国的王玄策,答应自己的邀请,闻言大喜。 原本以为,面对这么一个历史留名的人物,需要浪费一番口舌,甚至需要动用一些手段才能说服他。 但没想到,王玄策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 殊不知,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到这艘楼船的船长,骆北身上。 在王玄策将船长洛北,误认为是那寻常护卫之后。 骆北将错就错,巧妙地扮演了一个护卫的角色,并且在王玄策怀疑李恪野心的时候。 先抑后扬,让王玄策产生了巨大的愧疚心理。 再加上李恪又大手一挥,豪掷千金的救助了一群流民,这样一连两件事的冲击下。 让王玄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对李恪的敬佩和信任达到了顶峰。 多方因素的促使下,使王玄策下定决心,答应成为燕王府的一员。 只不过,此时的李恪也管不了那些,他连忙站起身来,向王玄策深深一礼,道。 “王郎君,得你相助,小王如虎添翼。今后,还请王郎君多多指教。” 王玄策也站起身,回礼道:“殿下言重了,王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一旁的长孙娉婷,见到李恪成功的邀请了王玄策加入燕王府,心中也感到十分欣喜。 见到两人面前的茶盏,打趣的说道。 “三郎,王先生这般大才加入燕王府,你怎么还请他喝茶,这样高兴的日子,不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吗?” 长孙娉婷的话音刚落,李恪便哈哈大笑起来,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转头看向长孙娉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娉婷言之有理,今日确实是值得庆祝的大好日子。只不过现在还在船上,这样,宝哥儿,到了蓝田县,你就安排一场盛大的宴会,为王郎君的加入而庆祝!”李恪大声朝着一旁的李宝吩咐道。 李宝闻言,立刻拱手应道:“遵命,殿下。我会立刻着手准备,确保宴会隆重而热烈。” 王玄策听到李恪的话,心中也是一阵暖意。 只不过,他才加入燕王府,现在寸功未力,就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实在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他微微欠身,谦逊地说道:“殿下和王妃太过客气了,王某初来乍到,实在当不起如此厚待。” 李恪却摆手笑道:“王郎君此言差矣,以你的才学和能力,迟早会大放异彩,不必有任何负担。” 长孙娉婷也点头附和道:“王先生,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三郎向来是个爱才如命的人,他既然如此看重你,就说明你有别人所不及的才能。” “再者,二郎也是时隔一年之久,才回到蓝田县,也正好需要一场宴会来团聚欢庆,凝聚人心。这次宴会不仅是为了欢迎你,也是为了庆祝二郎的归来。”长孙娉婷补充道。 王玄策听到长孙娉婷解释,心中了然,当即应承道。 “原来如此,那王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作上一回宴会的主宾了。”王玄策朗声打趣的说道。 听到王玄策的话,李恪顿时就笑了起来。 他击掌而笑,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我就说我不会看错人吧!王郎君不光是有才华之人,还是个豁达之人,正合小王的胃口。” 李恪说道,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期待和喜悦。 正所谓:“宾主尽欢。” 随后,经过半个时辰的航行,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了蓝田县。 就算是蓝田县的最终缔造者,在看到蓝田县的那一瞬间,李恪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里的变化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