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第148章 关门弟子张锦
同时长平心中又有些愤怒,看来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只有她还不知道。 陛下突然冒出来一个和阿襄年纪差不多的儿子,这让长平很是疑惑。 她从来没有听闻到关于此事的任何消息。 而且,若是大海是陛下之子,那大海母亲是谁呢? 长平觉得自己必须去问一问陛下了。 她不是很愿意接受大海是陛下孩子的这个事实。 因为她这些年的努力,全部都在卫子夫和刘据身上。 陛下突然出现了一个能力如此超众的皇子,这对她和卫家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卫子夫已经来到了这里。 长平觉得她需要去好好问一问她那个弟弟。 见长平仅仅来了片刻就打算离去了,这让刘大海很是疑惑。 但见长平神色凝重,刘大海也没有过多打扰。 估计对方突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吧。 长平走后不久,张骞就带着他的长子张锦来了。 自从刘大海答应收他张骞之子为弟子后,这些天张骞就给他的两个儿子充分的讲清楚了其中的利弊。 最终,还是他的大儿子愿意拜大海为师。 在确定了之后,张骞就马不停蹄的把张锦给送了过来。 张骞自然看到了长平,随口问道:“大海,长公主对你颇为看重啊,这是来你刘氏庄园做客了?” 刘大海看了看张骞身旁的孩子,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长公主来所为何事, 看样子就是这孩子愿意拜我为师是吧?” 张骞点了点头:“犬子日后就有劳大海兄教导了,若是不听话,你尽管处置。” 刘大海点了点头,他不介意对方是张骞和匈奴妇人的孩子。 在刘大海看来,只要行华夏礼仪,讲华夏话,接受华夏文化传承,都算是华夏之人。 而且,对方身为张骞之后,资质应该也不会太差。 毕竟后世早已经证明,龙生龙凤生凤是正确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也是有道理的。 古代的拜师礼仪很繁重,尤其是那些大山门中。 但刘大海并没有要求什么拜师礼,只让对方磕了三个头就算过门了。 张锦神色坚定的看着刘大海道:“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三拜。” 张骞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希望张锦这孩子能够成才吧,希望华夏理工不负其名。 而被刘大海放到一旁的刘居看着这一幕好奇的道:“哥哥,你很厉害吗?他为什么要拜你为师?” 刘大海自负一笑道:“那是当然,哥哥可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眼光最长远见识最宽广之人。” 张骞这才认真的看着刘大海身旁那位孩童,疑惑的道:“大海,这是…?” 张骞还没有机会见到刘据,所以自然是还不认识对方的。 刘大海随口道:“哦,这是我弟弟,叫刘居。” “刘居?” 见张骞神色不定,刘大海又道:“我爹想让我这弟弟蹭一蹭皇子的福分,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张骞这才点了点头,他刚才确实多想了。 但随即,张骞就见到一位有些眼熟的妇人走向了这里。 识记贵人是高官勋贵的必备能力。 从看到那名妇人的宫了,自己一不小心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如此看来,大海居然是陛下的孩子,只是看样子大海还不知道他爹就是陛下。 张骞想到此又有些惊喜,本来以为数十年不在朝堂,很难再融入朝堂了。 可是如今,他的儿子成为了陛下长子的弟子。 张骞如何能不激动?同时庆幸自己之前聪明的决定。 事不宜迟,张骞急忙以还有要事在身告退了。 临走时还不忘告诫张锦一定要好好听他师傅的训诫。 张骞走了之后,卫子夫才看向张锦道:“大海你还挺有魅力的吗,居然能让张骞把孩子送入你的门下。” 刘大海随意笑道:“没办法,谁让咱声名在外呢?” “不是我吹,居弟有我这么个哥哥,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分,等日后我把我的大弟子和二弟子收来了,我们刘家定能成为大汉国最大勋贵家族。” 卫子夫闻言有些诧异:“张骞之子不是你的大弟子吗?” 刘大海笑眯眯的摇了摇头,然后道:“张锦只是我的三弟子,让他成为大弟子或二弟子只会害了他。” 卫子夫结合之前长平和她所言,大概猜到了刘据应该就是大海看重的人选之一。 但她很好奇另一人能是谁。 随即卫子夫问道:“大海,那你大弟子二地主将会是谁?” 刘大海嘿嘿笑道:“到时候我把真刘据给弄来给居弟做兄弟,至于另一人,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了。” 刘据是刘大海早已经传出去的人选。 至于另一人,刘大海并不打算泄露其讯息。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一介小吏霍仲儒,居然会生下两位了不得的人物。 一位为刘彻大破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彻底打出了大汉国的自信,一位更是权倾朝野,能够废帝的存在。 一想到日后自己的弟子一个坐上了皇位,一个权倾朝野,刘大海就十分向往。 到时候,谁还敢闲着没事刁难他刘大海? 谁还敢对他呼来喝去? 一想到此,刘大海脸上就忍不住洋溢出胜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