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交易114(2/2)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开局救皇帝第113章 交易114

赵鹤天微微一笑,淡然道:“此中道理,我自是了然于胸。” 他所言非虚,毕竟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从事贸易,按当下情形,银两必然滚滚而来。</p>

直至清朝时期,海外贸易几乎成了纯利之源。</p>

否则,何以解释大量白银从海外流入清朝?正是源于此一道理。</p>

将大明特产售至海外,昔日还有诸多海盗分一杯羹,如今赵鹤天已将郑芝龙纳入麾下,其余海商除了投靠朝廷,别无选择。</p>

自此,赵鹤天一家独大的局面确立,这种垄断之事,唯有他能为之。毕竟,垄断始终是最赚钱的买卖。</p>

双方议定船只数量后,朱纯臣便告辞离去。</p>

赵鹤天用完餐后,便返回家中安然入睡。</p>

次日,天色尚未全明,赵鹤天便被管家唤醒。</p>

晨光初照,赵鹤天在白芷的侍奉下,穿戴整齐。</p>

白芷望着身着飞鱼服的赵鹤天,觉得他既年轻英俊又才华横溢,即便为妾,也心甘情愿。</p>

毕竟,以她的出身能为赵鹤天这样的人做妾,已是相当不易,这正是旧社会的残酷写照。</p>

至于赵鹤天,至今为止,对白芷的选择颇为满意。</p>

门扉开启,管家外候,赵鹤天询问:“有何要事?”</p>

管家急忙禀报:“宫中来人,说是皇上要召见您。”</p>

听其语气,似乎昨日朱由校曾言今日还需与他相谈,却未料如此早就来寻他。</p>

显然,他昨日与朱由校的讨论,对朱由校而言也是颇具震撼力的。</p>

赵鹤天点了点头,道:“给我拿两张饼来,我简单吃点再进宫。”</p>

赵鹤天一向有吃早餐的习惯,空着肚子总感觉胃里火烧火燎。</p>

然而管家却道:“宫中来人吩咐,少爷您需速速进宫,皇上将与您共进早餐。”</p>

管家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真是有幸服侍如此杰出的主家,连皇上都要亲自等待赵鹤天一同用餐,这是何等的荣耀。</p>

赵鹤天沉思片刻,遂道:“既然如此,就依他们所言。”随即下楼,乘马车前往皇宫。</p>

朱由校显然深知赵鹤天的习性,早已为其备好早餐,二人边吃边聊。</p>

所有宫女太监都远远站立,他们的谈话内容,这些仆人几乎无从听闻。</p>

朱由校此举实属冒险,若赵鹤天有意行刺,机会可谓唾手可得。</p>

但对赵鹤天而言,此举毫无益处,他亦无此念头。</p>

他清楚,只要朱由校在世一日,他便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权势及军队。</p>

一旦朱由校不在,考虑到他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恐怕他将一无所有。</p>

朱由校注视着赵鹤天,缓缓开口:“昨日我们讨论的议题,你的分析颇为透彻。”</p>

“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刻不容缓,这恐怕是挽救大明颓势的唯一途径。”</p>

赵鹤天的目光深邃而沉思,显然对朱由校的论述心有戚戚焉。尽管他昨天确实参与了深入的探讨,但心中有些话未曾吐露。读书人和大地主们因名望显赫而得以享受轻税待遇。</p>

然而,大明还有另一毒瘤潜藏其中,虽不及不纳税的读书人那般显眼,其危害却不容忽视。</p>

那就是皇室成员和贵族们,他们拥有广袤土地,同样免于向朝廷缴纳税款。</p>

朱由校似乎有意针对大地主采取措施,却无意动摇自家之根基。</p>

赵鹤天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朱由校早已明言,此事最终将交由魏忠贤来执行。</p>

既然自己并非执行者,赵鹤天也只能静观其变。</p>

他深知朱由校必有后手,于是耐心等待着后续的发展。</p>

果不其然,朱由校继续说道:“正如你昨日所言,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军队,方能着手实施此策。”</p>

“否则,风险实在太大。一旦行动起来,恐怕会招致天下读书人和大地主的强烈反对。”</p>

赵鹤天感到一阵头痛,显然这是朱由校决心要做的事。</p>

虽然赵鹤天清楚这一点,但决策权不在自己手中,他只是提出了建议。</p>

事情发展至此,他似乎被卷入了漩涡中心,显然无法置身事外。</p>

朱由校目光坚定地对赵鹤天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牢牢掌握军权,只有手中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去实现这些目标。”</p>

“在大明众多军队中,朕唯一能信赖的,便是你和王体乾。”</p>

朱由校之所以对他如此信任,并非仅仅因为两人之间的友情。</p>

更重要的是,朱由校清楚地看到,赵鹤天与读书人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如今全赖皇帝的支持。</p>

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庇护,赵鹤天的处境将变得极为艰难。</p>

即便他被拉拢,未来改朝换代后,不出几年他也难逃一死。因此,这种忠诚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p>

沉吟片刻后,赵鹤天提议道:“陛下,臣有一计,目前培养的将领未必能保证他们的忠诚。”</p>

“您所提拔的将领无非来自军中或文官,这些人本就隶属于各自的利益集团。”</p>

朱由校觉得此言有理,赵鹤天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招募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年,成立一所少年军校。”</p>

朱由校闻言颇感兴趣,询问道:“少年军校?那是何物?”</p>

赵鹤天沉思后解释:“那是一个类似军事学院的机构,专门招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p>

“他们年幼的心灵,如同白纸一般,极易被灌输对陛下的无限忠诚。随后,我们将传授给他们如何治理军队的智慧,直至他们成长为军队中坚不可摧的力量。”</p>

“仅需数年的精心培育,这段时间足够我们扫清所有叛敌。”</p>

“这些人将成为军中的栋梁之材,正是依靠他们,陛下定能继续牢牢掌握大权,实施自己的雄图伟略。”</p>

赵鹤天在话语间稍作停顿,沉思着如何表达,终于开口道:“目前,流离失所的民众实在太多,许多地方的百姓生活困苦,难以为继。”</p>

“水患之后紧接着是旱灾,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的不作为。”</p>

“这些十三四岁的少年,很多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果没有人伸出援手,他们可能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这也算是救了他们的性命。”</p>

朱由校沉吟片刻,叹了口气,赞许道:“你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很好。”</p>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棒,站起身来,向赵鹤天走近一步,肯定地说:“你真是朕的得力助手。”</p>

“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吧,你就担任这个少年军校的校长。”</p>

赵鹤心内心明了,这正是他所期望的。</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