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开会(下)(1/1)

作者:二六五六

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第110章 开会(下)

思索片刻之后,赵西柳最先开口道: “关家不过一介商贾,族中并无一人有官身,云家之人尽数离京,关家没有了靠山,要离开京都退居江南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关家并非寻常商贾,财力雄厚,离了京都怕是会成为西蜀军的钱袋子。” “江南乃是富饶之地,又是鱼米之乡,若是让关家在江南站稳脚跟,西蜀军的军粮可就充足了。” “西蜀土地贫瘠,缺的正是粮草,若是关家真成了西蜀军的钱袋子,江南的粮食必定会流入西蜀。” “西蜀军战力非凡,若是粮草充足,怕是要自立。” “陛下,不可放关家出京呀!” 赵西柳又跪了下去,这次跪的比较认真。 “赵爱卿,起来回话吧。” 夏皇也看出来赵老狐狸这次的头磕的比较认真,附和道:“关家确实非寻常商贾,不能放任不管。” “既无官身,找个罪名除去便是。商贾而已,再不寻常也不过是末流。”太子暗暗握紧拳头,眼神犀利恶毒。 “太子所言不妥。” 赵西柳否定了恶毒太子的想法,随即解释道: “关家虽为末流中的商贾,但名声在外,颇有影响力。若是随意剪除,怕是会引起诸多商贾的恐慌,对社稷不利。” “且关家与云家有姻亲,云家怕是会以此作乱。” 赵西柳说的冠冕堂皇,太子很不爽。 他俩平日里也没少暗中勾结,赵西柳的手也没比太子干净,这话让太子听着自然不爽。 很不爽的太子极力反驳道: “云家虽然势大,却也不过是假仁假义之辈。” “当年江东陈家被满门抄斩,不也只是惺惺作态,发了几句牢骚!” “况且西蜀土地贫瘠,粮草匮乏,尚且需要朝廷拨粮,怎会为了一个区区关家与朝廷翻脸?” 赵西柳很不认可太子说的,于是也反驳道: “当年陈家有着谋逆的罪名,云天啸才师出无名。” “况且当时云家尚未在西蜀站稳脚跟,兵力不足,且根基还在京都,这才作罢。” “如今云家手握五十万大军,若是真随意处置了关家,云家必定会以此为借口反乱。” 太子也不赞同赵西柳的说法,继续反驳: “关家不过是姻亲,并非族亲,云家若是以此谋逆,何以信服天下?” “云家之人并非蠢货,即使要行谋逆之事,怕也不会以此为借口。” 赵西柳换个角度反驳:“李一三想法怪诞,行事诡异,毫无章法,若是他执意说服云家,无法保证云家不会就此反叛。” 太子:“打仗需要钱财,需要粮草,西蜀百姓尚且难以饱腹,何来钱财支撑西蜀军?” 赵西柳:“太子殿下,李一三此人非常理可以论之,背水一战犹未可知啊!” ……… 两人僵持不下,夏皇听着一阵头疼。 不想继续看两人争吵的夏皇转头,抬眼看去,第一眼就看到了怔怔出神的尚一存。 “尚爱卿,你在想什么?此事你有何见解?” 夏皇出声问话,太子和赵西柳都闭上了还有好几箩筐话要说的嘴。 尚一存起身行礼,道:“臣也是在想关家之事。” “哦,那尚爱卿有何见解?”夏皇再次出声。 尚一存缓缓开口道:“臣以为,应当放关家出京,并赐以皇商。” 赵西柳瞳孔收缩,眯眼道:“你说什么?放关家出京,还要赐以皇商?” 太子看着尚一存,没有说什么,认真的等待尚一存接下来的话。 他知道,尚一存行事老辣,也从不说废话,此言定不是无的放矢。 “尚爱卿,此言何意呀?”夏皇也来了兴趣。 尚一存再次行礼,认真回复道: “回陛下,既然西蜀王已经上了奏折,定是要保关家出京的。关家欲要上交半数家产回江南之事,怕是不日便会传遍京城。” “此时若是执意扣留关家,或是找出关家罪证,怕是不妥。” “倒不如赐关家皇商,放其出京。” “如此一来,即便是关家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那定然也是与陛下无关。” “此去江南,长路漫漫,路途定然无法平坦。” “江南富庶,但匪患也尤为猖獗。” “关家可是一块不小的肥肉,消息一出,定是会有不少的玩命之徒出现,其中夹杂一些高手也在情理之中。” 夏皇拍案而起,道:“好!尚爱卿此计甚妙。” 赵西柳真是夏皇好心情的天敌,给夏皇的好心情泼上一盆冷水。 “关家财力雄厚,此去江南,定然也会请来实力强悍的镖局和高手,如若真让关家以皇商身份回到江南,又当如何?” 赵西柳说完,夏皇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随即好奇的看向尚一存。 尚一存也给赵西柳行了一礼,道: “关家这块肥肉太大,即使关家请了再多的高手,从饿狼群中过,哪能安然?” “江南势力错综复杂,只要再给他们放点谣言出去,关家手中的皇商便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以重伤残驱回到江南的关家,在各方势力的围攻下,恐怕也是难以立足。” “更何况,江南还有康王,想必他也不希望西蜀把钱袋子放到自己身边捞钱,让康王和西蜀去斗,岂不两全其美。” 尚一存说完,赵西柳愣住了,实在无法反驳,而且这种局面也是他想看到的。 “好!” 夏皇再次称赞,接着高兴的说道: “康王被先帝贬谪出京,本就不满,自朕登基以来更是一直虎视眈眈,若非有镇北军和西蜀军挟制,他怕是早就反了。” “就让关家南下,留他一丝力气去江南折腾,让康王和西蜀去斗吧。” 夏皇高兴的坐下,美美的喝了一口茶。 “陛下圣明!” 三人一起拍马屁,不,是龙屁。 被拍舒服了的夏皇看着三人,继续说道:“云天啸这边朕自有安排,暂且不用管。云沧临就由太子来负责吧,记住,只能让他死在西蜀。” 太子躬身领命:“是,父皇,儿臣明白。” 夏皇在书案上左右看了看,开口道:“至于那个书生,你三人下去商量,离京之日,还是让他死在京城外面吧。” “臣遵旨!” 三人异口同声,这下赵西柳和太子似乎又是好朋友了。 “行了,你们退下吧。” “臣等告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