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赐你告老还乡(1/1)

作者:小妖散仙

逃荒弃我?手握系统全族求赏饭!第237章 赐你告老还乡

阴云密布的清晨,城南书院大门紧闭,往日熙熙攘攘的校园此刻寂静得令人心慌。 门口一张告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上面墨迹未干的大字格外刺眼:\"即日起,书院闭门。\" 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猜测恐怕又要有事发生。 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议论,城南书院闭门,肯定与女学有关。 青石茶楼内,几位文人雅士正激烈讨论着。 \"城南书院这是公然对抗朝廷,实在勇气可嘉。\"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惊叹。 \"嘘!小声点!\"旁边的人连忙示意,左右张望,生怕被人听去,\"你想被抓去坐牢吗?\" \"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又一人压低声音说,\"朝中多少大臣都是城南书院出身,他们会坐视不管吗?\" 茶楼掌柜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几位客官,喝茶喝茶,新来的龙井,香着呢。\" 几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声音过大,讪讪地端起茶杯,但都对这件事极其好奇。 果不其然,接连几日,朝中不少出身城南书院的大臣开始以各种理由告假,不再上朝。 朝堂上的空位越来越多,气氛越发凝重。 大殿内,皇帝看着越来越少的朝臣,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地上,怒喝道:\"这些人是要造反吗?\" 奏折散落一地,宫女太监们吓得跪倒一片,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年轻的宫女手一抖,打翻了手中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到了她的手上。她咬紧嘴唇,硬是没敢出声。 闻讯赶来,见到皇帝暴怒的样子,忙上前劝慰:\"皇兄息怒。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皇帝冷哼一声,眼中怒火难掩:\"该如何计议?难道朕还要向这些他们低头不成?他们这是在威胁朕。\" 沉思片刻,\"皇兄,不如把袁书叫来,她或许会有办法。\" 皇帝皱眉挥手,“赶紧将人叫来。” 袁书当然也听说了城南书院的事,这些迂腐的学子,会这么坚持地反对女学,也在她预料之内。 她被带入宫中。当皇帝问起她的意见时候,她只是从容说了一句话。 \"从内部瓦解。\" \"细细说来。\"皇帝追问。 袁书平静道:\"既然那些罢课罢朝罢学的人不珍惜机会,那就把机会留给那些愿意珍惜的人。陛下可以宣布招纳新的人才,来补充罢朝那部分人的位置。同时,城南书院也可以重新招聘夫子、收学生,取消罢课学生的功名,让其他落榜学生有机会进入城南书院。\" 皇帝略有犹豫,以为她不懂,说明道:“要换臣子,这事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只是吓一吓他们而已,这些人拿着陛下给的俸禄,却不好好办事,仅仅因为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就阻止其他人成长,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当严厉打击。” 袁书眼里闪过一丝冷嘲,“也正是这种人,他们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一旦示威成本过高,他们立马回偃旗息鼓。” 听完,点头赞同,“陛下,此话有理,不一定要真的换人,只是让他们知道,您才是九五之尊。” 皇帝又想了片刻,终于点头:\"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天早朝,朝堂上已经空了大半的人。 皇帝神色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如刀般扫过下面稀疏的朝臣。 他冷冷地说道:\"近日,颇多爱卿身体抱恙,朕也心系他们,为了让他们好好修养,朕决定重新选拔人才,补充朝廷空缺,准许他们告老还乡。\"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在场的大臣们顿时惊慌失措。 一个年轻的官员忍不住出列道:\"陛下,三思啊,切莫因小失大,大量更换朝廷重臣,会造成局势紊乱,会让外敌趁虚而入。\" 皇帝却摆手:\"东国需要新鲜血液,才不会像老妪一样死去,他们占着位置却不办事,朕也不能让偌大东国因为他们而停止运转。\" 朝上的大臣们纷纷出列劝话,可皇帝却直接下达命令。 \"传旨,召集所有举人、进士,三日后在太和殿举行考试,择优录用!\" 消息如同一阵飓风,瞬间席卷整个京都。 那些原本就在苦等入仕机会的文人学子们,顿时兴奋得如同打了鸡血,谁还管什么女学不女学的,他们只知道,终于有他们出头的机会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争相讨论的人群。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一位穷酸书生激动得手舞足蹈,破旧的袖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皇上圣明,女学当办。” \"还以为要等好几年,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这女学,办得妥当。\"同伴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着官服的模样。 \"赶紧去准备,可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有人急匆匆地跑开,生怕落后一步,险些撞倒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 与此同时,城南书院外也贴出了一张新的告示:学院决定重新招收学生和聘请夫子。所有参与罢课罢学的学生,功名取消;参与罢课的夫子,永不录用。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那些罢课罢学的人脸上。 城南书院门口,一群学生聚集在一起,脸上写满了惶恐和不安。他们的衣着光鲜,但此刻却如丧家之犬,六神无主。 \"完了完了,我们的功名要被取消了!\"一个学生几乎要哭出来,他的脸色苍白,双手不住地颤抖。 \"谁能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早知道就不参与什么罢课了!\"另一个学生懊恼地捶胸顿足,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可见痛苦和后悔。 \"我爹要是知道了,非打断我的腿不可!\"又一个学生脸色惨白,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凄惨的未来。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朝廷要重新选拔人才,要是我们再不回去,连学子的身份都保不住了。\" 能进入城南书院读书的,都是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的人,只要在城南书院闯出来,就可以直接入仕。 所以城南书院才敢这么嚣张。 可这一举措,把这些人吓蒙了。 失去了城南书院学生的身份,他们这辈子就与入仕无缘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些原本还在坚持的人,此刻再也坐不住了。 \"女学什么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反对,我要回去。\" \"对对对,你们随意,我也回去了。\"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是立马变成一盘散沙,不出片刻,那张示威的纸就被撕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朝堂上满当当的人,那些原本告假的大臣们都灰溜溜地回来了。 他们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生怕被人看出心中的忐忑和羞愧。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紧张感,仿佛一触即发。 皇帝心中得意,面上却冷:\"怎么,爱卿们身体都突然好了?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众臣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有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有人的双腿因为长时间跪着而开始颤抖。 为首的一个大臣颤声道:\"回陛下,只是头痛的小毛病,睡了一日,已经无碍,老臣心系东国,不敢再耽误半刻。\" 皇帝冷哼一声,没好奇:\"其他爱卿,也都全好了?” 众人唯唯诺诺应是。 皇帝这才道:“既然如此,那就各司其职。谁若是身体不好,就来找朕,朕一定让你们风风光光地告老还乡。\"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众臣异口同声,额头的汗一个比一个多。 就这样,这场无声的示威终于落下帷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