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就在今日第197章 推行科举
“科举制……”当听到这个答案时,阎苍的心情变得十分复杂。</p>
作为首位在这个时代尝试推行‘科举制’的官员,他对这种制度在当时推举制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p>
回忆起在长平县的时光,首次推行‘科举制’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然而,自那以后,科举制始终未能在秦国的政治体系中得到全面推广。</p>
甚至连武试这样的考试形式,多年来在秦国也仅举行了不到五次,其中还有一次是由阎苍在保定推动的。</p>
至于专门招募工匠等技术人才的杂试,则在举办一次后便因遭遇强大阻力而被彻底废止。</p>
士农工商,在这个时代工乃是贱业,向来被人轻视。</p>
如今要让一个目不识丁、出身低微的工匠通过考试做官,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也是对世家贵族利益的挑战。</p>
世家贵族们认为,官员应该出自世家大族,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p>
现在工部已经成立,高级官员的位置都被世家子弟盯上,如果再让一个工匠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之一,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p>
此外,文试的选拔方式对于世家权贵来说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担心自己的子孙无法通过文试,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机会。</p>
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文试在秦国再次出现,更不用说是由秦帝白衍亲自提出这个制度。</p>
苍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能想象到一旦白衍大力推行这种制度,将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p>
秦国上下可能会团结一致,抵制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仅如此,邻国晋国和赵国也可能趁机对秦国采取敌对行动,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压力。</p>
</p>
面对这样的局势,阎苍不禁担忧地对白衍说道:“陛下,此事还需深思熟虑,此制度若在全国施行,恐非小祸。”</p>
即使可能会引发一些动乱,但在阎苍心中,“科举制”仍然是未来秦国统一天下必须要走的道路。</p>
他所能教导和加点的弟子毕竟只是少数,尤其是在教武堂推行多年后,许多权贵二代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却没有为国家奉献的精神。</p>
他们进入教武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身份,追求更高的官职,而不是真心实意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秦国的复兴大业努力奋斗。</p>
这也是阎苍毅然决然地退出教武堂的原因之一。</p>
他教导的数百名学生中有不少成才者,但他们对国家的实际益处并不显着。相比之下,科举制则不同,它倡导从社会底层、贫寒家庭选拔人才。</p>
即便这些人最终只能担任八九品的小官,但当他们步入仕途、深入基层时,仍能为朝廷带来不小的变革。</p>
“这件事朕必须去做,也只有朕将这个基调定下之后,以后的皇帝才能照着这个模式走下去。”白衍目光坚定,语气决然。</p>
他并没有像阎苍那样思考得如此深远复杂,他所关注的仅仅是为白任培养一批忠诚于他的官员,以便白任日后在朝政中能够顺利前行。</p>
而目前最适合执行此事之人非他莫属。</p>
喜欢北伐就在今日请大家收藏:()北伐就在今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