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状元当县令,朱元璋气疯了第256章 派谁去?256
“你觉得这件事情派谁去查比较合适?”朱元璋开口问道。 “既然有人敢贩卖茶叶,必然不是什么小官,这件事情绝对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某些官员之间相互勾结。如果派高官去解决此事,那么恐怕他们会找几个替罪羊来,事情就会不了了之。最好是选择没有拉党结派,并且敢想敢做的官员。”二虎说道。 </p>
关于这件事情派谁来做,他与文启已经商量过许多遍了。 </p>
而这些话便是文启的答案。 </p>
他只不过是照搬了文启的话而已。 </p>
朱元璋点点头认为二虎说的非常有道理。 </p>
确实这种事情需要选择不跟人勾结的人才有可能查清此事。 </p>
但是没有党派、不与人勾结又敢想敢做的人,还得是朱元璋绝对信任的,那么就只有两个,第一个便是文启,第二个便是刘伯温。 </p>
二人对视了一眼,二虎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派文启或者刘伯温去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文启是发现此事的人,并且立刻上报了,自然不可能跟这群人相互勾结。而刘伯温的话,也是不与人相互勾结。所以说我觉得这件事情派文启或者刘伯温二人一起去是最好的。” </p>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其实是最想派的人,是文启! </p>
因为刘伯温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忌惮刘伯温,毕竟他的聪明是满朝文武皆知的。 </p>
而对于文启,他没有那么多忌惮。 </p>
毕竟文启现在只不过是个县令。 </p>
就算再聪明,能量也有限。 </p>
而且他有意扶持文启,平衡朝廷派别。 </p>
自然要想办法给文启加功劳。 </p>
但文启此时正在处理更大的事情,推行建造巨船准备出海经商,如果说这个时候再让他分心去调查这件事情,毫无疑问,出海经商的速度恐怕会延后到不知道什么时候。 </p>
所以说他最终还是决定派刘伯温去做事。 </p>
二虎点点头,他其实也猜到朱元璋或许会派刘伯温去,但自然不可能在朱元璋面前提出来。 </p>
他虽然服侍朱元璋多年,但也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 </p>
猜错了还好,如果他猜对了,朱元璋必然会觉得他揣摩圣意。 </p>
所以每次朱元璋问他的想法,他都不会轻易地说出来。 </p>
即使如此,他也和文启做了一些讨论,当时文启和他两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会派刘伯温去。 </p>
果然如他们所料,朱元璋确实决定派刘伯温去查此事。 </p>
“那就派刘伯温来做。”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同样不要声张,由你来配合刘伯温,并且将此事调查清楚。如果真要去做的话,记得先秘密调查,不要打草惊蛇。”朱元璋提醒道。 </p>
他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很关键,毕竟背后一定涉及到很高层次的博弈。如果提前暴露,很多证据就会被抹除,到时候调查起来难度就会更高了。 </p>
很快,刘伯温便被叫到了朱元璋的书房。 </p>
刘伯温看起来精神不是很好,他年纪本身就是开国功臣中较大的人之一,再加上长期操劳,积累了不少病痛。 </p>
他早就请求辞官回乡养老,但朱元璋却不愿意放他走。 </p>
原因很简单,刘伯温不仅聪明,而且很有名望,大明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认识刘伯温的。 </p>
不少读书人都把刘伯温当成自己的精神领袖。 </p>
这样的人朱元璋当然不可能轻易放过,就算刘伯温待在宫中什么事都不做,他也不愿意让刘伯温辞官回乡。 </p>
毕竟刘伯温如此聪明又有威望,若有其他人借着他的名号起事,后果不堪设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