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1/2)

作者:鸡蛋羹鸡蛋羹

古代之败家儿子第140章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

在深宫高墙之中,朱厚照的命运似乎被太皇太后和皇后两大权势女性牢牢掌控。然而,在这两股力量之间,太皇太后似乎比张皇后更倾注了心血!</p>

要知道,太皇太后膝下孙子众多,少说也有七八个,可除了朱厚照,其他的孙儿大多散落在外,像是安陆王的儿子朱厚熜那般。</p>

然而,与太皇太后那数不尽的孙儿们相比,朱厚照的父亲弘治皇帝对朱厚照的养育,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朱厚照自幼便在仁寿宫中长大,太皇太后亲手将他抚养成人,这份情谊,自是千金难换。</p>

仁寿宫外,或许有人对朱厚照颇有微词,认为他不够稳重,但在这座宫殿里,太子殿下却是被誉为千古好人的典范,任何质疑的声音,在这里都会遭遇无情的打压。</p>

就在这日,朱厚照难得地展现出一丝乖巧,他轻声道:“母后,儿臣并不饿,特来奉上亲手抄写的道经。”</p>

听闻此言,太皇太后瞬间眉开眼笑,她温柔地问道:“真是有心啊,孩子,莫不是累着了?你平日里来问安,哀家就心满意足了,何须如此费心?”</p>

话音刚落,跟随朱厚照前来的刘瑾便将那手抄的道经呈给了仁寿宫的大太监王艳。王艳,这位四旬左右的大太监,身形肥胖,他小心翼翼地从刘瑾手中接过道经。</p>

太皇太后随意地挥了挥手:“拿来,给哀家看看。”</p>

王艳便将道经递上,太皇太后接过,眼角泛着泪光,她眼前模糊一片,只看到一团模糊的字迹,却忍不住笑了:“这是太子亲手抄写的,哀家心里暖洋洋的,王艳……”</p>

“奴才在。”</p>

太皇太后接着说:“读给哀家听听。”</p>

似乎在太皇太后心中,太子手抄的道经有着非凡的意义,若是不读出来,总觉得辜负了太子的良苦用心。</p>

王艳自然能感受到太皇太后的心情,于是小心翼翼地接过道经,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道德经》来。但在他准备朗读之际,眼神中闪过一丝恍惚。</p>

这字迹……果真是太子殿下的吗?</p>

然而,当他回过神来,小心翼翼地瞥了朱厚照一眼,却只见朱厚照向他挤了挤眼,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哪里还敢多想,只能硬着头皮,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道可道,非常道……”</p>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是道家无上的经典,朱厚照虽然听得昏昏欲睡,但太皇太后却是听得如痴如醉。太皇太后对道学的热爱,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自从成化皇帝开始,便对道家之术情有独钟,炼丹炼药,无所不用其极。太皇太后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对道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她更偏爱经典,认为这些真经能给她带来内心的宁静。</p>

念完《道德经》,王艳接着开始念经注。然而,他只看了一眼经注的标题,又不禁愣住了。</p>

太皇太后还在等着,她张目望着王艳:“念啊。”</p>

王艳再次小心翼翼地望了朱厚照一眼,心中却充满了疑惑。</p>

朱厚照心中怒火中烧,暗自嘀咕:“竟敢质疑本宫的雅兴,竟敢试图拆穿本宫的请人抄写之举?”</p>

然而,王艳脸色瞬间煞白,额头的冷汗如同雨珠般滑落,连手中的经卷都颤抖不已。</p>

太皇太后似乎也捕捉到了这股异样的气息,目光如炬,不容置疑地命令道:“继续!”</p>

王艳脸色惊恐,声音颤抖,期期艾艾地念道:“夫道者,虚极无为,混沌之初,二仪由此而生,万物由此而形,道无名可述,勉强名之,曰道……”</p>

话音未落,太皇太后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惊讶。</p>

显然,她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但她并未打断,面色却愈发凝重。</p>

她沉默着,王艳则小心翼翼地抬眼观察太皇太后的表情。</p>

“继续。”太皇太后语气坚定。</p>

朱厚照却是一脸的疑惑之色,他岂是愚钝之辈,怎会察觉不到这其中的诡异之处?</p>

王艳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继续念道:“故经首章,当以‘道’字为句首,如‘道冲而用之’之章,亦是揭‘道’之真谛……”</p>

太皇太后的脸色愈发阴沉,身体甚至微微颤抖。</p>

良久,她闭上双眼,面容严肃地说:“为何不继续念下去了?”</p>

“奴婢……”王艳慌乱地跪地,泪流满面:“奴婢该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