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之败家儿子第285章 破茧反击
在这西山之巅,生活如同画卷般展开,充满了活力与色彩。 白日里,学子们陶醉于王先生的博学课堂,夜幕低垂,刘先生与江先生的八股文讲授同样魅力四溢,引人入胜。 七八十位同窗,大都是科举路上的失意者,他们如同刘杰这般,曾是那放弃治疗的孤舟,却在江臣与刘文善的指导下,找到了知识的灯塔,认真聆听,求知若渴。 日暮时分,刘杰满身尘土地踏入了刘府的门槛。 此时,刘健刚刚结束了忙碌的朝政,为了锦州的安危,他日夜操劳,心系如焚。由于城池被围,消息隔绝,他只能无奈地等待命运的安排。 朝廷上下,都担心着锦州的战局,一旦传来失守的噩耗,那将是对大明王朝的一次沉重打击,更别提那些坚守在城中的十万军民。 刘健忧虑重重,见到儿子归来,那泥泞的衣衫似乎诉说着一场艰辛的旅程,他强挤出一丝笑容,问道:“今日又是去了西山?” “是的,父亲。”刘杰恭敬地行了一礼。 刘健凝视着儿子,那慈祥的笑容中藏着一丝无奈与叹息。可怜这孩子,似乎天生不争气。 相较之下,李东阳之子金榜题名,王鳌的侄儿风光无限,谢迁更是才子佳人,独占鳌头。家学渊源,为何独独他…… “在西山,先生们传授了你些什么奥秘?” 刘杰稍作沉默,才缓缓开口:“白日里,我们挖掘了烟道,让地热沸腾。” 刘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挖掘烟道?这也能学到知识?” “正是,烟道让地热蔓延,西山之下,烟道密布,而那琉璃作坊的大烟囱,正是熔炼玻璃的奥秘所在。热气通过烟道传递,不仅节省了能源,还能在暖棚中种植出美味的蔬果,丰城候甚至可以利用这热能研究作物生长。” “没想到,这西山之中,竟藏着如此多的智慧。”刘健感慨万分,“林蒙这小子,其他方面或许不甚出色,但在这件事上,却是无可挑剔。” 刘杰轻轻抿了抿唇,对父亲“贬低”恩师林蒙的行为有些不悦,但他还是强忍住了内心的波动。 “除了这些,你还学了什么?怎么觉得,这是林蒙在变相地让我们免费打工呢?” “夜里,我们学习了八股文,江臣和刘文善两位编修亲自授课,他们将作八股比作耕地,言道熟能生巧,考不中只因功力未够。他们指点迷津,分发试卷,让我们每日一篇,共十题,砥砺文笔。” “……”刘健不禁为之咋舌:“八股文,这国之栋梁的选拔之道,在他们口中,竟成了耕作的技艺。” 刘杰神情严肃,语出惊人:“耕地尚且有益于民生,而那八股,却是全然无用的糟粕……” 刘健闻言,不禁苦笑,摇头感叹这些读书人的狂妄自大。 刘杰接着说道:“即便无用,先生们仍需用无用的八股来束缚人心。切莫在写八股时,心怀圣人之道,那不过是纸上谈兵,与圣人之道毫不相干,更无半点实用。越是客观地看待它,就越能看清,作八股这门技艺,不过是如此。” 刘健怒目圆睁,斥责道:“十日十篇八股,也非全然无用,你们年轻人太过偏激。说出这样的话,将来必定自食其果。” 刘杰却笑得轻松,反唇相讥:“先生们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才提醒世人,勿听那些老顽固之辈的谬论……” 刘健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这些先生们的言论,难道是在未雨绸缪? 就在这时,刘杰忽然转变话题:“儿子身上脏污,需去沐浴,父亲,您请用茶。” 话音刚落,刘杰便如风一般离去。 刘健摇头,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历经沧桑,其实心中也认同八股的无用,却无法接受刘杰这种激进的看法。然而…… 他发现,自从儿子每日攀登西山夜课,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活力。罢了,反正儿子金榜题名无望,就让他靠着我这个父亲的庇佑,平平安安地过一生吧。儿子喜欢西山,那就让他去,太子殿下不也常往西山吗? 想至此,刘健的心情豁然开朗,不禁想起了刘杰的诸多优点:老实、不胡闹、文静、孝顺…… 相较之下,太子殿下那般,真是好孩子一枚啊…… ………… 转眼间,入冬的脚步渐近。 锦州毫无消息,林蒙心中愈发焦虑。 这天,宫中突然传召,林蒙匆忙入宫。 来到暖阁,只见弘治皇帝与几位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齐聚一堂。 林蒙一眼便看出,这定是锦州方面有所动静,心顿时悬了起来,手心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冷汗。 毕竟,他将欧阳志视为己出,若是出了事,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如何不让人悲痛? 见弘治皇帝脸色凝重,林蒙行礼时,已无心思讨好。 弘治皇帝严肃地说:“林蒙,你父亲在西山推行改土归流,已有成效。” 在弘治帝的眼中,林蒙的谦逊如春风化雨,让他不禁细细端详,这个林家少年,已然脱胎换骨,比往日更加成熟稳重。 瞧瞧自己的皇子,朱厚照那般无赖,简直让他怒火中烧。 锦衣卫的秘密情报传来,太子竟然与稚童起了冲突。 固然,那不过是一场小打小闹,无伤大雅。 然而,朱厚照你这般年纪,竟敢欺凌那些步履蹒跚的孩子,你还有点人性吗?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是时候向林蒙学习一下了。 更令人愤慨的是,朱厚照这厮竟还理直气壮,扬言要告状! 你欺负弱小,还有脸说理? 再看许杰、张小虎、xoo、ooxx,他们在给我的信中,一个字也没提被人欺负的事,连孩子们都知道在信中隐瞒不快,以免我忧心,反而在信中安慰我,说些皇帝劳苦之类的甜言蜜语。 朱厚照,你还有没有点人样? 弘治帝越想越怒,终于叹了口气,不愿再想这个逆子。 他收敛了怒气,和蔼地看向林蒙:“不过,锦州那边,飞骑急报,鞑靼人依旧围城不退,双林对峙,局势不明,不知最终会如何。” 林蒙坚定地回答:“臣坚信,锦州必能化险为夷。” “嗯。”弘治帝苦涩地笑了笑:“朕也是这样安慰自己,就算到了最坏的地步,朕也要竭尽全力复仇,决不让他们的牺牲付诸东流。” 林蒙心中暗忖,人死不能复生,头颅落地,便无法再长回来,复仇固然重要,但若真有人敢伤我儿,那便让他全家覆灭。 ………… 在锦州城内。 随着火药告罄,铁炮失去了力量,城中的生活愈发艰难。 无奈之下,军民们拆屋为材,制作抛石机,效仿鞑靼人的战术,以石块反击。 一日,局势突变,守军的疏忽让鞑靼人在夜幕下架起云梯,无数鞑靼人攀上城墙,守军惊慌失措,险些让锦州陷落。 幸好,欧阳志整夜未曾合眼,他如狼似虎地率领精锐,疾驰至事发地点,亲兵们齐声怒吼:“欧阳先生在此,杀鞑子!” 在漫天飞雪的夜晚,众军民仿佛看到了欧阳先生的身影,他们振作精神,想起了城中的亲人,意识到即便恐惧,死亡也在眼前,于是乎,千户挺身而出:“杀!”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愤怒的吼声在狭窄的城墙过道中回荡,许多人不要命地冲上前去,与鞑靼人搏斗,即便身受重伤,也绝不退缩,用牙齿撕咬,用头颅撞击,直至血流成河。 没有退路,只有死战。 欧阳先生就在这里,他们心中如此坚信。 他,身负国命,犹挺立于战火纷飞之中,我等岂能畏缩于生死边缘? 面对来势汹汹的鞑靼铁骑,锦州军民如猛虎下山,无畏狂澜。敌军惊愕地发现,原本坚固的城防竟在他们的狂猛攻势下变得摇摇欲坠,队伍被迫缩进狭窄的巷道,那些攀爬云梯的勇者们,本以为一马平川,却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城墙上的刀山火海。 长矛如雨,棍棒如风,刀剑在黑暗中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此刻,已无人能辨,那此起彼伏的呼救与惨叫,究竟是谁在呼唤救援,又是谁在痛饮鲜血。 即便是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何岩依旧挺身而出,率亲兵冲锋陷阵,勇闯城墙的生死之道。 欧阳志亦欲追随,却无奈人潮汹涌,挤满了狭窄的过道。 一个又一个鞑靼勇士倒下,他们被逼退至城墙的一角,无法突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一点点压缩,直至最后,当那最后的敌人被推下城墙,欢呼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