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归途悲歌(1/1)

作者:鸡蛋羹鸡蛋羹

古代之败家儿子第299章 归途悲歌

在这无边的苍穹下,大雪纷飞,如梦似幻的鹅毛雪片,铺天盖地,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层银装素裹的静谧之中。 一座冰封的雄关,傲然挺立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昂首翘尾,威武雄壮。 雄关之外,一位步履蹒跚的旅者,身负重负,在这白雪皑皑的天地间显得格外孤寂。 他,如同一只渺小的蝼蚁,每一步都艰难地踏在雪地上,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 他身上的衣衫已被雪覆盖,裸露的肌肤沾满了污垢,宛如历经沧桑的破布。 他直面刺骨的寒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过厚厚的雪层,留下的不仅仅是足迹,还有无尽的艰辛。 那双曾经锐利的眉眼,如今却因严寒而显得木然,唯有那喷薄而出的白气,证明着他的存在。 他身后的包裹,竟然结满了冰凌,每一步的挪动,都让冰凌颤动不已,但他却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前行。 终于,在某个瞬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瞳孔中映出了那座雄关的轮廓。 那一刻,泪水如泉涌,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终于在这冰天雪地中放声大哭。 他是刘瑾,那个不顾一切追寻欧阳志的刘瑾,那个在茫茫雪原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的刘瑾。 那个在迷途中,仍旧坚持信念,哪怕错了方向也不回头,一路向南,心系目标的刘瑾。 那个在驿站里寻求庇护,却发现自己的身份被遗忘,只能在荒野中挣扎求生的刘瑾。 那个在饥饿和寒冷中,不择手段求生存,甚至为了食物而冒险的刘瑾。 那个在街头巷尾,蓬头垢面,哀求施舍的刘瑾。 那个因一碗“霸王餐”而受尽皮肉之苦,却在困境中仍旧坚守初心的刘瑾。 那个在老妇的善意面前,毅然决然选择继续前行的刘瑾。 他,回来了! 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泪水在风中飘洒,刘瑾的归来,如同寒冬中的一抹暖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泪珠在他眼眶中打转,却终究被他强忍住,他挺直了脊梁,宛如一尊雕塑,缓缓站起。那佝偻的身姿中,却蕴藏着不屈的力量。他弯腰捡起地上的窝头、破碗、瓷碟、铁锅,还有那半个馒头,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生活的无奈与坚韧。包裹在他手中的,是对未来的无尽期待,他再次将它紧紧系在背上。 他的脸,因风雪而变得脏污不堪,但他却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带着一股不屈的豪气,一瘸一拐地踏着风雪,朝着山海关的方向,坚定地迈出了脚步。 在这片茫茫雪原上,他的足迹,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穿过雪的海洋,直至消失在苍茫的林海深处,被洁白的雪花轻轻覆盖。 ………… 东缉事厂内,一位短装急行的身影匆匆闯入,片刻后,一位档头如风般飞奔而出,直奔午门。那里,一位宦官早已翘首以待。 档头在门洞中与宦官低语数句,宦官会意,瞬间化作一道闪电,直冲宫中深处。 整个东厂,仿佛一部古老的机器,一旦启动,便马力全开,运转不息。 老祖宗虽然没有受到责骂,但据说,在陛下面前连续失态,竟让老祖宗几夜未能安眠。普通人若是生气,或许只是回家教训一番妻妾,但老祖宗一旦气得夜不能寐,那便是家宅不宁,生死攸关。 “干爹……”一声急促的呼喊,小宦官已是气喘吁吁地跪在司礼监的值房中。 此刻,萧敬正靠在椅上,脸色铁青,眼中怒火燃烧,数个宦官则战战兢兢,弓身侍立,大气不敢出。 地上,散落着几封内阁送来的拟票,按照规矩,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再由皇帝朱批,然而,天下事多如牛毛,并非每件小事都需要皇帝亲自决断,于是,这些事务便落在了司礼监的肩上。 若皇帝懒散,或许连大事都不愿过问,将一切推给司礼监,那么司礼监将权势滔天;若皇帝勤政,司礼监则只能协助皇帝处理一些琐事。 天下之事,无论大小,只要送入宫中,哪怕只是微不足道,在朝臣眼中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到了宫外,却关乎数千数万人的命运,决定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此刻,萧敬怒火中烧,他狠狠地瞪着司礼监的一位大太监,怒斥道:“你这狗东西,留着有何用?早就跟你说过,陛下批红的奏疏必须仔细核验,你眼睛是瞎了吗?这么重要的批红,你竟视若无睹,就擅自发出去了?” 大太监吓得跪地求饶,泪如雨下:“奴才该死。” 而那位从午门匆匆而来的小宦官,正是他的救命恩人。 在这连日阴霾的氛围中,萧公公的脾气仿佛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令人提心吊胆,然而,这样的神秘莫测,早已成为了宫廷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地面上的小宦官,像一只忠诚的猎犬,趴在地上,终于找到了那神秘线索:“干爹,土豆……终于有了下落!” 话音未落,萧敬如被雷击中,瞬间精神一振,他连对那尊贵的大太监都顾不上再看一眼,只是简洁地递了个眼色。 众宦官心领神会,如同潮水般退去,地上散落的票拟,也随之被迅速清理干净。 司礼监内,只剩下萧敬与那小宦官。 萧敬内心的狂喜如潮水般涌动,却强忍着,只将一丝轻松的微笑挂上嘴角,他悠哉地拿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悠悠地吐出两个字:“讲来。” 小宦官便娓娓道来:“那土豆,竟是太子、新建伯、丰城伯亲手栽种,现已成熟,既能饱腹,又能作为救荒之粮……” “救荒之粮?”萧敬不禁瞪大了眼,原本维持的风轻云淡瞬间崩塌。 他猛地想到,陛下为何会突然提起土豆。 寻常之物,陛下自是不会放在心上,即便是南林献上的龙眼等珍馐,也不过是嘴边的赞许,有时甚至斥责这是浪费,从而杜绝了此类贡品的进入。 但口粮,就不同了。 萧敬犹记得,红薯初现时,朝廷为之震动,陛下也因此喜不自胜。 他眯起眼,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莫非,它与红薯般,有着惊天动地的潜力?” 小宦官道:“不止如此,据说……土豆的效用更胜一筹,红薯尚不能完全取代主食,只能在西山等地作为应急之粮,传闻灾年能救人性命,但若要替代稻米与麦子,却非易事。” 萧敬感慨万千:“即便如此,也已足够震动天下了。” 小宦官接着说:“而这土豆,却能彻底取代主食……” 萧敬呼吸一滞,他猛地抬头,深深地吸了口气:“还有呢?” 小宦官犹豫了一下,道:“还有……据说,味道极佳,太子殿下亲尝后,赞不绝口……” 萧敬已站起身,来回踱步,声音低沉:“快说。” 小宦官道:“殿下他说是……‘真香’!” “真香!”萧敬抬头望向房梁,眼中闪过一丝震撼:“这林蒙,果然深得陛下宠爱,连我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研究土豆……这名字太俗气了,不如称之为‘神仙果’,可见此人,趣味非凡,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呵呵……”萧敬的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对林蒙的“俗气”流露出一丝不屑。 萧敬的一生,犹如璀璨星辰,最耀眼的荣耀莫过于两桩壮举。其一,便是那在内书房的墨香浸润,令人神往。皇帝们懒散之时,太监们却多字不识,如何助他们翻阅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这成了皇宫中的一道难题。正是这一难题,催生了内书房的诞生。 内书房中,翰林学士们教授太监们读书,这份荣耀非同小可。那些有幸进入内书房的太监,他们的地位,就如同科举场上金榜题名的进士,未来一片光明。 萧敬,这位饱读诗书的才子,他的学问得益于那名一等一的翰林学士。他常常不屑一顾那些目不识丁的粗人,暗自嘲笑:“无文化,便是无见识。”然而,一想到林蒙,这位出类拔萃的师傅,他又不禁黯然神伤:林蒙先生,怎么会没有文化呢?他教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仿佛心中被一股无形的巨石压着。他开始怀疑,自己为何总是处处显得不如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