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大阅者何?(1/2)

作者:我欲乘风归

长歌当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阅者何?

随着而叶安对河西官制的改革,许多敏感的人都能发现其中的意义。

用河西官府的话来说,这是对河西之制的“全新探索”,说的不好听些便是区别于国朝之制,但一个国家怎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官制?

尤其是对于大宋这种重文轻武的王朝来说便更是如此了,叶安这是在干嘛?这是在“掀桌子”,掀的谁的“桌子”?

老赵家的!

科举取士,乃汉家王朝传统,同样也是儒学最强大的基石,现在的河西开始了全新的教育体系以及取士制度。

不同的是,在河西,寒门与豪门受在教育上的公平性完全相同,从小学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大考。

所有学子经历的过程和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儒学变成了一门课,一门必修却并没有占据过大比分的一门课。

学生想要从小学升入初中,高中就必须考试,而儒学只有一百分,同样算学与格物也是一百分,总分三百,儒学只占三分之一。

这就动摇了以儒学为基础的帝王统治,也同样影响了河西上下的传统封建思想。

对于大宋来说这绝非好事,甚至不可接受,但对于河西来说这场改革却是一次全新的契机,给了底层百姓更大的上升空间,那些在传统儒学上底蕴深厚的家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并且最重要的是,官员的职位高低不再是以资历来决定,而是依靠政绩来提拔,各项考核成了官员升迁的重要渠道。

如此一来不光打破了官员升迁的瓶颈和限制,更是提高了官员们的积极性,避免了得过且过的办事方针,官府的效率大大提高。

河西的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叶安率领一众官员却在准备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

阅兵不是重点,重点是让河西上下感受到这份强大的安全感,同样也是在给市场以信心,没有人比叶安与秦慕慕更了解信心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多么的强大。

如今河西经济高速发展,以至于叶安不得不靠用兵黑汗的方式来扩大丝绸之路的安全性,但对于大宋他暂时无法用军事的手段来达成政治目的,那就只能用以威慑。

阅兵既是威胁大宋的手段之一,叶安相信凉州城中的那些探子一定会把所见的一切详实的发往东京。

阅兵是需要早早准备的,凉州府为了这次阅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叶安与秦慕慕全程参与规划之中。

叶安主要负责军队的队列训练,路线,后勤保障等问题,并且亲自去往各个军营检查工作。

而秦慕慕负责的便更为细致和繁琐了,她要组织妇人装点街道,安排场地,慰问军营,还要负责女子医疗队的训练日常,用她的话说,女兵正铆足劲的要与男兵一较高下。

至于男兵这边,当听到有女兵要与他们轮高低时,一个个都如眼冒绿光的“饿狼”……

既然是阅兵,那就不光要有士兵,还需有百姓,有各行各业的代表。

凉州府最不缺的便是工人和商人,从中挑选优秀的代表安排到观礼台上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不光有工人和商人,还要有匠人,学者以及学生,裴承文甚至还邀请了年纪大的老人来观礼,这倒是没错,这些老人见识过河西原来的模样,也目睹了河西这些年的发展,他们历史的见证者,自然要请过来。

尊老爱幼本就是华夏传统,也是附符合儒学教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