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权不下乡(1/1)

作者:军魂寒鸟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权不下乡

梁安又一次在孟广义面前问出了一道相当难以抉择的事情。 孟广义却是看着梁安有点不敢相信。 “不会吧?古人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什么会有人没有办法执行陛下的命令呢?” 孟广义疑惑的看着梁安,对于梁安刚才所说的有点儿不认可,而梁安看着他再次摇了摇头。 “你想的就是太简单了,皇权不下乡,难道这件事情你没有听说过吗?” 梁安又说出了让众人所没有想到的一句话。 皇权不下乡,这句话作何解释? 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样子,梁安叹了一口气。 “你们可能没有生活在最底层,就算是你们是在城市当中,可是没有去往农村,根本就不知道农村当中根本就不是听从官老爷的。” 梁安这一句话,可是吓得众人打了一个哆嗦。 不是听从官老爷的,他是听从谁的。 他们都很是好奇,梁安却是再次说了起来。 “每一个农村当中都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而他们才是农村的话事人。” 在梁安刚说出这句话之后,孟广义脸色已经变得有点儿难看了。 “梁兄你的意思是这些人才是发号施令的?刚才你的意思说的很清晰明白了,是这些人他们仗着自己的能耐在农村当中发号施令,不遵从王朝教化是吧?” 梁安又一次摇头。 “啊?还不对?” 孟广义看着梁安这前后截然不同的反应,更是有点儿疑惑。 “梁兄,你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梁安看着孟广义就是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关键,急忙说了起来。 “这些人可是德高望重的。” 孟广义点头。 “这些人应当是接受过教育的。” 孟广义又一次点头。 “这些人应当是有人支持的。” 孟广义还是点头。 梁安一连问了孟广义三个问题,问的孟广义是晕头转向的。 “梁兄,你到底是几个意思?到底有什么要说的?你直接和我们明说不就是了,我们的时间可是宝贵的。” 梁安立马一副高人的样子,背着一只手转着圈。 “就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就是因为他们有人支持,那就有利益往来。 那些淳朴仁厚的还能够遵从陛下的命令,当然前提是他们要知道陛下的命令是如何的。” 这一句话点出了事情的关键重点。 “现在朝堂在每一个县城当中都有县令,这是陛下亲自安排的,而县令之下还有不少的属官,他们协助县令处理县衙当中的事情。 这是这些县衙当中的曙光,有些根本就不是朝廷任命的,朝廷也没有这么多大的精力去认命如此多的小吏。 而这么多的官员的选择就是从当地选择出来的,而选择他们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举荐。 而就有人举见,又是因何举荐? 大部分都是利益往来,人情世故罢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 而且很多县令都是外来为官,根本就不知道当地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白了。” 孟广义并没有让梁说太多,他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地方上的豪强把控了大部分的权利。 虽然还是听从县令的,可是阳奉阴违谁又能够说出一个一二三来呢? 刚开始他们隐藏县令一些小小的问题,县令没有发现就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接下来他们就会隐藏县令更多。 而且就算是被县令察觉,只要找出一个替罪羊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将事情全部解决。 更有甚者将县令拉下水,一起来胡作非为。 梁安和孟广义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没有想到还能够如此作为,这可是把所有人吓了一跳。 要是县令都出问题了,整个县城在对上边的命令阳奉阴违,这结果所有人都是不敢想象的。 就算是县令和这些官员都是坚定的支持陛下的命令,可是再向下传达下边的人更是觉着山高路远,消息传达不变,只有一些命令传达到他们手中,而且只有这些人是读书识字的,而且这个读书识字也是一门学问。 旁边的人都是有点儿能耐的,这个读书识字是门学问,这件事情他们很好就能够理解。 一些句子如何去断,意思可是截然相反的,众人脸色又变了变。 是啊,让这些人去将所有的内容向着和他们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只会使得下方的黎民百姓越来越背离陛下,背离大康朝堂,等到那个时候,所有事情的结果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掌控的了。 梁安说的一句话,可是让所有人背后不住的出着冷汗。 还能如此? “那不知道陛下因何才能够获得万民敬仰。” 孟广义又问出了一句话,梁安心中咯噔一下。 “我说我们只是闲谈罢了,你怎么能问我这么关键的问题呢? 陛下是最英明神武的仁慈君主,他肯定是会有他的想法的吧。” 梁安的话说的很好听,可是孟广义就是看着他。 “不行不行,梁兄你一定要和我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事情才是陛下最应该做的最能够得民心的。” 梁安心中是有一个想法,可是确实不敢说出来,孟广义也看到了梁安心中的纠结。 “放心吧梁兄,咱们两个谁和谁啊? 出你之口入我之耳,要是合适咱们就合陛下说一说,不合适咱们就不合陛下说了,这有什么要紧的?” “哎!” 梁安叹了一口气“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少要紧的,可是我一旦说出来,要是陛下真的如此,最开始数十上半年可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再往后有可能真的会出事啊。” “如此严重吗?” 梁安这大喘气的答案让孟广义更是心中咯噔咯噔的。 不过孟广义再次笑了起来。 “我大康立国已有近百年,能够在长治久安近百年也是好的,说不定等到那时你我都已老去,又有新的人想出了更适合的办法呢?” “你说的倒也是啊。” 梁安呵呵笑笑。 “我们又不是那老不死的长生不老的仙人,人力有时穷,现在只能够考虑到眼下的事情,虽然能够猜测到以后一段时间的情况,可真实结果如何,还需要陛下去决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