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春秋第九十四回 老乡四人话别情
(老乡四人话别情,承诺代为上祖坟;购置装扮“送灵车”,次日一早即起程。) 那日晚上,耿正兄妹三人特意来到李老乡的家中,与这位同甘共苦近四年的叔叔以及婶子和两个孩子辞别。李老乡夫妇盛情邀请耿正兄妹三人明日中午来家中吃辞行饭。耿正兄妹三人想到李叔叔一家人这些天肯定很辛苦很繁忙,就婉言谢绝了夫妇二人的好意。 耿正说:“铺子里离不开人,我们临行之前事情也很多。咱们不是外人,吃个啥饭啊!我们今儿个过来,一是辞行,二是想问问叔叔,可有需要给老家人捎带的家书或者东西什么的,以及需要我们帮助办理的其他一些事情!” 李老乡轻轻地叹一口气,说:“唉,我在老家已经没有什么至亲了。只是那一年送回爹娘的灵柩之后,一直就再没有时间回去给老人家上过坟。如果你们兄妹仨能帮我在爹娘的坟前上柱香,烧上一些纸钱,告诉二老我和家人在这里一切安好,我就非常感谢了!只是感觉有些太麻烦你们了。唉,实际上啊,仔细想一想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呢,他们已经忙碌完了自己的一生,彻底安息了,我又何必给你们兄妹三个增添麻烦呢!” 耿正赶快说:“叔您怎么这么说呢?我们去给老人家上坟几乎就是顺路的事儿,有什么麻烦可言!我们一定替您送上这一份孝心,为二老上香,烧上足够多的纸钱,并转达您说的话!” 但李老乡听了,却摆了摆手连声说:“算啦算啦,不用去了!我也真是有些老了,怎么想起来这一出呢!” 耿正兄妹三人见李老乡这样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耿英说:“我说叔哇,您说什么呢!祭祖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爹娘了!这和您老不老又有什么关系啊!” 耿直则调皮地说:“叔叔,您的爹娘是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呢,我们应该去给两位老人家上坟啊!” 李老乡夫妻听着这些真诚的话语,俩人的眼圈一阵阵发红。 李妻对丈夫说:“我说也是,你就不要犹豫了。麻烦弟弟妹妹们绕些路去给爹娘上上坟,说说话,不就了了你这做儿子的心愿了嘛!” 看李老乡还在犹豫,耿正果断地说:“叔,就这么定了,我们一定要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的!您告诉我们坟地的确切位置就行了,或者我们进了村子以后,请知道的人给带个路也行!” 李老乡感激地说:“那就有劳你们了!我父母的坟其实很好找的,就在村子西南的南北大路边上。我想一想,是在大路的西边,距离大路两丈多远的样子。砖砌圆顶,挺气派的,老远就可以看到。我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不知道回了多少次头啊!唉,快五年了。走之前,我还在坟后的两侧各栽种了一棵三尺高的小松树呢,只是不知道是否成活了。在爹娘的坟前,摆着一个用青石打造的供桌,坟头面向东南,为得是我们能够遥遥相望。墓碑我选的是少见的黑色花岗岩,左下侧有我的名字,你们一看便知,不会错的。至于具体地址,你们知道的,就在县城正北二里远的李家庄。” 耿正兄妹三人将李老乡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耿英略想一想,轻轻地问:“叔,婶子,这祭祀的用品是按照咱们老家的习俗呢,还是按照这里的?” 李老乡说:“老家和杭州,这祭祀用品差不太多的。你们准备哪天动身回家?” 耿正说:“我们准备后儿个一早出发!” 李老乡说:“这样吧,我明儿个晚上还想去你们的住处一趟呢。咱们再唠一会儿嗑,顺便带去亲手为爹娘买的各种祭祀品!” 耿正兄妹三人非常理解李老乡的心情,都连连点头答应。 李老乡又问:“这路途很遥远呢,你们可准备了车马?怎么带细软?” 耿正说:“您来看了便知。我们走之前不想声张了。上月的房租我已经交清,这几天的租金,麻烦您等我们走了之后再与房东按照半月价结算吧,走之前我将租金留下就是了。” 次日一早,耿正和耿直就去不远处的骡马车市上去了。在这个挺大的市场上,兄弟俩很快就买到了一头高大健壮,纯白色皮毛的骡子和一挂尺寸很大,并且带有一个宽大车棚的平板车。为这头骡子配好马鞍龙头和驾车辕套,并且备了一些草料,再买上一杆长鞭之后,兄弟二人就赶着骡车转到了寿器铺,在那里买了一口油漆好了的薄皮寿棺、一面招魂幡,以及棺头彩绘和金纸、银纸什么的;另外,又买了一些香火、纸钱、点心、水果等祭祀用品。 路过日用杂货店时,耿正让弟弟牵骡子站定了,自己进去买了一把铁锹和两根又粗又长的捅火棍。 兄弟俩赶着骡车回到租住小院儿门口时,耿直牵住大白骡,耿正推开门,在门槛儿的里、外两边儿各垫了一个斜坡,然后小心地将骡车赶进了院子里。耿直扶住车辕,耿正将骡子卸了,临时拴在南房里。俩人将平板车支平支稳了之后,就将垫在门槛儿两边儿的斜坡铲掉了,随手将院门关上。此时,耿英已经将三人的所有衣物和这些年以来买的所有书籍都仔细规整好了。见哥哥和弟弟将骡车和寿棺等都置办齐了,就吩咐他们去洗手擦脸喝水歇息一下,自己先将所有的香火、纸钱、点心、水果等祭祀用品用一个大包袱包起来。然后,再用剪刀把所有的金纸和银纸都剪成三角形状,又搅了小半盆儿浆糊。 简单吃了点儿午饭后,兄妹三人就在平板车上将棺头彩绘贴好了,再由耿正满蘸墨汁,端端正正地在彩绘的右上竖行书小楷:先考:居中竖行书大楷:耿得喜;左下竖行书小楷:归家。再书写一副挽联贴在棺头彩绘旁边的寿棺边框上,其上下联分别为: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横批:风范长存。最后,兄妹三人又将剪成三角形状的金纸和银纸随意地贴在寿棺的其余表面上。 完成寿棺的外包装后,兄妹三人就将所有的金条和其余的封银全部码在寿棺的底部,并且将准备带回家的所有贵重物品也平摊开了铺在金条和封银的上面,再在上面铺上几条厚薄不等的褥子。然后,再为那个闭眼沉睡的男模特儿套上寿衣,安放在褥子上。 耿正仔细看看模特儿的脸,说:“它的脸这样光鲜有些不妥,咱们还应该在这上面弄点什么才好!” 耿英想一想,就去厨房灶膛里刮了一些煤灰,铲来了放在剩余的浆糊里边,搅拌搅拌,在模特儿的面部胡乱地涂抹一番,再撒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调料粉末。闻一闻还嫌味道不够,再去厨房拿来一块儿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也捏巴烂了涂抹在模特儿的面部、头顶和脖子上。 耿直捏着鼻子说:“够了,够了,再臭,咱们就没法儿坐车了!” 耿正说:“没事儿,一会儿盖上棺盖就闻不到了!” 说着,耿正将一个可以盖住半个脸的大礼帽戴在模特儿的头上,耿英再用白布将模特儿整个儿给蒙上,周围又紧紧地挤满各种衣物。三个人仔细检查一下没有什么遗漏了,就用几个大铁钉子将寿棺的盖子钉了起来。 然后,兄妹三人又用白纱将骡车的车棚也布置成了普通送灵车的样子。 让兄妹三人非常高兴的是,这挂平板车的车架和车棚内部都相当宽敞。除了在后面的车架上可以捆扎两袋草料之外,在车棚里边还可以将兄妹三人需要带回家去的所有行囊,以及那个大大的软皮箱、一个大大的礼品包,还有另外的两个小包裹全都放上。在那个大大的礼品包里边,包着准备送给武昌镇上白娘娘一家人的礼品;在另外的两个小包裹里边,一个里边包了给黄河边上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准备的南方特色点心和糖果,另一个则包了给梁爷爷和梁奶奶上坟的祭品,以及准备在过江前祭奠白幺爹的东西。而且在寿棺的旁边,还可以挤坐得下兄妹三人。那两条刚买的又粗又长的捅火棍,也分别放到了铺在车内的一条厚褥子下面的两侧。 晚上,李老乡如约送来了亲自为爹娘买的各种祭品。看了耿正兄妹三人如此安排随行细软,不禁大加赞赏:“真正好主意!” 随后又连连惋惜:“只可惜我们不能再一起经营商铺了!唉,回去吧,既然你们一意返乡,就回老家做你们的事业去吧!我相信,以你们超凡的心机,无论做什么,都一定会大获成功的!” 耿正笑着说:“那我们兄妹们就借李叔您的吉言啦!” 耿英说:“李叔叔您也一样,诚信大义加上灵活而又有远见的头脑,您一家人今后的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的!” 耿直也说:“我们回去以后,肯定会很想念叔叔、婶子和弟弟妹妹呢!” 李老乡动情地说:“我和你们婶子,还有你们的弟弟妹妹也一样啊!” 又叙了一会儿话,时间有些不早了。耿正说:“咱们不能让时间停止不走啊!李叔叔,就此告辞吧。希望咱们后会有期!得空了,请您和婶子带弟弟妹妹们来我们的老家‘三六九镇’看看,住些日子!” 李老乡唏嘘不已,说:“唉,但愿吧,只怕是在睡梦中的事儿了呢!” 随后,耿正将住房、厨房和院门儿的钥匙全部交给李老乡,说:“半个月的租金我会放在厅房这个大抽屉里边。过几天您来拿了,与房东结算清楚就行了!厨房里的米面油盐和南房里的柴火煤炭什么的,您看着收拾吧。” 李老乡说:“你们不要留租金了,那些东西也不用收拾的。我已经和房东说好了,等你们走后,我们一家人就搬过来住了。这边离咱们的铺子近,来来去去的方便!” 耿英说:“这样很好,这个院子什么都有,住着非常方便呢!” 李老乡说:“是个不错的小院儿,我正在考虑干脆买下来得了!” 耿直说:“这是个好主意!” 耿正笑着说:“李叔,我们三个刚才还说了,走之前要把那个大水缸里的水全部清理干净了,再把它悠回厨房里呢!这不你们全家人要搬过来住了嘛,那这个缸怎么办呢?要不还就放在院儿里晒水吧!厨房里不需要它,还占地方!” 李老乡也笑着说:“当然不用悠回去了,放在院儿里晒水是一个多好的主意啊!” 略迟疑一下,李老乡还是问:“我明儿还是过来送送你们吧!” 耿正赶快说:“不用送。我们一早起来就悄悄地走了!” 说罢,兄妹三人将李老乡送出门来,双方恋恋不舍挥泪告别。 返身关上院门儿,给骡子饮好水添上草料以后,兄妹三人简单洗漱一番就抓紧时间赶快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