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败的帝国(1/1)

作者:朕好萌么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衰败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它是一个欧罗巴大陆上的西方帝国,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着欧罗巴大陆的走向。 奥斯曼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世界的大草原。星历1290年,大夏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更多的藩属国臣服于这个庞大的中原帝国,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夏帝国的世界霸权了。 天下共主的宝座在向夏皇不断靠近,自夏太祖立国四百年,夏,这个字、国号、民族!终于要成为那天下的君父! 星历1291年,夏皇联合麾下大小三十余附属国发动了“藩国之战”,三十万夏军以及仆从军十五万由东向西,以皇朝之强大军力讨伐那些不尊宗主国号令的东方国家,誓要将帝国的威能辐射东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星历1300年,藩国之战历经九年,波及国家一百三十余国,最终以夏国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次战争虽然损耗了大夏帝国的国力,但彻底稳固了以大夏帝国为尊的宗主国制,东方国家无不以夏为宗主,新的世界秩序被建立起来了——大夏主导的联邦体系。 藩国之战的战败国,有的亡国,有的臣服,当然也有不愿见此消亡也不想臣服大夏的国家,那就是大草原上的突厥。 战败的突厥人元气大伤,大部分部族被夏军剿灭,剩余部族选择了迁徙,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欧罗巴大陆的最东端,带着突厥唯一留下的宝贵的财富——尚武的精神、惯于迁徙的习俗、精湛的骑术和难得的骑射技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新国家。 西方世界的主导者神圣罗马帝国发觉了这支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但当时的罗马皇帝并没有把这些乞丐一样的奴隶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些突厥只不过是从东方来的奴隶资源罢了。 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从罗马出发,带着短剑与盾牌来到了突厥人的领地。 罗马军团的到来让刚刚稳定下来的突厥人措手不及,他们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地缘,语言也互不相通,面对几万全副武装的罗马人,在藩国之战中损失殆尽的突厥军队显然无能为力。 突厥人被迫选择了和平。 但敌人施舍的和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根据双方签署的条约,突厥人需要每年向罗马皇帝缴纳一笔巨额的租金。 突厥人可以用贵重金属、珠宝和牲畜马匹来抵扣,甚至是健壮的突厥男人和十五六岁的突厥少女也可以抵扣不少租金——男人充作奴隶,少女当做玩物,这些被送往罗马的突厥人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私人财产。 随意处置和交换。 并且突厥人也将和西方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双方通过骆驼商队进行贸易,交换农业和畜牧业产品,互利互惠。 这也算是唯一对突厥人有利的条约内容了,起码因为罗马皇帝的轻视,贸易的互利性对突厥人来说还算是平等。 可接下来才是条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罗马皇帝还是其他西方国家君主,他们都不希望有一支信仰不同的异类闯入自己的世界,所以突厥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种族和语言的明显的共同特征,但必须信仰西方的宗教信仰,否则罗马军团依旧会对突厥人发动进攻,这一点不容更改。 迫于罗马军团的军事压力,突厥人只能同意更改原有的信仰,条约正式生效后,突厥人放弃了“突厥”的称呼,改称奥斯曼人,并且开始抛弃了自己的异教信仰,转而信仰西方宗教。 战争随着罗马军团的撤离而告一段落了,满载而归的罗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敌人,有着怎样的威胁。 随着奥斯曼人政权的不断稳固和扩大,西方国家很快就注意到了奥斯曼人的军事素养,有人开始意识到罗马皇帝为欧罗巴大陆埋下了一枚战争的种子。 这些能在藩国之战中存活的部族,除了拥有坚忍、自律和深谋远虑等品质之外,还有着从东方世界带来的军事和技术,这些优势条件在经过总结后更加明显,强大的夏军鞭策了他们。 现在轮到他们鞭策西方人了。 星历1380年,经过长达八十年的休养生息,奥斯曼人已经有了扩张的实力和底气。 这不得不提一个人。 奥斯曼(约1299—1323在位),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他被称为奥斯曼之父。 奥斯曼帝国的国号也因此而得名,在奥斯曼在位期间,向西迁徙躲避夏军的生存政策和奥斯曼人初期的恢复政策就是他一人排除万难制定的,延续了突厥的传统和文化,为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宝贵的政治基础。 他统治下的奥斯曼国家还不是强大的帝国,但奥斯曼依旧被称为帝国的创始者。 史称奥斯曼大帝。 传说在奥斯曼的梦里,世界成为一枚戒指,山脉、平原和天空、海峡簇拥着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幻化成戒指上两块蓝宝石和两块翡翠簇拥着一颗钻石,戴到了奥斯曼的手上。 这个故事对当时的奥斯曼人给予了很大的信心,但在如今看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和东方世界农民起义时,起义军首领突然成为某某已经绝后的历史人物的直系后代,并且巧合的路过某个地方,巧合的看见某只动物,巧合的想要剖开动物的肚子,然后巧合的取出所谓神的旨意,再巧合的天生异象,又巧合的被手下看见一样。 巧合到神自己看了都怀疑。 星历1383年,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奥斯曼人就征服了邻近的西方国家,开始统治比原先扩大了八倍的平原地区。 突厥化的鞭策开始了。 吞并了第一个西方国家之后,他们三面出击,将其版图向北、南、西三个方向扩张,占据了一大片广阔的土地,创立了空前庞大的游牧民族帝国。 自奥斯曼大帝之后,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奥斯曼人就以“帝国”自立,在西方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 罗马人这才明白何为养虎为患,可遏制奥斯曼人的扩张已经为时已晚,西方君主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入侵。 而奥斯曼人的进攻。 被西方人称为“上帝之鞭”。 在此前他们叫做突厥人,在东方世界败给了大夏人。 星历1453年,在长达七十年之久的持久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在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击败了罗马人的军团。 神圣罗马帝国只能联合拜占庭帝国,再次集结军队,希望击败奥斯曼帝国。 可军事上的劣势已经无法扭转,星历1461年,奥斯曼军队再次击败了罗马人,全歼了拜占庭军队,随之南下进攻拜占庭帝国,三个月内就打到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且围城六个月后,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损失惨重,被迫向奥斯曼帝国割地求和。 星历1529年,奥斯曼帝国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苏莱曼大帝指挥奥斯曼军队夺取了黑海的全部制海权和沿岸土地,三次击败叶尼塞军队,称为欧罗巴东大陆的霸主,统治地位不可动摇。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明白奥斯曼帝国现在已经不可能扼杀,只能与之联盟。 他们联合将大陆中部的查理曼王国打压下去,使得双方安稳的各自称霸统治。 神圣罗马帝国管控着西大陆。 奥斯曼帝国管控着东大陆。 两大帝国瓜分了欧罗巴大陆。 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罗巴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 但这种鼎盛时期并没有维持太久,星历1539年,苏莱曼大帝与叶尼塞王国的国战中赢得了胜利,重创了叶尼塞王国。 但在战役中,一枚由铜制臼炮发射的弹丸击中了骑着战马的苏莱曼大帝,败退的叶尼塞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溃败时的一轮齐射,干掉了奥斯曼苏丹。 苏莱曼大帝也没有想到,大夏人发明的火药在一百多年后,在西方世界又一次把突厥人走向强大的双腿,砸断了。 凌乱的战场上,那门打出最后一发弹丸的青铜大炮上,用大夏文字篆刻着:神机营制式壹仟伍佰贰拾年造青铜大炮。 这门十九年前铸造的大炮,被夏军淘汰后几经流转至藩属国军队当中服役,又在官员的贪墨下卖给了叶尼塞人。 最终葬送了突厥的强盛。 苏莱曼大帝死后,因为没有立下储君,导致五年后伊斯坦布尔的政治权力才稳定下来,但这五年的时间里,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已经开始由盛转衰。 宫廷的政变消耗了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外部的危机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奥斯曼人不再对外扩张,而是寄希望于保留历代苏丹打下来的疆土,可随着周边国家的强大,逐步衰落奥斯曼帝国开始了版图的减少和霸权的逝去。 神圣罗马帝国恢复了对欧罗巴大陆全部主导权,曾经被打得割地赔款的国家开始向奥斯曼帝国夺回失去的国土。 但凭借着苏莱曼大帝和十几任苏丹留下来的底蕴,奥斯曼帝国虽然失去了鼎盛时期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和人民,但依旧不失为是西方世界中的一个大国。 但衰落并没有停止,叶尼塞王国开始崛起,两个国家之间为了争夺黑海和海峡控制权,接连爆发战争,百年战争开始了。 但奥斯曼人拼死也只保留了不到一半的控制权,苏莱曼大帝时期的鼎盛不在了。 随着蒸汽时代的降临,神圣罗马帝国崩塌了,新的西方霸主诞生,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的研究机械技术,蒸汽革命使得一众新兴国家崛起,可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 新任的大陆霸主教皇国刚刚灭掉了神圣罗马帝国,转而东扩,准备建立联盟国秩序——教皇国与奥斯曼帝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碰撞。 星历1732年,炽天骑士团攻陷了伊斯坦布尔,活捉了苏丹,奥斯曼军队惨败。 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辉煌落幕。 …… 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 苏丹皇宫。 “该死的,让那些使者滚出去!吵死了!叫外交部长去和他们谈!”已经好几天没有睡一个好觉的苏丹六世再也忍不住了,他拿起床头的水晶杯就朝跪在地上的侍从的头上咋砸去。 苏丹六世爆发道:“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他西泽尔一个人在打仗!他打不过来,损失了十几万军队,我就能打过去不成?”吼完之后,苏丹六世倒头转身就睡,也不管房间内的其他人。 在苏丹六世进入梦乡的同一时间,在陆军本部,奥斯曼帝国陆军元帅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办公室里,十几位陆军高官聚集在一起,气氛还是一样的沉闷。 奥斯曼帝国的将军们只顾着闷头抽着香烟,这次,元帅也加入了造霾大军中。 现在的情况是:麦腊尼亚地区的奥斯曼军队止步不前,三十万精锐部队愣是打不进去,反而被夏军消耗了力量。 帝国的近东行省遭遇了重大危机,几十万中山军正在如当年他们在中山战争期间入侵中山国那样,侵入近东行省。 苏勒斯塔已经沦陷,原诚这个恶毒的家伙居然命令中山军屠城,十数万人死伤,直接促使周边数个城市挂起了白旗。 “近东行省告急,诸位有何高见?”阿卜杜勒·哈米德元帅抽着烟斗询问,烟雾弥漫,掩盖住了他秃鹫般的眼神。 奥斯曼近卫军的将军先开了腔:“近东行省可调动邻近行省的驻军救援,但陆军主力应该和精锐的奥斯曼近卫军一起驰援麦腊尼亚地区,寻求战机突破。还是不能因为战事受挫这样一点小事就和教皇帝国撕破脸皮。” 示弱的表态并不意味着他的骨子里是软弱派。 “怕什么?他们连三十万夏军都奈何不了,还来吓唬谁呢?难不成他们以为我们是他教皇帝国的仆从国?先打中山军!暂时放弃麦腊尼亚地区的进攻!”常备军的将军咆哮着要干一仗。 调子起的高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强硬派。 “既然各不相让,不如各自整理方案,等明天由苏丹陛下定夺吧?正好,苏勒斯塔的报告还没呈上去,如今一并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想浑水摸鱼的家伙。 阿卜杜勒·哈米德元帅坐在办公桌后面,平静地享受着烟草。 他现在五十八岁,已经算得上暮年。 他的思维不再敏捷,他的身体不再灵活,他的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他的脸颊开始有了老人斑。 但他心如明镜。 他坐在这把奥斯曼帝国陆军元帅的椅子上,把每个人的小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