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安朝民心(1/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218章 安朝民心

随着吐蕃退军,成都府的压力顿时消失。</p>

急忙分出一部分兵力,追上于江州将军的军队,征战西路。</p>

于公,为国出力,义不容辞。</p>

于私,此时形势一片大好,这些战功不去抢,那就是傻子了。</p>

西路大军势如破竹,连下十几城。</p>

东路的赵立将军,所率禁军等部同样战果辉煌。</p>

将整个“山东路”给荡平,尽归安朝之手。</p>

每打下一城,军队就用徐闻早已验证过的“立神之法”,用张天的神威来安抚百姓。</p>

虽然他们没有亲眼见过张天的“仙迹”,但是,这种信仰方式,很符合百姓的利益。</p>

既不用捐钱,又不用比拼谁的祭品好,只需要心诚即可。</p>

往往一支香,一只鸡,拜过就行。</p>

有些土豪想铺张浪费,用什么一米高的大香火,很多的牲口猪羊大肆祭拜,反而被安朝的军队训斥。</p>

安朝军队的军纪极好,虽然东、西两路大军比不上襄阳大军军纪森严。</p>

但至少没有屠城、大规模的掠夺和屠杀发生。</p>

很多城池还未打到,“仁义之师”的名气就已经传了过来。</p>

加上天金国兵力再次收缩,这些城池攻下、收服并不算费劲。</p>

偶尔有些天金国的将领,想采取埋伏、游击、坚守等手段阻击安朝大军。</p>

但是,无一例外,连朵浪花都没有掀起。</p>

有了千里眼的帮助,相当于天金国在蒙着眼睛在跟安朝大军打,毫无还手之力。</p>

这就是“信息战”的恐怖之处。</p>

直到后世,如果军队没有信息作战能力的话,即使有了飞机、坦克、火箭炮等先进武器,也会被信息化的军队碾压。</p>

更别说天金国连个无线电都没有,传个信息还要通过马匹跑来跑去。</p>

何况,还有千里眼从天上提供的信息。</p>

在赵立、于江州将军等看来,“如有神助”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真真切切的“有神助”。</p>

…………</p>

安朝境内。</p>

自从爆出安佑帝去了襄阳,安朝人的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p>

最先风传天下的,就是安佑帝在襄阳被天金国的人袭击。</p>

当时许多百姓看到安佑帝被郭将军和牛二抬了出来,一直抬回襄阳城。</p>

不知传了多少风言风语。</p>

幸好听说有“仙人庇佑”,最终缓了过来。</p>

许多忧国忧民的文人士子,纷纷议论。</p>

身为皇帝,擅自离开帝都,跑到边防前线去,将自身置于险地,实在不是为君之道。</p>

有些高人雅士,在朝中有些名望,已经写好奏折,准备规劝皇上了。</p>

同时也不忘弹劾一下蔡丞相。</p>

皇帝身为“圣人”,是不会错的。</p>

如果做错了,那一定是身边臣子没有尽到进谏的职责。</p>

首当其冲,自然就是身为丞相的蔡安。</p>

可是,蔡丞相被骂了几十年奸臣,又岂会在乎这点骂声?</p>

就在普通百姓猜测皇帝跑到襄阳城去干什么的时候,突然圣旨传来,恢复国号为“安朝”。</p>

然后又以天金国袭击仙人与皇帝为名,兴师北伐。</p>

士子文人又是一惊。</p>

这是准备与天金国不死不休呀。</p>

虽然说皇帝身边有个法力无边的“仙人”,也有不少人看过临安斗法,相信张天是有法力的“得道真仙”。</p>

但是,据史记载,这种举国之战,传说中的“仙人”好像起不到多大作用。</p>

平时看着眼花缭乱的“仙法”,什么大变活鱼,断头重接,草人脱身等等。</p>

在数十万大军的对抗中,实在没有多少用处。</p>

否则,历史上的左慈、于吉之流,岂不是最应该称王称霸?</p>

又岂会被曹操、孙策等凡人所杀?</p>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打仗也是传得神乎其神。</p>

传说他能呼风唤雨、符水治病什么的,最终不也被凡人军队打败了?</p>

很多人已经担心,皇上这是被“仙人”忽悠了。</p>

一旦战败,身在前线襄阳城的皇上,恐怕性命难保。</p>

皇上还没有子嗣,他一死,安朝必然大乱。</p>

到时候,内忧外患,亡国可矣。</p>

谁料大战一起,捷报连连。</p>

东路大军、中路的襄阳军全都轻松地攻城掠地。</p>

普通百姓没有见识,知道打下天金国的城池自然应该高兴。</p>

但有见识的高人能看出,这打下的都是不太重要的城池,天金国收缩兵力的意图很明显。</p>

之后,西路传来消息,吐蕃等部东进,攻打成都府,西路大军被迫回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