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251章 三星连珠
太阳能帆直径数百米。</p>
既可以吸收阳光,为九重天供电,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来自太阳方向的宇宙射线辐射。</p>
张天盯上的,是它反射光的特性。</p>
数十年来,因为它反射的光照到地面,影响到了两个国家的兴衰。</p>
既然这样,张天干脆改造一番,让它狠狠地反射,让太阳光来得更猛烈一些吧!</p>
不过,这个工程量可不少。</p>
张天需要将上千个支架节点,一个一个地改造,令其可以按指定角度弯曲。</p>
这又是一个“非法改装”的工程。</p>
放在后世,立马就会有人过来叫停,严重的甚至会有导弹飞上来,轰了空间站。</p>
张天每天改造一小部分,时不时的还会收起、展开太阳能帆,测试改造部分的可靠性。</p>
这可就吓坏了地面上的安朝国民。</p>
见“帝星”时不时闪烁一下,隔三岔五的又消失几个小时。</p>
以为天上出了什么问题,抑或张天出了什么问题,无法给凡间的安朝提供庇佑。</p>
安朝的钦天监从来没有如此忙碌过。</p>
不但派人十二个时辰日夜盯着“帝星”,皇帝还经常派人来询问:看到了什么?天上难道是发生什么事?</p>
钦天监的官员刚开始还实事求是地回答,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p>
但每次给皇帝的回答都是“不知”,钦天监的官员自己都心虚起来了。</p>
易地而处,如果自己的下属一问三不知,自己都想罢免了他。</p>
如果是以前,钦天监的官员还会根据黄历,编排一些上天预示吉凶的“预言”出来。</p>
反正干这行的都有经验,话一定要说得模棱两可,进可攻,退可守。</p>
无论最终事情有没有发生,“预言”都能混过去。</p>
正如唐朝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唐朝两位高人李淳风和袁天罡,“预言”了未来几千年发生的大事。</p>
图画晦涩不明!</p>
批语模棱两可!</p>
几千年下来,总能有大事能够对得上。</p>
至于这些“大事”是不是就是作者的本意,只有天知道了。</p>
问题就在于,安朝头顶上真有一个“天”。</p>
这个“天”在凡间还留有两个弟子,一个亲传,一个记名。</p>
钦天监生怕胡乱写“预言”,被徐闻和卓平指出错误,说仙师不是这样说的。</p>
那就不是罢官那么简单了,欺君之罪,轻则入狱,重则砍头。</p>
同样是回答“不知”,皇帝不会拿徐闻和卓平怎样,只好把气撒到钦天监身上。</p>
三天两头申斥一番。</p>
搞得钦天监的官员压力山大,加上熬夜加班。</p>
没过多久就开始秃头,脸上长痘痘,身材开始长胖。</p>
原本一身仙风道骨的监正大人,硬生生变成秃头的油腻中年大叔。</p>
百官一看,马上就脑补了:</p>
“钦天监观察帝星,强行揣摩天意,看,这不,上天在警告他们。”</p>
“嗯……对对对,幸与不幸,他们没揣摩出什么来。否则天雷盖顶,恐怕就不是秃顶那么简单了。”</p>
“这个……身为同僚,要不劝劝皇上,切勿追问了?”</p>
这些还是小事。</p>
安佑帝之所以急,是因为张天走后,加上“帝星”又异常,原本低眉顺眼的邻国,口风开始变了。</p>
原本在西京路和安朝有领土争端的大蒙国,更是有事没事就拿两件事说道,以打击将士们的士气。</p>
好在燕云十六州已经纳入安朝防线,又有“千里眼”辅助,倒也不怕大蒙军队。</p>
但大蒙铁骑来去如风,守城有余,追击无力。</p>
双方都在僵持着。</p>
原本被张天吓破胆的西夏、吐蕃等部,想给安朝割地求和的。</p>
见张天升天了和帝星闪烁,口风一下子改了,改为赔了一点金银财物,打算糊弄过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