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2/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321章 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

“这确实跟上仙说的变化是永恒的一致。”</p>

“自三皇五帝始,上古有禅让之制,中古有周公之礼,秦朝有严苛之法,及至汉唐,法度一再变迁。”</p>

“可见,想依靠一套法度千秋不变,恐怕有违天道,故不能长久。”</p>

“嗯……”众人微微颔首,“傅大人言之有理。”</p>

傅文林虽然没有提到安朝,但在座之人都清楚。</p>

安朝的制度又跟历朝历代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重文轻武,以文制武。</p>

皆因在五代十国时期,无数将军造反,嘎了所在国的君主,自己当皇帝。</p>

若不是张天的到来,影响了历史走向,恐怕此时统治中原的就是赵匡胤一脉了。</p>

因此,制度也因时制宜。</p>

若是生搬硬套前朝旧制,反而死得更快。</p>

傅文林继续道:“荀子又有云: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p>

“若是皇家顺应时势,遵循天道,则安朝之贫、安朝之病、安朝之祸,岂不是能一一避开?”</p>

“既然非贫、无病、不祸,祖宗基业自然长久。”</p>

安佑帝听了,脸色才好了些。</p>

那几个有威望的宗老微微点头,似乎挺认同的傅文林的看法。</p>

唯有史尚书、徐闻等务实派的重臣,脸色不动。</p>

他们常年处理政务,要跟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知道很多事情说得好听,做起来却千难万难。</p>

光是“节用”一项,就是历朝历代最为头疼的难事。</p>

皇帝节省容易,但天下那么多官员,花的是公家的钱,谁跟你“节用”?</p>

稍有松懈,国库就可能被掏空。</p>

说不定被裁的某个边疆小吏,就是覆灭王朝的枭雄,例如李自成。</p>

安佑帝道:“上仙,若是安朝能藏富于民,常备精锐之士拱卫内外,天下各地有难,朝廷积极救济,可长久乎?”</p>

张天无奈一笑,默然不语。</p>

这个时代的人,对王朝更替的见识,还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p>

他们没有见过后世工业时代那可怕的生产力,没有见过随之产生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p>

根本无法跟他们解释。</p>

人类对于想象之外的事物,是无法理解的。</p>

即使勉强听进去,基于人性,也不可能放弃手中的皇权。</p>

正如后世的戊戌变法。</p>

有一丝希望从封建王朝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结果被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破坏,诛杀了戊戌六君子。</p>

不过,即使慈禧不破坏,也只是有一丝希望罢了。</p>

后世很多学者马后炮分析,认为成功的几率也没多高。</p>

其根本原因,这场变法本质不过是维护皇权的另一种手段,并不能解决新生产力与旧王朝的根源性冲突。</p>

纵使张天告诉安朝未来的时代走向,千百年后,那时的人也未必会听从所谓的“祖宗之训”、“仙人之语”。</p>

大家见张天又是“笑而不语”,笑容中还有些无奈,甚至有些嘲讽。</p>

安佑帝脸色又转喜为悲,道:“若是天道如此,安朝注定灭亡,那朕日夜操劳,又有何用?!”</p>

史尚书一看要糟,皇上如果就此自暴自弃,对安朝绝对是一大灾难。</p>

喜欢请不要逼我做神仙请大家收藏:()请不要逼我做神仙。</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