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可说啊不可说(谢“开始吧啊”的角色召唤和催更符)(1/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349章 不可说啊不可说(谢“开始吧啊”的角色召唤和催更符)

客厅明明挤得满满的,却寂静一片。</p>

看着那从小看到大的夜空,很多人不自觉流下了眼泪。</p>

脑海里全是那无穷的星空世界。</p>

所有人渺小到有一种虚无的感觉,仿佛自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p>

此时此景,大家终于理解了苏轼的情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p>

难怪上仙对人间之事不上心。</p>

如此天地,距离动辄万万里, 时间动辄万万年,谁还会在乎眼前的俗事?</p>

都是过眼云烟罢了。</p>

双眼一睁一闭之间,人间百年已过。</p>

所有的俗事都消逝在时间长河中……</p>

张天也不催促,让大家体会一下。</p>

即使是后世的人看向星空,了解到宇宙的浩瀚,都会有一种莫名的触动。</p>

何况眼前的众人,第一次接触到如此超时代的信息。</p>

终于,有人率先打破平静。</p>

钦天监沈望星唱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p>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p>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p>

这是屈原的《天问》。</p>

沈望星唱的是关于“天”的第一部分,唱完后,高声道:“诸位,勿需哀叹。”</p>

“先贤屈原作《天问》,如今我等在上仙的传道之下,已经知道了一部分答案。”</p>

“然而,天地还有无穷奥秘等着我等去探索。”</p>

“天地越大,才越是有希望。”</p>

“若是天地狭小,随随便便就能够看完,那这天,岂不是太无聊了?哈哈哈哈……”</p>

“嗯……沈大人言之有理。”有人回过神来。</p>

仔细一想,确实就该如此。</p>

当初很豪迈的《天问》,有一些已经可以解答了。</p>

例如“明明暗暗,惟时何为?”。</p>

问的是: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为什么这样安排?</p>

此时众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概念,知道是天体自转产生的。</p>

有一些则是问得无知。</p>

例如“天极焉加?八柱何当?”</p>

问的是:天轴的顶盖究竟架在何方?八根支持天体的擎天柱,安放在哪里?</p>

看过地球全貌之后,大家知道根本没有天轴,也没有天柱。</p>

但是,“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些还没有答案。</p>

这几句问的是:天上分为九重,是谁环绕它度量确定的?这么巨大的工程,当初建造它的又是何人?</p>

这些关于宇宙如何诞生、如何形成的终极问题,光是想想就令人着迷。</p>

虽然已经破解了《天问》的一些问题,却又带来一些更宏大,更深邃的问题。</p>

只要有求道之心,岂不是更令人振奋?</p>

慧圆站出来,走到夜空的全息图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p>

“阿弥陀佛!张公子,天地浩瀚,贫僧叹之。”</p>

“敢问玉皇大帝之天庭、如来佛祖之佛国、六道轮回之地狱,诸多神国,究竟在何方?”</p>

这一问,顿时把大家的精气神都问了回来。</p>

对呀,刚才看了那么久,都没看到天庭、佛国、地狱。</p>

浩瀚的宇宙离自己太遥远,但这些仙佛鬼三界,可是跟死后去向息息相关的。</p>

张天略一沉吟。</p>

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能否认仙、佛、鬼的存在。</p>

就算否认,估计别人也不信。</p>

只会以为是什么天地大秘,不肯“泄露天机”罢了,一如当初自己说不是仙人那样。</p>

就连后世科技那么先进,信息那么发达,各个宗教的信徒依然信奉“主”的存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