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望气之术与光谱(1/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384章 望气之术与光谱

刘奉真看了周围一眼,有些犹豫。</p>

此时中原使团数十人簇拥在周围,这等道门秘法,刘奉真实在不想宣之于众。</p>

但张天亲自开口,又不敢不答。</p>

张天看出他为难,道:“只是随口一问,若是涉及师门秘密,不方便的话就不用说了。”</p>

刘奉真道:“是贫道修行不够,心胸未开阔。”</p>

“师父连《悟真篇》都能广为传授,区区望气之术,自无不可。”</p>

接着,开始娓娓道来:</p>

“修炼望气之术,得先内修真气。”</p>

“真气充盈者,望气方能感气,感气才可通气,通气则神明,神明而妙觉……”</p>

“每日红日初升,以第一缕紫光初见时练功为佳。”</p>

“面向大日微视,似看而非看,入静反观,目注而内练,采太阳之灵气由眼入身……”</p>

刘奉真边走边说,周围的人都悄悄走近几步,将耳朵凑近聆听。</p>

如今沾上仙的光,能够听到道门高人亲自传授道法,不听那就走宝了。</p>

不管以后学不学得会,先听了再说。</p>

若是以前,张天肯定听得一头雾水。</p>

现在跟紫阳真人学过《悟真篇》后,体内真气充足,倒是能够明白个大概。</p>

等刘奉真说完,张天问道:“对了,成功率如何?”</p>

“这……”刘奉真迟疑,“这与使用之人的修为,还有观察对象的气机强弱有关,难以判定。”</p>

“嗯……”张天不置可否。</p>

这种道法,不确定性太大,实在不符合他理科生的思维。</p>

后世的科学,讲究一个确定性、可重复性。</p>

像这种飘渺不定的道法,张天本能的有些抗拒。</p>

先收录入系统,每天早上锻炼的话,有心思再练练。</p>

刘奉真见张天神色淡然,问道:“不知上仙可有指正?”</p>

张天道:“这种望气之术,依赖人眼和修为,不确定性太大。”</p>

“若是有仪器能够确定的捕捉到这些气机,将之量化,那实用性就大大提高了。”</p>

“据我所知,白光之中,其实隐藏着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p>

张天将光谱的知识简略地跟刘奉真提了一下。</p>

同时解释了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物体的颜色,实际上是由反射光或透射光的颜色所决定。</p>

而不是物体本身发出的。</p>

这个概念,在古人看来,是颠覆性的。</p>

至于望气之术看到的颜色,跟光谱之中的多种颜色是不是同一个范畴的东西,张天不确定。</p>

但都是从人眼看到的,按理说应该有办法将之量化。</p>

刘奉真听了,身体一震,嘴里喃喃道:“光谱?万物之色只是反射而来?”</p>

“制作法器……用法器代替人眼和修为……原来如此……大有可为……大有可为……”</p>

“谢上仙指点!”刘奉真郑重地向张天行了一礼,“上仙一言,胜贫道修行半生。”</p>

“嗯,好生参悟。不明白的可来问我。”张天仙里仙气道。</p>

张天选择去道教的地方住宿。</p>

一回到道观,刘奉真告罪一声,就钻进房间研究去了。</p>

第二天一早。</p>

刘奉真就对着太阳还未升起的东方,左右两只眼眯来眯去,不知道在试验什么。</p>

待红日初升,刘奉真还对着一缕缕的阳光,伸手去捏。</p>

仿佛那是一条条有形有质的细线,想探究其中的奥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