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张天传功:气生心窝(1/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632章 张天传功:气生心窝

张天道:“我先说总纲,练气之道,不外乎八个字:顺其自然,切勿强求。”</p>

曹宝有些疑惑:“这么简单?我还以为有一大篇深奥的口诀呢。”</p>

张天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p>

“你记住总纲,这会贯穿所有练气阶段。”</p>

“凡是不自然的表现,皆是强求,当止则止。”</p>

“不过,在正式练气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你要切记。”</p>

曹宝拿出手机,打开录音机,道:“那我可以先录下来吗?我怕记不全。”</p>

张天道:“可以。”</p>

“先说环境要求,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尤其不能突然在巨响干扰,或者有外人突然拍打。”</p>

曹宝道:“那我在宿舍不适合了?”</p>

张天道:“不是很适合。”</p>

“不过,如果宿舍里没有异响,你跟舍友提前说,不能通过拍打来叫醒你,倒是可以浅度练习,用来助眠。”</p>

“若是发现环境不合适,就想想总纲,切勿强求。”</p>

曹宝道:“好。我知道了。那这一个月,我能来这里练习吗?”</p>

“可以。”</p>

张天继续道:“说完环境,再说人之本身。”</p>

“首先,不能在大惊、大怒、大饱、大饥等不稳定状态打坐练气。”</p>

“身体剧烈运动后,心跳急速,气喘吁吁,也不能练,必须等心脉平复才可以。”</p>

“如果身体有创伤、发烧发热等,应该求医问药,而不要指望真气能够治疗一切。”</p>

“另外,女子在月事、孕期等期间,亦不能练气,尤其不能气聚丹田。”</p>

“否则,可能会造成月经过多,流产等现象。”</p>

曹宝斜眼:“我又不是女的,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p>

张天道:“你敢说,学会了不教给家里人或者亲近之人?”</p>

“若是不知道这些禁忌,反而害了别人。”</p>

“是。”曹宝一改嬉皮笑脸,肃容以待。</p>

张天继续道:“除了身体需要自然外,心情亦不能急躁、妄想。”</p>

“顺其自然,就算后面什么都没练出来,只要能够保持心境平静,也算是有所得。”</p>

“《黄帝内经》上面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p>

“人越是平静,越是不求,真气反而能越快产生。”</p>

“身、心内外,基本要求就这些。”</p>

“身心调整好了,下面就是——坐姿。”</p>

“古代传下来的功法,喜欢盘坐,这是有时代限制。”</p>

“练气之道,据《行气玉佩铭》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p>

“凳子的使用,大概是在安朝(宋朝)开始普及。在此之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p>

“加上很多高人喜欢去深山老林中打坐,也不方便带着一把凳子。”</p>

“久而久之,未免有些刻板印象。”</p>

“其实,只要符合自然之道,不必刻意盘坐。”</p>

“对于身体柔韧性不好的人来说,久坐容易腿麻,反而影响真气的产生。”</p>

曹宝叫道:“对对对,我之前就是这样。老是坐不住,根本无法静下心来。”</p>

“那要怎么坐?”</p>

张天道:“自然坐在凳子上即可。凳子不高不矮,可令小腿、大腿、身体三部分成90度弯曲。”</p>

曹宝听了,坐在凳子上,试着将腰杆板得直直的。</p>

张天笑道:“你看你,又忘记自然二字。”</p>

“腰要直,但不能强行拉直,头要平,自然抬起即可。”</p>

“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即可。”</p>

曹宝听了照做,顿时欣喜道:“这个坐姿很舒服,一点也不会累。”</p>

张天稍稍纠正一下:“只坐屁股就行,大腿不要坐进去。”</p>

“大腿坐进去,会与凳子压迫,反而不利于气血运行。”</p>

“是。”曹宝将坐姿稍稍移出一点。</p>

张天道:“身体姿势,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就是——舌顶上腭。”</p>

“说是顶,其实不要用力。舌头上卷约90度,用舌尖轻轻接触上腭即可。”</p>

“舌头摆成这个姿势,很容易分泌口水,自然咽下去就行。”</p>

“古人云:气是添年药,津是续命芝。津指的就是口水。”</p>

“这个姿势,道家中又叫搭天地桥。”</p>

“等你小周天通了,真气就要从脑门下行,经过这里,回归丹田。”</p>

曹宝道:“我看过相关内容,还有一个对应的叫撮谷道。”</p>

张天道:“没错。”</p>

“这是人体任脉与督脉的两处断点,需要人为地搭桥铺路,让真气通过。”</p>

“撮谷道就是提肛,尤其是练到气聚丹田这一步,切勿漏气。”</p>

“真气经过谷道(肛门)的时候,漏的气跟屁不同,切记要收紧。”</p>

张天继续道:“总纲、注意事项、身心、坐姿说完了,下面可正式练气了。”</p>

“心窝在哪里你知道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