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时代前沿第二章 (07~10)
207 生产银耳,初因技术不过关,随着市场一路狂跌,转眼间小规模生产银耳已是凶多吉少,从事银耳生产以彻底失败告终。在银耳的基础上另起灶炉,平菇等系列品种崭露头角,大有崛起之势。生产银耳,自己是个尾随者。平菇等系列品种,已经跻身国内排头兵阵列。 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今后行稳致远。开初的大半年甚至将近一年的时期,怀着沾沾自喜、麻痹大意心态,以为自己所遇到的远非什么大问题,或许一个转身就解决了——危机意识严重不足。 银耳归根结底败在自己粗心大意——接种剂量严重不足。最大损失,是不计其数次的试产消耗,仅用于实验的银耳菌种,累计就超过千元。实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实验缺乏系统全面的完善方案,没有事先拟定一揽子全覆盖的具体课题目标,导致实验效率和价值大幅降低。松散低效,盲目实验,重复实验屡屡出现,特别是没有涵盖接种剂量、生长周期等重大课题,长期缺乏接种剂量和生长周期实验的真空,成为技术实践过程中的重大过失。 如果在成韵,更是声名远播。爷爷一生并不富有,但见多识广,擅长为人处世,解放前所到之处莫不受崇高的“上房”礼遇。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曾任当地农协会主席,是当地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第一个入股的自然人。由于头脑灵活很会找钱,在“大搞增种”以后,曾一度为“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对象。即或到了去世的两年前,由于涨洪水绕道赶集,从野外发现一窝蜜蜂带回家,到去世前已经发展出近两百箱蜜蜂(产权归集体所有,个人通过挣工分获得相应收入)。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庶盶连爷爷的模样都记不得。幼年时期,爷爷的事迹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使庶盶深知爷爷明断是非、才能出众。爷爷留下几句知者甚众的话,如“吃不穷穿不穷,没有计划一世穷。”“帮理不帮亲”等。在阅历尚浅时,庶盶对这些话有些质疑,例如庶盶始终认为婆婆很有计划,可除了省吃俭用以外,似乎别无良策。直到庶盶弄清楚一个人口大家庭贫穷的根源,在于病的病、老的老、小的小,即严重缺乏劳动力所致。在如此缺乏行动力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勉强度日就很了不起。至于“帮理不帮亲”,粗看似乎有些不顾亲情。渐渐地,庶盶开始日益领悟出这句话的深刻道理:如果脱离懂理守理,毫无理智的帮亲,反而会使亲友陷入孤立,实际上是在害亲。只有将浓厚的亲情建立在牢不可破的情理基础之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反之,没有道德立场的帮亲,在本质上就是害人害己。 爷爷用冷开水洗下黑木耳的孢子,洗液直接泼洒在木棒上,理论上完全成立。采集孢子,是通过有性繁殖制作木耳菌种的首要步骤,更是大自然中菌类繁殖的主要方式。木耳洗液直接做种液,与当前制种技术相比,制作菌种要求在无菌条件下,完成采集、分离、提纯、复壮、择优等技术措施,以获得优质高产的单株品种。尽管洗液缺乏控制杂菌以及选优等技术手段,但冷开水具有无菌条件,至少比自然界菌类的有性繁殖效率高出若干倍。 木耳冷开水洗液直接做种,相对于自然状态下,黑木耳的产量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这应该是不用质疑的。当前,自然界中黑木耳的采收季节刚过,用冷开水木耳洗液直接做种实验正是时候。同时,有必要对各种奇奇怪怪、哪怕是不切实际的传言、办法进行广泛试验。眼下,还有微量鲜平菇长出来,虽然是尾脚菇,品质差些却并不影响实验,关键是证明方法行与不行。开水放冷,放入平菇搅动,洗液直接拌入培养料中。所剩菌体,既然可以无性繁殖生产菌种,何不直接拿它当种一试?木耳、香菇、天麻(密环菌)等等,只要能够想出不同或有所不同的方法,就同时进行分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