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扬州之行(1/1)

作者:血色中华魂

火枪洗明路第七十七章 扬州之行

长江下游通州段,一艘悬挂着官旗竖着官牌的江船正逆流而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也不知道这六月的扬州是否烟花依旧。”庞帅站在船头看着长江两岸的景色喃喃自语到。 “将军,外面风大,回舱里避避吧!”新任侍卫头领庞勇来到庞帅身边劝到。 “没事,这点江风对咱们这些武人来说算不得什么,想当时,我,卧槽……” 庞帅话还没说完,脚底一滑便从船头栽了下去。 “来人啊!将军落水了!” 听见庞勇的喊声,闻声赶来的几名会水的亲兵便纷纷跳入长江中救人。 不一会的功夫,本身就会水的庞帅便在亲兵的帮助下回到了船上。 “阿嚏!” “将军,没事吧?” “没,没,阿嚏!没事,我先进去换身衣服。” 一刻钟后,重新换了一身行头的庞帅再次来到了船头,只是位置却离船舷边远了不少。 “阿勇,再叫点人来,我现在心里有点不踏实。” “是,将军。” 与此同时,扬州城外某处人迹罕至的山林里,一群让人看着十分别扭的农夫正在干着安营扎寨的活。 “李桑,我滴,人马已经全部到齐了,你滴,准备的如何了?” “放心吧,都准备好,只要时机一到,我就会派人通知你的。”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转过头来,庞帅乘坐的江船已经来到了扬州码头。 “走,咱们去东关街逛一逛。”船一靠岸,庞帅便带着一众亲兵朝扬州城东门而去。 东关街,自打唐代开始,便已成为扬州城城内非常繁华热闹的所在,只要从城东门过了城门洞就算是到了东关街。 进了扬州城,庞帅等人便被熙熙攘攘的人群震撼住了,好一个喧嚣热闹的景象。 “真热闹啊!这里好像比京城还要热闹,看看这条街,似乎很长啊!”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街景,庞帅说道。 确实不短,貌似后世的扬州市东关街全长约一千一百多米左右,现在估计更长。 一路走,一路看,只见街道两旁尽是些商铺馆子,既有油米坊、鲜鱼行、八鲜店、瓜果店、竹木店、酱菜店、豆腐店、茶食店,也有成衣店、鞋店、布店、纸店、当铺、伞店、胭脂铺、箩匾铺、漆器铺、糖坊、玉器作坊等,衣食穿用的东西很是全乎。 “嘿!那不是咱们威海卫出产的肥皂吗?都卖到这里来了。”看着小商贩摊铺上摆放的肥皂,一名亲兵用胳膊碰了碰自己身边的同僚。 “不止呢,你看,那边还有玻璃瓶呢,我擦!这些可乐瓶是从哪里弄来的?”看着摊铺上那一溜排列整齐的墨绿色军中特供可乐瓶,开口的亲兵有些疑惑。 “没什么,那些都是些残次品,砸了有些浪费,所以就拿出来卖钱了。”听到亲兵的话,庞帅给出了答案。 “小九,小虎,就你俩话多,注意纪律!回去我再”刚才听着俩小子声音有点大,还没来得及开口的庞勇训斥道。 “好了,没事,下次让他们注意点就行了,走,咱们找个馆子尝尝扬州美食,看看扬州三把刀之一的厨刀有何出色之处。” 所谓的扬州三把刀,是指扬州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即天下闻名的扬州厨刀、修脚刀、理发刀。都说三把刀在扬州人手中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是一门艺术。 所以,呵呵!庞帅就是馋了,谁信他一个武夫会去欣赏艺术,虽然也是带着“刀”字的。 “海威酒楼!就这里了,走,尝尝。” 海威酒楼,把前两个字倒过来就是威海酒楼。是的,你没猜错,这么挫的名字就是庞帅手底下的情报司们搞出来的,大明的两京十三布政司都有情报司的一家海威酒楼。当然,搞情报的肯定不可能只会找一个地方和一种行业来掩饰和隐藏自己,诸如青楼与商铺之类的也是有的。 反正都是消费,庞帅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到自己酒楼去消费,这怎么看也不是胆小怕死的表现,你们说是不是。 “客官里面请!” “三个相邻的雅间。” “好嘞!客官,这边请。”说着话,跑堂的小二便带着庞帅一行人上了楼。 “小二,把你家掌柜的叫上来,我家大人要吃当地正宗的扬州菜,让他过来伺候着。”到了楼上雅间,看着庞帅落座后,庞勇对小二说道。 “好嘞,麻烦诸位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请我家掌柜过来。”话音刚一落地,小二腾腾的就下了楼。 “掌柜的,掌柜的!”下了楼,小二便来到酒楼的后院寻找自己的掌柜。 “怎么了?大白天的喊什么!” “掌柜的,楼上雅间来了位年青的官老爷,护卫头子腰上带的是百户的腰牌,点名要让您去伺候。” “哦?走,前面带路,我去看看。” 不一会,掌柜的便跟着小二来到二楼雅间。 “好了,你下去吧,到厨房让老李准备好食材,要咱们扬州正宗的食材,这里我来伺候。”看着雅间门口守着的几名侍卫,掌柜的吩咐着小二。 “情报司捕风局六科申德威见过将军!将军福安!”掌柜的进了雅间后,看着坐在主座的庞帅,立即半跪自报家门。 威海卫情报司下设有两个局,合称为捕风捉影。捕风主要为情报收集与打探,而捉影则是行动部门,暗杀与抓捕之类的活都是他们的。 “好了,起来吧。买粮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将军,现在扬州城内手里还有大量存粮的大粮商都已经联络好了,只等将军您召见了。” “嗯,你派人去把他们都请过来吧,今天我在这里请客。” “是,将军,我这就去安排。” “哦?对了,咱家酒楼的扬州菜正宗吗?” “将军放心,属下的厨子是正宗的扬州师傅,食材也是当地的新鲜食材,绝对不会让将军您失望的。” 半个时辰后,六名扬州城内的大粮商先后进入海威酒楼。 “各位,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姓庞,来自山东文登,此行的目的是为文登营购粮,新粮!不知几位能否满足本人的要求?” “庞大人,您放心,没有扬州城做不了的买卖。只是,不知大人您要采购多少新粮?” “三百万石!” “多少?”六名粮商不确定道。 “三百万石!” 看起来三百万石粮食不少,但是真吃起来,就真不显的多。 明朝年岁好的时候,南方一亩地可以出产五十石左右,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大约在六千斤上下,十石就是一千多斤,一家三口人一年三顿饭应该是能吃饱的。 普通士兵一家三口就是一年十石粮食,那一万名士兵和家属呢呢?十万呢? 再说了,军营里的一日三餐却是免费的,高强度的训练消耗,绝对会让这些大头兵吃的更多,更别说还要救济流民和移民了。 “那价格?” “一两一石!怎么样?” “锵!”庞帅边说边顺手抽出庞勇腰间的腰刀,修了修指甲后又顺手把刀插了回去。 “大人,这个价有点低了。”说着话,一名粮商用手里的绢布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低吗?” “嗯!” “锵!” “不低,不低。” 据明时陈绛编撰的《金罍子》记载:嘉靖三十二年京畿地区突然爆发饥荒,原本一直稳定在一两左右的米价突然上升到了二两多一石米。 在根据《见闻杂记》记载:万历十六年饥荒严重,一石米价格上涨到了一两六钱。在这之后,粮价不仅再也没降过,反而还越来越高。 所以说,庞帅确实有点强买强卖了。 “哦,对了,还有个事忘了说了。每成交十万石粮食,我就再加一百块半尺的圆镜和十瓶琉璃酿(玻璃瓶装的高度白酒),还有一万张纯白纸(a4纸)。” “当真?” “当真!”庞帅回答的很坚定。 “这位大人,您放心,我等这就回去调集粮食。”话音刚落,六个粮商便争先恐后的窜出了雅间。 目前,流通在京城里的半尺大小的圆镜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三百两一块,而且是有价无市的,因为庞帅总共就送出去五百个圆镜。而这五百个圆镜也大都在紫禁城的后宫,还有勋贵集团与阉党集团手里,外面罕有流通。当然,庞帅的地盘除外。 琉璃酿,这就不用多说了,无非就是经过提纯的白酒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罢了。五十三度一斤装的酒,价格在三百两一瓶左右。 纯白纸,据说在文人墨客的圈子里一两银子一百张。 “正事忙完了,上菜吧!” “是!”应了一声,庞勇便去通知上菜。 没一会儿,掌柜的便带着几个小二开始上菜。 只见几个小二打了个来回后,桌子上便摆满了美味佳肴,有大烧马鞍桥、金葱高邮麻鸭、大煮干丝、水晶猪蹄、扬州老鹅、天香荷藕、佛手芽姜、蟹粉狮头、紫檀虎尾、盐水虾。 “大人,这是大烧马鞍桥(又称红烧马鞍桥),这个菜呀,是江苏一带的传统名菜,属于苏菜淮扬菜,为淮扬长鱼名菜,因鳝鱼段与猪肉合烹,形似马鞍桥而得名,甚是美味啊!”。 “嗯,闻起来可真香,那我就来尝尝这道名菜。”说完,庞帅便动筷夹了一段鳝鱼送进口里。 “嗯,不错。这菜看起来不仅色泽酱红,汤汁稠浓,这鳝段吃起来也很是酥香,风味隽永啊!” “大人,这道菜不仅好吃,同时还兼具有补虚养身、补阳调理等功效。” “大人,您再尝尝这个大煮干丝。大人,您别看这道菜看似容易,其实它并不简单。” “怎么,这不就是简单的水煮豆腐干丝嘛,有啥不简单的。” “大人,这乃是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此菜,鲜香扑鼻,火腿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豆腐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还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的豆腥,乃是脍不厌细的代表之作啊!您尝一口就知道了。” “嗯,此菜果真是极好的。” 半个时辰之后,吃饱喝足的庞帅便离开了酒楼,继续在扬州城晃悠。 同时,有人在扬州城购买了大量粮食的消息不胫而走,各方鬼魅顿时蠢蠢欲动,派出人马到处打听具体细节。 “将军,咱们买粮的消息满城传开了。” “传开了好啊,新兵们是时候见见血了。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就好,走,跟我去看看瘦西湖,见识见识扬州瘦马!” “将军,夫人那边?” “额,泛舟游湖即可,走走,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