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津卫买枪(2/2)

作者:美丽的齐卜

一梦明末第10章 天津卫买枪

原来两个人在争论,说白了就是吵架,这两个人一个个葡萄牙人,一个是英国人,明朝叫他们弗朗机和英吉利统称西夷或番邦。

葡萄牙叫特维斯,一个海商,英国人叫约翰德普,皇家海军退役,退役后也做了海商,在中世纪说是海商,其实都兼职做海盗,打不过你就交易做买卖,打得过就抢劫做海盗,所以他们都是海盗商人。

两个人在加勒比海认识,特维斯先到了镜澳,也就是澳门。发了笔小财,然后给约翰描写了东方的富有和发财机会的信,富有冒险精神的约翰便带领着自己的船和水手来到了东方。

本来特维斯和广东海盗谈好了生意,让约翰从西方淘换军队换装剩下的枪炮卖给他们。

然而在约翰他们的船到镜澳前,福建总兵郑芝龙已经出兵剿匪,福建广东附近的海盗被打的分崩离析,不成气候了,海盗的多年积财也被郑家水师缴了去。

买卖的下家没有了,约翰到了镜澳就对着特维斯大发牢骚。购买军火的钱不够,他还贷了款,在加上船员的工资,路上的花销。

不远万里经历了波涛巨浪来到了东方,运来一船货物,却没有了收货人。

在镜澳呆了十来天,一个从天津来镜澳贩货的商人许嵩明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天津镇要制造大炮守城,以备不时之需。

明朝时广东的铸炮质量最好,这人与天津总兵府的关系不一般,此人来镜澳交易货物,第二任务就是购买大炮。

许嵩明和特维斯以前有过买卖交易,在镜澳和特维斯碰到后,两人一拍即合,然后约翰的商船跟着许嵩明的福船买了郑家的海旗来到了天津。

本来挺好的事情,可到了天津卫后,大明官军只要火炮,火绳枪要了很少一部分,除了他们自己备用的,还剩余三百多枝。

陈修远进了店后,这约翰还是跟特维斯叽里咕噜的说着火绳枪如何卖出去的事,这个时代明朝懂英语的很少,未来“大英帝国”还没打败西班牙跟荷兰,东南亚是荷兰和西班牙的天下。约翰知道没人懂英语,所以大声的和特维斯用英语讨论吵架。

听了一会儿,明白了他们大约的意思。火枪可是好东西,冷兵器战争与热兵器战争的分水岭,热兵器的标志,忍不住用英语插了一句话。

“对不起!两位!听两位谈论有火绳枪出售?”陈修远用英文不太流利的说道。他的话语震惊了两个番商,包括番商的翻译和在场的诸人。

约翰和特维斯惊讶的看着陈兴华,眼珠子都快被瞪了出来。不怪他们惊讶奇怪,英语这时代还不大语种,大英帝国还没能横行世界,东方人几乎没有人能听懂,就连他们的翻译也不懂,所以约翰才和特维斯用英文发牢骚。

愣了会儿,特维斯叽里咕噜的用葡萄牙灵山岛语跟陈修远说了一些话,这下可把陈修远难倒了,他不懂。

只好用英语回答:

“报歉,先生,我不懂葡萄牙语,只是懂一些英语。”

特维斯和约翰可是真纳了闷了,葡萄牙语都不懂,会说英语。

纳闷归纳闷,约翰顾不上招呼翻译,直接用英语跟陈修远谈起了火绳枪:

“亲爱的先生,我是有一批枪支要出售,质量上乘,价格公道,请问您要买多少枝?”

陈修远正要回答约翰的话,特维斯打断了陈修远,对着陈修远道:

“这位先生,这儿不是谈话的地方,如果您真有意购买枪支的话,不妨我们换个地方谈。”

“好的!”

众人来到街道上,特维斯和他的翻译交流了一下,他的翻译便和陈修远沟通在哪里谈生意,顺便也开始打听陈修远的来路。

“公子,请问仙乡何处,在哪里发财?”

陈修远没有回答,而是把自己的官方认凭千户铜牌解了下来,交给了翻译,那翻译一看“鳌山卫前守御千户 陈”。

“原来是千户大人,在下有礼了。”

知道了陈修远的身份后,那通译急忙施礼。陈修远也问了他的贵姓仙乡和两个西夷的情况,那通译一一回答,通译广东人,名叫谭杰森,镜澳出生,两个西夷一个葡萄牙人一个英格兰人。

通译将陈修远的身份告诉了特维斯和约翰,约翰的眼冒出来了精光。

特维斯也很高兴,刚才他还认为约翰太他妈的冒失,军火买卖那有那样谈判的,对方身份不明,这儿不是镜澳,也没有在大海船上,对方是强盗土匪咋办?

刚才谭杰森看陈修远铜牌的时候,他也瞄一眼,这玩意不似假的,那么陈修远也不是假的,一个户所千户买火炮火枪也就合情合理了,买卖有希望了。

前方不远处是一个茶楼,特维斯和谭杰森邀请陈兴华几人到茶楼谈话,而陈修远坚持要看看货物。

几个朝城外的港口走去,路上陈文抚开始埋怨起陈修远,说什么银子不多了,火枪都是摆设,经常炸膛,卫所里的军户兵胡四就被炸瞎了眼,还有什么买火枪浪费银子,嘟嘟囔囔一条条一道道。

明自万历朝以下,吏治腐败,朝廷各部门贪污腐化成风,官方的造办衙门也不能幸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火枪也当然一样,打制的火绳枪到了战场,没放几枪就炸膛,士兵都不敢用。

埋怨归埋怨,但陈文抚不会逆了陈修远的心意,看着陈修远兴奋的样子,也不忍心再劝阻了。

古大沽港口,海河与大运河在这里交汇,自隋唐以来便是北方的船运便利所在,元明更甚,元明时疏通京杭大运河,变海运为河运,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短暂的政治中心又到了北方,南粮北运尤为重要,海运风险大,漕运成了很好的选择。

不长时间陈修远随约翰他们来到了港口,水面上停泊了二十几条船,稀稀散散的帆船或桨舟,各式各样固定在码头的木桩上。

码头的苦力努力的装卸货物挣些工钱养家糊口,在这个乱世,这儿倒是一个贸易繁忙的景象。

港口的西北侧靠近海河口的地方,一艘船与众不同,虽然离其他的船只较远,但是依然能看出来比所有的船只都大,船帆用的是软布,一个三桅杆大海船,排水量目测应该有四百吨左右。

不知道是岸边的水深不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海船停泊在离岸边远处的地方,没有和其他船只一样,靠着岸边栓在木桩上,船侧有一个小船和海船系在一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