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世子爷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隐患重重4686
房俊笑道:“父亲放心,孩儿自然早有打算。”</p>
房玄龄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个次子素来做事严谨,既然有所准备,那就不必自己担心。</p>
世事只能尽力,岂能万无一失?</p>
若是注定失败,人力不能挽回……</p>
“当年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少人谏言太宗皇帝将隐太子旧部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是为父与宋国公等人力谏太宗皇帝既往不咎。当时大唐虽然立国已久,但天下未定,不少隋末的各路枭雄仍在各地有着巨大影响力,稍有不慎便是狼烟处处之局面。事实证明,正是太宗皇帝宽宥了隐太子旧部,这才没有令帝国四分五裂,更能集结全力攻略突厥,打下这煌煌盛世、稳定这锦绣河山。”</p>
继而一叹:“可也正因如此,埋下今日之隐患。”</p>
想当年,秦王虽然战功赫赫、威望绝伦,可太子李建成亦是声誉日隆、众望所归,且占据名分大义,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朝堂之上大半文武官员皆甘愿效忠,如若玄武门之变后斩草除根,对于帝国来说不啻于一场巨大灾难,国家伤筋动骨在所难免。</p>
各地豪雄残余尚在,域外胡族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倾覆之祸迫在眉睫。</p>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当年保存了帝国元气、使得帝国在之后的征战之中横扫六合覆灭突厥,却也让那些建成旧部存余下来。这些人当中固然绝大多数都已经忘却当年那一场兵变,真心实意做一个大唐的忠臣良将,却也难免有人放不下昔日仇恨。</p>
太宗皇帝在时,这些人各个恭顺、宣誓效忠,可如今太宗皇帝不在了,陛下没有盖世之威望,一旦给予其机会,未必不会搅风搅雨、报仇雪恨。</p>
房俊摇头道:“当年太宗皇帝之决策无比英明,否则何以有今日之大唐盛世?至于那些屑小之辈,任何时候都会有的,天下至尊的权力会迷了人眼,做出再疯狂的事情也不足为奇。”</p>
房玄龄道:“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定要仔细耐心、慎之又慎,往往你越是认为安全的时候,就会隐藏着巨大的隐患。”</p>
当年建成太子留下的旧部何止千百?时至今日虽然大多数已经远离朝堂,但仍有很多人充斥于朝堂各个职位。这些人里没办法分辨忠奸,稍有疏忽便被真正的奸贼有机可乘,而且要防备有人剧中串联,将那些原本没有悖逆之意的人拉拢过去,一切都掩藏在浑水之下看不真切,局势很是凶险。</p>
房俊再不敢说什么“万全之准备”了,面色凝重的点点头:“稍后我会入宫与陛下好好谈一谈。”</p>
房玄龄见他听劝,欣慰道:“正该如此,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从古至今、诚不我欺。”</p>
*****</p>
晌午刚过,房俊便前往承天门报备,恳请入宫觐见。</p>
守门的禁卫不敢怠慢,赶紧入宫奏禀,稍后王德亲自出来迎接:“陛下有旨,请越国公入宫觐见。”</p>
引着房俊入宫。</p>
行路之时,王德落后于房俊半个身位,将其余几个小太监留在身后远处跟着,这才低声道:“今早有坊市之间的谣言传入宫中,陛下很是恼火,摔了不少东西。”</p>
房俊哼了一声,脚下不停,淡然道:“大丈夫当胸襟若海、胸有平湖,动辄喜怒形于色,如何成就大业?”</p>
王德低眉垂眼再不敢多言,心里却很想问一句:那到底是否谣言?</p>
须臾,抵达武德殿外。</p>
王德入内奏禀,然后请房俊去往御书房见驾……</p>
御书房内燃着檀香,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李承乾端坐书案之后,黄门侍郎李敬玄、通事舍人李思暕正弯腰在书案两侧汇禀着什么,见到房俊入内便直起腰,待到房俊向李承乾施礼之后,一齐向房俊鞠躬施礼。</p>
房俊微微颔首,以示还礼。</p>
李承乾摆摆手:“你们暂且退下,朕与越国公有要事商谈。”</p>
“喏。”</p>
两人轻手轻脚退下。</p>
李承乾指了指书案一侧的椅子:“坐吧。”</p>
“谢陛下。”</p>
待到房俊入座,李承乾向门口看了一眼,问道:“如此匆忙觐见,可是有何要事?”</p>
房俊摇摇头,道:“倒也没别的事,只不过早晨与家父聊天,有所体会。”</p>
李承乾对房玄龄的印象极佳,心目当中对于这位曾经的帝国宰辅无比钦佩,忙问道:“房相说了什么?”</p>
房俊面色凝重,缓缓道:“陛下,此举过于冒险,微臣不敢苟同。”</p>
李承乾略感诧异,他以为房俊入宫是因为外间那些有关于皇后与他的传闻,所以前来兴师问罪,却没想到居然是反对既定策略,遂蹙眉道:“此事已经开始发动,岂能半途而废?朕意已决,不必多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