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第366章366
他们躲在数量稀疏的战车后面,操作手中的火器,对着建奴骑兵自由射击。</p>
虽然鸟铳和佛朗机的射程比弓箭远,但明军第一轮射击并没有太多收获。</p>
除了将几个建奴骑兵击落马下,射伤十几人外,再无其他收获。</p>
究其原因是区域防守的兵力相对较少。</p>
以一万人排兵布阵为例,如果横向有五百人,那么纵向只有二十人!</p>
没错,是二十个人!</p>
如果横向一千人,那么纵向只有十个人了。</p>
古代行军打仗,如果没有地形限制,大部分都是横向列阵,也就是横向人数比纵向多。</p>
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既能保持正面人数多,同时又有纵深防御,二是尽量防止溃败。</p>
为什么会溃败?什么人会率先逃跑?</p>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打不过对方或者心生恐惧就会溃败。</p>
第二个问题更好回答,大部分时候,率先逃跑的是观战之人。</p>
两军步兵对垒时的情况与影视剧中的情况不太一样(遭遇战除外),并不会冲入对方军阵,像一锅粥似的混在一起乱斗。</p>
只有没经过阵法训练的乌合之众,才会冲到一起混战。</p>
实际上双方的战斗会持续在一条线上,这条弯弯曲曲的线两旁是双方士兵。</p>
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会补上去。</p>
如果没人补上去,就表明这一处已经被敌人突破。</p>
随着突破的地方越来越多,敌人会被分割包围,或者投降,或被杀死。</p>
两军对垒时,前面的士兵在士气和运动产生的肾上腺素帮助下,基本不会逃跑。</p>
&lt;/p&gt;</p>